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毛福生 《现代教育》2003,(14):23-23
加入WTO,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环境得以改变,课程建设取向发生变化。在课程改革中,课程建设思想的选择取向和对高、中等人才价值、标准及具体教学目标、能力要素的选择取向,决定了课程设置模式和专业教学模式的选择取向,也反映了当前对职业教育评价、衡量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在以技术培训、技术教育为主流和主要特征的职业技术教育代替以职业能力本位为主流和主要特征的职业技术教育的理念下,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择业观变化之比较高明书(执笔)北京教育学院陈爱芯,项灵羽经济体制的变革,必将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中学生的升学择业观也会受到影响。升学体现了人们对知识价值的衡量,择业体现了人们对职业价值的衡量,升学与选择职业是社会价值取向的睛...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活动过程中.随着新旧体制的转轨变换,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方面都面临着全新的选择。一部分中学生缺乏理想、胸无大志、害怕吃苦、沉湎于游戏玩乐,价值取向趋向于自我取向,为达到个人目的,实现个人目标和追求,不择手段,不惜损害同学、朋友、师长的利益,甚至是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在新形势下加强对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迫在眉睫。下面就此问题在思想政治课上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试论强化中学生的职业定向指导董强,汪晶一、强化职业定向指导的意义1.教育意义职业定向指导的内涵是提高学生的职业认识,树立职业理想,培养职业感情,主要的外延之一是人生观和择业观的教育。学生在校期间树立正确的选择职业的社会动机,把社会需要和个人愿望有效结...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20,(66):15-16
中学生的价值取向是中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的核心所在,市场经济对于中学生的价值取向教育来说有着一定的双面性,在为价值取向教育带来一定机遇的同时,也对中学生的价值取向形成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文章首先对于学生价值取向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进行分析,同时对于市场经济当中学生价值取向当中出现的矛盾进行探讨,最后对于学生价值取向的教育策略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文章,能够为中学生价值取向教育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自我教育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概念,既包含着学校中学生的自我教育,又包含着整个人生的自我教育,其实质在于自己教育自己,具有教育主客体的内在统一、教育目标的自我取向、教育内容的自我选择、教育方法的自我内化、教育过程的自我调控、教育效果的自我评估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生涯规划以个体生命历程中的事业生涯发展为核心,关心个体一生当中的教育、职业,并涉及与教育、职业有关的生存角色的选择与发展。开展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让中学生尽早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教育与职业的关系,学会职业决策,从小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职业目标,从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方面锻炼自己的职业竞争力,有助于中学生学会和掌握社会适应技能,培养良好的职业兴趣。为此,进一步澄清和分析在中学阶段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对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和误区进行进一步解读,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变化与教育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健 《高教论坛》2008,(2):13-15
本文简述了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变化,分析了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重点探讨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必须加强职业理想、职业价值取向、职业选择、职业道德、职业能力教育等方面引导。  相似文献   

9.
调查所列栏目,其中心是: (一)中学生选择职业的标准; (二)中学生对各种职业的评价; (三)职业定向同中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联系; (四)中学生在职业定向时的困难和希望得到的帮助。 这次调查,使我们对中学生的精神世界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加深了我们对改革中学教育必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人生追求的变迁与价值导向石善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引起中学生思想观念、道德行为、价值取向等发生深刻的变化,也引起中学生人生追求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变迁。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突出职业追求,淡化事业追求事业与职业密不可分,但两者又有区别。事业...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的职业评价及其选择直接影响其价值取向.基于此,文章对陕西省的5所地方性高校大学生的职业评价、职业选择及其价值取向进行了调查,将调查所呈现出的特点进行了规整,并就引导大学生服务西部以及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个体总是在一定价值观的指导下去感受和体验生活,根据自己内心的尺度来把握生活的价值和意义。采用《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问卷》对全国31个省份的中学生和大学生进行了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对中学生道德价值取向现状和生活体验现状,中学生与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和生活体验的差异,以及中学生道德价值取向与生活体验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中学生总体保持积极的道德价值取向,最看重的品质前五位依次是“关爱”、“诚信”、“宽容”、“负责任”、“沟通”;中学生与大学生在某些消极的道德价值取向上存在显著差异;(2)中学生在生活体验方面选择“衣食无忧”、“平平常常”居多,“丰富多彩”居中,少数中学生选择了“空虚无聊”、“衣食困难”;中学生与大学生在生活体验方面不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但中学生更突出地体会到生活的平淡无奇;(3)中学生所持道德价值取向与其生活体验的关系大致呈现以下趋势:积极道德价值取向与消极的生活体验呈负相关,与积极的生活体验呈正相关;消极道德价值取向与消极生活体验呈正相关,与积极生活体验呈负相关。针对上述结论对目前教育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兴趣爱好成为中小学生选择未来职业的重心.日前举行的上海市中小学生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论坛上,一份新鲜出炉的调研报告显示,45.4%的小学生认为未来职业要符合个人兴趣爱好,而中学生高达63.4%。调查同时也显示.当前学校的职业生涯指导或职业规划指导还比较缺乏。59.2%的中学生表示学校没有开展过有关职业生涯指导或职业规...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高中生职业成熟度与领悟社会支持、未来取向的相关关系,运用中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青少年未来取向量表对347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高中生职业成熟度一般。(2)高中生职业成熟度与领悟社会支持、未来取向存在显著正相关。(3)高中生领悟社会支持、未来取向能较好地预测职业成熟度。结论:高中生职业成熟度一般;高中生领悟社会支持、未来取向与职业成熟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并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目标价值与手段价值选择的研究用《中学生价值观问卷》测量了971名中学生价值观的基本特点,结果显示:(1)中学生价值目标和价值手段选择方面的特点为:在选择价值目标时,最看重的是归属感和生理上的健康与安全,最不看重的是物质享受;在价值手段选择方面,中学生认为各种价值手段都具有重要价值;(2)不同性别、年级的中学生在价值目标和价值手段方面的倾向性存在差异;(3)在选择价值目标和价值手段方面,集体取向的中学生显著多于个人取向的中学生,且他们对两种取向的偏好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对师专学生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关系、对待生活的态度、职业选择的角度、道德和政治态度、人生价值取向调查问卷出发,概括出师专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的基本情况,并对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从而进一步提出了对学生进行正确人生观教育的对策,旨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教育与职业》1995,(2):31-31
中学生职业兴趣测试分析北京五中心理咨询室北京市东城德育研究室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择业的自由度也日益扩大。这种选择最早开始于中学时代。中学生选择职业和填报志愿的前提是认识自我,而对于正处在生理、心理剧烈变化和发展的中学生来说,了解自我显然是很困难的。因...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南充市中学生环境意识的调查及分析,从环境认识、环境知识、环境道德、环境行为、环境价值取向五个方面分析了中学生环境意识状况,显示出中学生环境意识整体水平不高。因此,加强中学生的环境教育具有相当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9.
我国有相当部分的中学生在学校过得并不开心,中学生幸福感缺失的原因为:社会上存在过度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学校里信仰教育缺失,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传统的教学方式依然大量存在,部分教师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家庭中问题家庭增多,给中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增强中学生幸福感的策略为:让中学生尽可能多地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创设快乐的情景,组织...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职业探究意识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认识和自我认知为主要内容的终身性意识认知过程.结合职业生涯相关理论和泰德曼的自我概念理论,可将中学生自我探究意识发展分为三阶段、两维度.培养中学生职业探究意识的价值一方面能满足职业规划教育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能促进个体的主体性,提高个体决策力,激发个体创新能力,同时引导中学生的职业选择,并促进其自我概念与职业发展的整合,实现其职业的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