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F1大奖赛中国站与上海城市旅游发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洁  黄嬛  黄海燕 《体育科研》2011,32(6):22-27
在理论分析了体育赛事和城市旅游业内在一致性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外F1大奖赛与城市旅游概况。概述了F1大奖赛中国站对上海城市旅游发展的作用:带动了上海旅游相关产业的经济发展;加强上海与周边区域的旅游互动;丰富了上海旅游产品的种类;改善了上海市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2.
采用生存模型中的Cox模型对2012年F1大奖赛中国站游客的停留时间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2012年上海F1赛事游客停留时间均值为4.80天;受游客社会人口特征、赛事游客满意度、举办地形象和旅游出行特征等4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F1大奖赛中国站的品牌效应已逐渐形成,为提高赛事游客停留时间,赛事主办方应加强赛前宣传,提升服务质量,针对高消费群体推出深度旅行产品,旅游部门要完善相关旅游产品结构.  相似文献   

3.
F1中国站大奖赛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和社会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近年来一级方程式赛车大奖赛在欧洲及亚太国家举办中每年给举办国带来的巨大经济收益的解读。就即将在我国上海举办的F1中国站大奖赛对我国长三角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拉动与影响进行了前瞻性的分析。指出F1中国站的举办必将给我国长三角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F1大奖赛中国站为分析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揭示了体育赛事旅游影响感知与居民对体育赛事的态度以及居民支持体育赛事的意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居民关于体育赛事对城市旅游业影响的感知对居民的体育赛事态度有正面的影响,同时居民的体育赛事态度又进一步对居民支持体育赛事的意愿产生积极影响。研究结果还显示:居民的体育赛事态度在体育赛事的城市旅游影响感知(包括旅游经济感知、旅游形象感知和旅游空间感知)与居民支持体育赛事的意愿之间具有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5.
世界汽车运动理事会于去年6月25日在巴黎会议上,确定了2004年17站大奖赛的举行日期。中国和巴林第一次进入F1大家庭。人们将关注2004年9月26日在上海进行的中国站这个F1“处女秀”的赛事。由于这是首次中国站的赛事,那就顺着“F1邮票”,进入F1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F1中国站大奖赛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4年F1中国站大奖赛在上海的成功举办,给上海市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展示了中国和上海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和上海的国际形象,也给中国其他城市今后举办类似大型国际比赛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F1作为世界三大赛事之一, 是当今规模和影响巨大的全球性体育赛事,对旅游业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2004年9月开始,上海将承办F1世界锦标赛2004-2010年中国大奖赛.至此,F1及其独特的文化将逐渐走进中国,并为人们所熟悉;F1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力也将带动上海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本研究在阐述F1起源与发展的基础上,从城市旅游的视角分析F1赛事对上海旅游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发展的策略,为推动上海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鲍华麟 《新体育》2005,(12):58-59
伴随着阿隆索的一骑绝尘以及雷诺车队的双冠王,F1中国站终于为今年的F1大奖赛画上了句号。抛开场内频繁发生的事故不提,10月16日的上海赛车场继去年之后再一次出现了爆满……中国站因为一系列的改变,正在慢慢变成一场符合国际标准的世界性赛事。  相似文献   

9.
F1进入中国之后的第二年,A1大奖赛由理念变为现实。同年,A1中国国家队成立。在中国站,A1与F1共同使用上赛场。这个有着全新概念的赛车运动进入国内之后,A1又让我们了解到了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上海乃至整个中国而言,F1仍旧是一项新兴体育产业,在其本身可产生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可以带动其他经济产业的增长。而本身没有赛车文化的上海,如何有效地避免和减少赛事的风险,提高经济收益尽快收回成本,赛场的空置和维护等问题是赛事举办方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的研究方法,发现F1中国站大奖赛的赛事运作水平仍旧有所欠缺,受大众关注程度较NBA之类运动赛事仍旧相差甚大。通过对F1赛事风险的研究,将所得的各项建议应用于实践中去,避免或是减少赛事风险的发生,扩大F1赛事的经济收益,力求能为中国的体育表演业开辟出一片新天地,进而带动我国其他经济产业的增长。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确立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为体育系统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深入解读《决定》,并按《决定》指引的路线加快体育改革的步伐,是我国体育深化改革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也是我国体育创新发展的重要任务.上海体育学院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和上海政法学院体育法学研究中心均在学习《决定》的过程中,认识到虽然《决定》中直接涉及体育的内容不多,但无论是总目标还是各项改革举措,都对全面深化体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唐建军 《体育科研》2011,32(6):80-83
《F1速报》是目前我国最有影响力的赛车运动专业杂志,文章对《F1速报》关于F1中国大奖赛的专题报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1速报》从创刊至今的7年多时间当中,对F1中国大奖赛的报道无论是从报道力度、报道规模、报道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以及报道的后续影响力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以《F1速报》为代表的赛车类专业体育媒体的迅速发展,对F1运动在中国的推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F1中国大奖赛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方差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方法对居民对赛事的社会影响感知及态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赛事举办区域居民与非举办区域居民对F1中国大奖赛的社会影响的感知与态度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对F1中国大奖赛社会影响感知与态度的不同可以将举办区域的居民分为消极愤怒者、中立无影响者和积极支持者3个群组;影响居民对F1中国大奖赛社会影响的感知与态度的因素包括年龄、学历、家庭人均年收入、对赛事项目的兴趣程度、对赛事行业的依赖程度和对赛事的关注程度等。  相似文献   

14.
采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对2010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中国队的比赛录像进行各项技术数据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女排一传不稳,功力不扎实,网上实力薄弱,是本次世界女排大奖赛中中国女排失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对我国近三届全运会与2013年全国田径大奖赛(肇虎)百米成绩进行比较分析。了解当前我国百米项目的大体格局以及发展趋势,找出其中的差距,并为我国百米项目的稳健发展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等,对中国女排在2011年世界女排大奖赛分站赛的副攻快攻的组成及效果进行统计与分析,并针对中国女排副攻快攻战术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女排今后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录像法、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等,对2010年世界女排大奖赛前4名球队技术统计数据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女排在比赛中表现出遇强则弱,遇弱则强的现象;扣球技术单一,拦网实力不如前3名球队;在防守方面与前3名队也有较大差距。中国女排在今后的训练中还应全面地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以及相互之间配合的默契程度。  相似文献   

18.
崔爱博  王凯  秦晓金 《冰雪运动》2007,29(2):29-31,42
以参加2003~2004年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中国北京站)国内外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摄像的方法对其跳跃旋转动作进行技术录像解析,获得其运动生物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角速度与国外优秀选手存在较大的差距,认为提高运动员滑行技术和蹬冰力量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Sport Management Review》2016,19(3):306-318
Inspired by Faulkner and Tideswell's (1997) seminal work on the social impact of an event on a local community,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residents’ perceptions of the social impact of the Formula One Chinese Grand Prix and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perceptions of social impact and four sets of variables modified from Faulkner and Tideswell's intrinsic dimension: involvement in sports industry, community attachment,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event, and socio-economics characteristics. Data were gathered from 600 local residents located at five different areas of Shanghai. The results show that perceived social impact included three positive dimensions and three negative dimensions, with positive correlations among several of the dimensions. 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positive social impacts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involvement in sports industry, community attachment, and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event. Only one dimension of negative impact (environmental and cultural problems)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involvement in sports industry, community attachment, and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event. Residential proximity was not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any perceived social impact. Furthermore,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perceptions of the social impact of Formula One Chinese Grand Prix differed across socio-demographic profi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