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有这样一所学校,她不在雷锋的故乡,校园中却矗立着一尊雷锋塑像;不以"雷锋"名字命名学校,却三十多年如一日,引领着千万学子"知雷锋,学雷锋,做雷锋"。这就是我们的学校——江苏省无锡通德桥实验小学。基于儿童化、生活化、常态化的理念,我们着重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学雷锋教育。一、氛围营造,渲染雷锋精神我校远离雷锋的故乡,并且学校占地面积不大。我们利用有限的空间,在环境设计上独具匠心,建设了"雷锋广场",分别展示历代领导人的题词、雷锋日记与格言选,以及我校少先队员首创的红领巾小事业——雷锋少  相似文献   

2.
正今天,开展学雷锋活动,重点应是深入挖掘雷锋精神的当代价值,赋予其鲜明的时代内涵,从多层面、多角度改进学习方法、创新学习形式并不断加以完善。牛栏山一中实验学校以"雷锋精神时代化研究"作为课题,数次研讨、深挖雷锋精神内涵,积极探索当下校园学习雷锋、践行雷锋精神的途径和方法。一、做一个"平凡的好人"  相似文献   

3.
李静 《辽宁教育》2023,(6):16-19
<正>抚顺市雷锋中学(以下简称“我校”)有幸在建校之初就和雷锋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校始建于1960年,原名本溪路小学。1960年6月12日,雷锋带病义务推砖的故事就发生在我校。1961年,雷锋被聘请担任我校的校外辅导员。1976年,学校被市政府命名为抚顺市雷锋中学。2015年3月,我校被抚顺市教育局命名为雷锋精神种子示范校,这不仅是对我校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的充分肯定,更是一种激励。我校在办学实践中提出了“用雷锋精神铸魂育人”的办学思想,明确了“建有雷锋文化的校园,  相似文献   

4.
《辅导员》2008,(3)
1960年10月10日,抚顺市望花区雷锋小学聘请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担任少先队校外辅导员,直到1962年8月15日他因公殉职。从此,"雷锋"的名字被写进了这所学校,"雷锋"的生命在校园里得到了延续。47年来,学校坚持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充分利用雷锋伟大人格的教育优势,塑造少先队员的健康人格,构建了"三全两带一主动"和"五四三二一"的雷锋精神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5.
雷锋精神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民族精神。在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更需要雷锋精神和雷锋文化。构筑学校雷锋文化,需要我们有强烈的雷锋文化意识,明确构筑学校雷锋文化的目标和任务,把雷锋文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精心提炼雷锋文化内容,努力挖掘雷锋文化内涵,创新雷锋文化形式,用满腔的热情去构筑。  相似文献   

6.
《安徽教育》2012,(3):4-4
<正>本刊讯为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提升中小学师生思想道德素质,省教育厅3月1日下发通知,在全省中小学师生中开展"学雷锋宣传月"、雷锋故事宣讲、"校园小雷锋"评选等系列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通知规定,每年3月为"学雷锋宣传月";今年的主题是"品德与社会"。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师》2016,(6):2
<正>北京市西城区实验小学自1986年开展学雷锋活动至今已有整整30年历史。我们始终秉持以雷锋精神建校育人,用雷锋及雷锋式先进人物的高尚品质感召、引领师生生命成长,形成学校独有的文化魅力。学校确定"精神引领启智励行"的办学理念,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分年级段制定了详细的"雷锋精神教育实施细目",编写了《雷锋叔叔伴我成长》的校本教材,建起以"先锋永在"命名的雷锋精神教育展馆……这里讲述着雷锋的故事,从小处、近处、实处让雷锋精神深入人心,融注师生血液,形成"服务他人,悦纳自  相似文献   

8.
雷锋精神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人格"的特征,和老子所追求的"圣人特征"有相似之处。以老子的视域重新解读雷锋精神,剖析雷锋精神的实质,探讨雷锋精神由雷锋个人的人格品质走向大众化、时代化社会整体精神的途径,并从老子对道德形式主义的批判中寻找有利于发扬雷锋精神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正3月5日,恰逢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8周年纪念日,广西老年大学绘画志愿者部举办学习雷锋纪念日画展。志愿者们用绘画的形式表达了继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做一名新时期合格志愿者,服务校园、服务社会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10.
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50周年纪念日,为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倡导文明和谐新风,近日,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册山街道中心小学开展了以"和雷锋精神同行,与文明礼仪相伴"为主题的学雷锋系列活动。学校利用开学典礼和国旗下讲话,向全体师生发出"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倡议,组织低、中、高年级学生分别开展"雷锋故事交流会""我身边的活‘雷锋’征文""续写雷锋日记"等活动,让雷锋精神走进课堂,走进学  相似文献   

11.
<正>三月,春满大地,万物复苏。每逢三月,举国上下都会掀起一股雷锋精神的学习热潮。其实,有关以雷锋为记述的图文报道甚多,"学习雷锋好榜样"类似的宣传用语流传甚广。但关键词"雷锋"齐聚三月,也从侧面反映出学习雷锋精神流于形式,"运动式"宣扬的沉珂诟病。当"扶"与"不扶"成为道德审判的热门话题时,一些人小心翼翼,充当路人,纠结于思想挣扎;一些人当机立断,充当雷锋,先扶起来,不计结果。而旁观者则感  相似文献   

12.
学习雷锋 超越雷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关于要不要学习雷锋,以及怎样学习雷锋的问题,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雷锋精神是永恒的,要世世代代学习雷锋;另一种认为,雷锋精神已经过时了,不需要再学习雷锋.乍听上去,这两种观点针锋相对,难以调和;可仔细分析它们的观点及其理由,不难发现,二者并未形成真正的思想交锋,都只是就雷锋精神的某一方面而言,基本属于"是其所是,非其所非"!我认为,整体地回答要不要学习雷锋,以及怎样学习雷锋这个问题,其答案是八个字:"学习雷锋,超越雷锋".  相似文献   

13.
活动目的: 引导队员了解雷锋的成长足迹,认识雷锋精神的真正内涵,并在行动中实践雷锋精神。活动准备: 以小队为单位,组织队员开展“寻找雷锋的足迹”、“全国雷锋感人心”、“校园雷锋遍地开”、“人人争当小雷锋”系列等活动,并将活动成果编排成儿歌、快板、小品、诗朗诵等形式,在主题队会上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四平市铁东区教育局在全区师生中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以"弘扬雷锋精神,振兴铁东教育"为主题的学雷锋活动。第一实验小学全校师生召开"雷锋精神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学校领导为"雷锋班"授牌,为百名学雷锋志愿者和"雷锋故事宣讲团"授旗。六马路小学是邓小平同志曾经视察过的学校。近几年学校致力于打造红色校园,启动了"牢记邓爷爷教诲,重温雷锋精神,争做红色少年"主题活动。学校  相似文献   

15.
曹精义 《下一代》2013,(4):13-13
2002年12月25日,在雷锋第二故乡辽阳市,“雷锋战友报告团”成立,报告团的17位雷锋战友开始走进校园义务宣讲雷锋精神。10年间,他们作报告1000多场,40多所学校聘请他们任校外辅导员,全市城乡到处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他们当年与雷锋一起从辽阳参军、一起在军营里生活,如今都已成了七旬老人,他们情系青少年,把宣传雷锋精神当成神圣的使命,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生动地讲述雷锋的光辉事迹,诠释雷锋精神,引导孩子们从小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让雷锋精神永远闪烁着时代的光芒。  相似文献   

16.
《教育》2022,(7)
在第59个学雷锋日即将到来之际,山东省济南市天成路小学全体师生于近日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学习雷锋活动.通过讲述雷锋故事、寻访身边雷锋、学习雷锋品质,在知行统一中体悟雷锋精神,校园中涌现出一批学习小雷锋、爱心小雷锋、环保小雷锋……  相似文献   

17.
雷锋精神为我们教育教学的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动力和内涵,建设服务型教育教学环境就是这种创新的一种具体体现,它与雷锋精神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需要我们向雷锋那样,公而忘私、无私奉献,努力构建"以人为中心"的服务管理文化,为教师的发展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雷锋小学是全国首家以"雷锋"命名的小学。五十年春风化雨,五十载润物无声,学校秉承用雷锋人格塑造师生健康人格的办学理念,始终坚持把引领校园学雷锋活动,推动雷锋精神薪火相传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知雷锋、讲雷锋、学雷锋、  相似文献   

19.
有一个名字,永远写在春天里;有一种精神,持续传颂在神州大地.雷锋,作为中华民族道德的"化身",他的螺丝钉精神,他的助人为乐精神,他的爱岗敬业和艰苦朴素精神,教育和感动了几代人,甚至穿越时空、跨越国界,成为体现中华民族精神与美德的代表人物. 近一个月来,省会长沙率先在全国掀起学雷锋活动的高潮,以"争当雷锋精神传人、弘扬社会文明新风"为主题,开展"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大讨论、"推荐身边的雷锋"以及八评八创系列活动,志在"让雷锋精神扎根长沙这片热土,使雷锋故乡成为道德建设的高地".这无不让我们深深地感到:学雷锋,不止是一句口号、一条标语、一个行动,而是推动新时代进步的道德力量.作为雷锋的故乡人,作为雷锋故里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既深感骄傲,又觉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20.
正一、活动主题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服务。二、活动背景及目的1.开展学雷锋活动是传承传统美德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雷锋精神是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精神的滋养中产生的,体现着中国民族文化对真善美的倡导和追求。雷锋做好事,就是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这恰好与中国民族文化中"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老吾老以及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