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述了人类时空观念的演化过程和发展趋势 ,并指出了时域量子化理论及量子时空观对变革人类时空观念以及相近领域发展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出现,大大变革了人们的时空观念的思维方式。现代摄影冲破绝对时空现的桎梏和束缚,在审美中不拘泥一事物固定于现实的空间位置及时间的线型延续性法则,构造新的时空结构。章提出并阐述了现代摄影的四维时空观,相对性时空观,心理时空观的观念。  相似文献   

3.
原始思维是整个史前人类的思维方式,也是早期文明和东方民族的主要思维方式.它是人类最原初的思维,具有神秘性、情感性、互渗等特征.要讨论的是原始思维制约下的原始时空观念,及其在绘画上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历史学科有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 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其中时空观念处于核 心地位。历史学科是建构在时间基础上的学科,时空观念是进 行历史思维活动和发展历史意识的基础,只有将史实置于历史 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实有准确的理解。鉴于时空 观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本文将浅谈一下时空观在教学中的意 义。同时,本文将对时空观在教学中需要达成的预期目标进行 展望。  相似文献   

5.
在先秦诸子中,老庄对时空问题的言说较为丰赡透彻。老子将“道”推到宇宙本源的高度,将“万物”与“时空”都涵摄于其中,建构了一个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因此,老子的宇宙创生论、道论、德论中都自然涵盖了他的时空观念。在老子的思想中,“道”是恒久无限且往复变动的时间本身,是“宇宙时间”;而“德”则是自然天“道”下落到世间人事所呈现出来的状态和过程,是“历史时间”。老子以车辐、埏埴、户牖、盅、橐籥等日常器物为空间喻象,阐明了宇宙天地的虚空本质。道既是虚空的,也是广大无限的,这是老子空间观念的重要义项。庄子在老子的宇宙时空、历史时空之外,开启了与人的存在密切相关的“生命时空”,主要体现在其生死观、时命观、心理时空等方面。庄子以大鹏视角为我们敞开了一个阔大、高渺、无限的宇宙时空,是对老子时空观的深化。老庄的时空观对我国后世的文学、绘画、建筑等艺术审美体验及思想观念都产生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21,(13):151-152
时空观是历史的核心观念,同时也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以历史相关知识教学为主,缺乏对培养时空观的重视,导致学生普遍缺乏时空观念,这会给初中历史教学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基于此,文章就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时空观的培养措施进行探究,希望对广大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卞之琳从英美现代主义"主智"理念和中国哲学"相对"理念的融合中,完成了他诗歌创作时空观念的表达。这不仅使卞之琳成为了"现代诗派"代表人物,也使他的诗歌给中国现代诗歌创作提供了一种可以借鉴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从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到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时空观,再到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时空观进行了论述,指出人类对时空概念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时空概念并非永恒。  相似文献   

9.
时空趣谈     
时空问题作为物理学最基本的问题,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然而看似习以为常的时间与空间却是如此的复杂与奇妙。本文主要以物理学的发展为主线,从人类对时空认识的发展出发,详细讲解了关于时空的常见疑问、牛顿前时空观、牛顿时空观、狭义相对论时空观、广义相对论时空观、时间的不可逆、时空旅行和宇宙的有限与无限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约瑟夫?康拉德是现代文学运动的先驱,对各个时期、不同地域的作家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对语言持怀疑态度,塑造了一个个在矛盾漩涡中苦苦挣扎的主人公,打破了传统的时空观念。本文旨在从上述三个方面探讨康拉德小说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的时空观有着清晰的发展脉络,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尤为突出。在时空观念和美学思想的影响下,文学创作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时空观对生命自由的追求深刻揭示出作为艺术重要载体的文学创作的终极目标与本质诉求,对于文学创作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美学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莱辛的《拉奥孔》无疑是讲座诗与画各自特点的杰作,但其中存在两个挥之不去的怪圈,其原因乃在于他所持的时间观念以亚里士多德的观念为基础,而其空间观念则是牛顿的绝对空间,这造成了莱辛迷误。苏轼论诗画一律,所持的时空观与莱辛大异其趣,其间更多的是禅机的流露。中国人的时空观念似乎与西方人有很大差异,但如果片面强调某一方,无疑会影响中西对话。莱辛的理论属于创作论,苏轼则更多地考虑艺术与宇宙的关系,两人的理论之出发点不同,重点也不一样,所以,其理论并不矛盾,反到是替人们准备好了一个结合点,以便我们能更深入地思考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相对论时空理论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这些困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汉代扬雄所作的<方言>是我国第一部汉语方言比较词汇专书.它模仿<尔雅>而作,同时又超越<尔雅>,这表现在<方言>在解词释义时突出的时空观上,同时,这种利用时空观念解词释义的方法对研究音韵学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相对论的创建是20世纪和物理学最伟大成就之一。狭义相对论是建立在两个基本假设上的.给人们提出了全新的相对时空观,使人类在观察研究世界的思维方式上大大向前跨进了一步,狭义相对论及其所导出的结论与目前实验事实相符合,被证明是正确和科学的,但只有在接近光速和高速运动时其相对时空效应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杜甫作诗,最是有法可循,文章就杜诗中对“大”与“小”的运用,从时空观念、题材和情致的角度进行分析,试图找到这种写作技巧的来源。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时空的定义作了补,正对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进行了拓展和深化,并对牛顿和爱因斯坦的时空观予以重新评析。认为爱因斯坦的时空观并不是对牛顿时空观的否定和抛弃,而是对它的补充和发展。牛顿表明了总体时空的绝对性及其自身固有的内在特性或一般本性,爱因斯坦则揭示了具体时空的相对性及其与物质联系时的外在属性或特殊效应。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时空概念的发展及其量子化假说,认为由于微观粒子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有别于宏观物体,所以在微观领域内分立结构的量子化时空的存在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9.
“人地互动”与“时空交织”是高考时空观念素养考查的重要内容.中学教学中只见“人”“时”,不见“地”“空”,即“见人不见地”“见时不见空”的现象时常出现.“人”“地”“时”“空”分离对学生时空观念培养非常不利.基于人地时空观视角,结合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历史第26题的命题立意,对这种教学现状及其形成原因进行省思,尝...  相似文献   

20.
成人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ChatGPT为背景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影响下发生着价值与实践的逻辑递进和渐变。从学习系统观念、学习时空维度和教育学习生态的转变分析人工智能视阈下成人教育学习模式的时空嬗变,通过开辟基于碎片化学习时间整全的新学习模式、打造基于网络社群的合作学习模式、整合基于时间空间的泛在智慧学习模式,从而揭示从自学到互学的时间性变革。推动教育学习范式的革命。基于教学组织形式呈现更加灵活多样的形态、智能空间环境呈现更加个性化的样态、知识认知和获取模式呈现集体性学习共同体特征,从而诠释自学到互学的空间性逻辑,衍生技术文化生产新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