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画山水自古迄今存在着工笔青绿山水与水墨写意山水两种形态,水墨写意山水形态在文人放意纵情的豪情下,在书法用笔的极端自我表现的意识之下,演变成了一种笔墨放逸恣肆的形态表现手法.从古到今,"泼墨"技法一直备受画家们的喜爱.在中国山水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中,泼墨山水画有其独特的艺术个性语言和表现技法.本文从泼墨山水画的历史入手,分析了常见的泼墨手法,并展望了泼墨山水的未来.  相似文献   

2.
元代特殊的政治环境和社会因素,使得元代文人画家大多具有隐逸心态,山水画多表现隐居题材。"元四家"的山水画以简淡的笔墨,营造萧疏简远、平淡清旷的意境,形成了各自独特风貌,使山水画的写意精神得到充分发挥,抒情写意成为元代山水画的标志性特征,"逸格"成为了文人画家追求的目标,并对后世画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元代特殊的政治环境和社会因素,使得元代文人画家大多具有隐逸心态,山水画多表现隐居题材。"元四家"的山水画以简淡的笔墨,营造萧疏简远、平淡清旷的意境,形成了各自独特风貌,使山水画的写意精神得到充分发挥,抒情写意成为元代山水画的标志性特征,"逸格"成为了文人画家追求的目标,并对后世画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工笔人物画具有"写实"性,但同时具有"写意"性的艺术特征。其主要表现在将笔墨,自然与人格修养融合统一,艺术家将自然与情感融合在一起,以便在作品中表现一种自由灵活不受空间时间限制,能体现中国美学内涵的沉静、深邃、抒情之艺术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5.
山水画重视笔墨,笔墨是山水画的核心,是中国山水画艺术的表现语言,它与物象合为一体,不只是工具材料,更是联结着物质与精神的一个中介物,是中国画中最具民族风格、民族文化传统和最能体现画家情感意趣的重要因素。笔墨也是中国画的品评标准,它同时具有一定的美学内涵。讲究笔墨精妙是中国山水画追求的关键所在,笔墨相互结合,巧妙地运用在山水画中,使中国传统绘画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6.
杜维清 《考试周刊》2013,(35):185-186
写意画,是一种意识、一种精神、一种凝练的感情,借助于客观物象和笔墨表达出来,立意为象,可以简单理解为以书写的笔法来描绘意象。写意画要求用简练的笔墨,刻画出物象的形和神,表达出意境。如何针对中师学生的特点和基础,创造性地选择并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学好写意山水画,是中师绘画教学的一大目标。本文就此进行了论述,并重点强调,掌握写意山水画的基本特征、要素和技巧是学好写意山水画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本文拟从山水画技法上的创新为突破点进行论文的编写和实践绘制的尝试。近几年,以地域为特色的绘画形式不断呈现。章法上的变革、绘画材料和技法上的创新不断改变着历代冰雪画作的表现形式,极大地凸显出"笔墨当随时代"的文化特征,不断呈现着全新的视觉感受。通过论述,本文希望可以将传统的写意山水画进行大胆改革,将东北浑厚质朴的感觉表现出来,大胆将西方的抽象主义、冷暖色彩结合起来,运用在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画中,找到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花鸟画艺术的精髓及艺术特质,就是它的借物抒怀和写意性,它在形象的描绘、笔墨的运用、画面的布局和构图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审美内蕴。  相似文献   

9.
中国写意花鸟画是一种思想性和品趣性融为一体的高品位艺术。到了近代,中国写意花鸟画开始迟滞不前,究其原因:一是笔墨造型构图难于超越前人;二是写意花鸟题材的有限性限制了花鸟画家的创造面;三是写意花鸟画难以创新立意。面对困难,创新派以东方传统的民族精神为主体,融汇西方生命力和现代性艺术特点,以更高的精神和理想,表现花与鸟以及他们和大自然的关系和情感。  相似文献   

10.
中国山水画发展到元代,受其特定社会现实和艺术本身发展规律的影响,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艺术创作变成了文人画家们抒情言志,怡情娱性的手段。山水画的写意精神在元代得到了复苏与新变。元代山水画家所强调的写意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通过对元代山水画写意精神的分析研究,再观照当下山水画发展之现状,我们能否得到一些新的启示呢?  相似文献   

11.
"书画同源"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中国文字与绘画在起源上有相通之处;二是指书法与绘画在表现形式方面,尤其是在笔墨运用上具有共同的规律性。中国画特别是其中的写意画是充分运用书法艺术的笔墨要求来塑造形象和表达意境的,"书写性"的用笔是写意画的基本绘画语言,离开了书法的用笔,就很难言中国画了。  相似文献   

12.
写意性是中国画独特的艺术观。其主要表现在对意象、情感的追求和以书写的笔法作画两大特点,其理论根源则基于中国传统儒道学说。在今天,对写意性传统的再认识,再发掘,、再发展应当顺应时代之变化,剔粗取精,在保有中国画写意性精神本质和中国文化民族特质不丢的前提下进行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黄宾虹是中国山水画画坛上的一座高峰。他致力于研究中国山水画,师古法,师造化,提出了许多对后世艺术家有启发的画学思想,最终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文章试从用笔用墨、光、题材选择以及构图四个方面对他的艺术风格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工笔人物画写意性的提出为高等院校工笔画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对提升国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支撑性。结合创作实践而进行的工笔画技法研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笔者认为在工笔人物画教学中,采取以灵动的线条、主观的色彩以及重视墨色作用等技法措施,达到人物画通透、空灵之意境,才是工笔人物画写意性的正确表达。  相似文献   

15.
元明时期是中国文人画发展的最高峰时期,总的发展趋势是由“工”趋于“写”,由“收”趋于“放”;重笔法的同时注重墨法,为后继者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格调。  相似文献   

16.
写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产物、民族的艺术观和艺术方法。水彩画的写意硅,既是该画种语言特色的发挥。又是民族艺术精神的体现,它承载着民族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的表现形式,它将西方水彩画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方法有机的融合其中,使水彩画出现了勃勃的艺术生机,形成了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民族水彩画艺术图式。  相似文献   

17.
写意是中国传统绘画最主要的特征。儒、释、道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对中国画文化品格及写意精神的生成、培养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意”是作者发挥性灵感想,于画外寄托的高情雅致。是画家参与造化之机,脱却胸中尘俗的、极纯粹的心境。以书入画——书写性是写意画的不二门法。  相似文献   

18.
笔墨造型是中国画的精髓,它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有选择地融合东西方绘画语汇和传统与现代的笔墨观。形成了当代中国画写实和写意两大笔墨造型阵营,并在开放和借鉴中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画"与"写",是两种绘画境界和形式语汇的融汇。从比较美学视域看,"画"与"写"折射的是中西绘画不同的形式语汇与艺术精神。"写"体现了中国绘画的写意精神,"画"体现了西方绘画的求真精神。二者互参互补,有助于当代画家弘扬传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探索出自己的创作新路。  相似文献   

20.
从意笔、工笔、小品创伤训练入手,探讨中国花鸟画规范化教学体系,以打好师范院校美术生花鸟画的基本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