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国家女子柔道集训队运动员运动素质评价指标。运动素质结构由最大力量、专项力量、速度耐力、速度协调、力量耐力和爆发力6个因子构成,运动员应重点围绕着专项力量(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专项速度协调(手法综合运用、重心快速移动和投接。寝技快速衔接)和速度耐力的提高展开训练。运动素质典型评价指标为:高翻、15s投入、1min拉橡皮条、10s打入、引体向上和立定跳远,其权重分别为:0.094 9、0.458 5、0.160 8、0.208 8、0.048 6和0.028 4。设计的评价标准,经回代检验证明客观有效,可为现阶段我国优秀女子柔道运动员运动素质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男子游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其专项体能特征进行评价,并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筛选出专项体能的一、二级指标,确立指标的权重,运用累进计分法制定运动员体能评价标准.研究显示:男子游泳运动员除具备肩宽、臂展长、胸围大、上肢力量强和柔韧性好的优势外,肺活量、心力储备和最大血乳酸也是体能的较重要指标.希望建立科学的游泳专项体能评价标准,为游泳各级别的训练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优秀中跑运动员专项素质主导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测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优秀中跑运动员的专项素质主导因素和典型指标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论认为,800 m运动员专项素质主导因素地位依次为速度耐力因子、速度因子、下肢爆发力因子和一般耐力因子,典型指标为400 m跑、30 m行进跑、立定三级跳和5 000 m跑;1 500 m运动员专项素质地位依次为速度耐力因子、一般耐力因子、速度因子,下肢爆发力因子,典型指标为600 m跑、5 000 m跑、100 m跑和30 m跨步跳。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测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优秀女子3000米障碍跑运动员的专项素质主导因素和典型指标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论:女子3000m障碍跑运动员专项素质主导因素地位依次为速度耐力因子、一般耐力因子、下肢爆发力因子、速度因子,典型指标为1500m跑、5000m跑、立定三级跳、100m跑。  相似文献   

5.
矫镇红 《体育科学》2006,26(10):59-64
以国家蹦床集训队女子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调查、访谈、测量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结构及评价标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主要是由专项综合素质因子、腹肌力量因子、背肌力量因子、柔韧性因子、灵敏性因子构成;原地纵跳、网上连续垂直跳6次、网上连续垂直跳10次、30m跑、悬垂举腿(30S)、俯卧起上体(30S)是反映运动员竞技水平的主要专项身体素质指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我国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的结构模型和专项身体素质与运动成绩的多元回归方程,并制定了专项身体素质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标准分数表和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综合水平的评价标准及发展均衡度的评价标准。经检验,所制定的专项身体素质综合水平评价标准及发展均衡度的评价标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实地测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现状和训练指标进行探讨,旨在构建我国优秀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发现:我国优秀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评价指标可从力量、速度、灵敏、耐力和柔韧等5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进行构建,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的我国优秀网球运动员一、二级指标的权重,采用累进计分法建立的我国优秀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单项和综合评分标准可为我国优秀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王晨  林志桦  孙琦敏 《体育科研》2008,29(4):72-73,66
通过实验室、场地速度耐力相关指标的测试和相关因素的分析,检验场地测试速度耐力方法的可靠性,为上海女运动员的体能测试组中速度耐力测试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结果显示:30m疲劳测试方法可以作为上海女足运动员的专项速度耐力测试方法,平均速度这一指标可以有效地反映上海女足运动员的专项速度耐力,该方法简单可靠,可操作性强,可以为上海女足运动员的专项速度耐力训练效果的评定提供科学的量化标准。  相似文献   

8.
以我国400 m优秀运动员的体能评价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现场测试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初步构建了我国400 m优秀运动员的体能评价体系。结论表明:1)400 m优秀运动员体能评价指标包括形态指标(身高、下肢长指数)、机能指标(血睾酮)和素质指标(行进间100 m、200 m、300 m)等6项指标;2)在一级评价指标中,运动素质指标权重较大为0.57(其中200 m权重最大为0.35);下肢长指数所占权重最小为0.07;3)制定了我国400 m优秀运动员体能评价单项评分和综合评价标准;4)在体能评价体系中,不同性别之间的单项评分标准和综合评价等级标准均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速度耐力是决定400m跑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选用科学训练的方法和手段来提高400m跑优秀运动员的专项素质和速度耐力的能力,这对提高湖北省400m跑优秀运动员比赛成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测试与数理统计等方法,运用R型聚类分析方法,筛选出有效反应辽宁省优秀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耐力素质水平的10项指标,求出各指标的权重,并对运动员的耐力水平进行评价与诊断.旨在为教练员科学规划运动员的耐力素质训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2009年全国龙舟锦标赛、中华龙舟大赛总决赛、2010年亚运会全国选拔赛中各单项前六名的30支优秀男子龙舟队伍的运动员身体素质指标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分析,确立我国优秀男子龙舟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评价模型。结果表明:1)我国优秀男子龙舟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主要由力量、耐力、柔韧、速度、灵敏5个因子构成,其中力量因子和耐力因子的载荷贡献率较大。2)我国优秀男子龙舟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特征表现为:力量较大,速度快,耐力突出,反应灵敏,柔韧性很好等特点。3)根据各素质指标测得数据统计分析,按其的权重比例构建评价体系模型,为我国优秀男子龙舟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和训练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杨善德 《体育科学》1993,13(2):30-33
通过对国内外200多名优秀陆上(800米跑)、水上(200米自由泳)、冰上(1500米速滑)运动员多种竞速能力多年的研究,发现不同的竞速能力在运动员多年训练过程各有自己的特点。根据不同优秀运动员多年竞速能力的变化,制定了本研究项目10年多种竞速能力的阶段性目标,以供这些项目运动员制定阶段性计划和作为各阶段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以200m竞技游泳项目为切入点,采用速度系数的数理统计方法对优秀游泳运动员的体能分配方式进行矩阵分析。结果表明:(1)大多数顶尖选手采用了第一个50m最快,第三个分段最慢的体能分配方式;(2)中国运动员多在第一个分段速度系数较高,游速较快,对后程冲刺阶段的速度耐力的重视程度不如开始和途中游阶段;国际顶尖选手,前分段与后分段相差较小,体力分配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14.
田径速度项目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结构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特征解析法、访谈法和定基比增长系数计算等研究方法,对田径速度性项目世界优秀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结构进行研究。研究揭示,速度素质的增长具有“早熟”特征,其训练结构体现出以提高最大速度为核心,以最大负荷强度和较少负荷量的短距离跑练习为主要手段等特征;力量素质的增长呈现出“两头慢、中间快”的发展特征,其训练手段主要是由单腿或双腿的连续跳跃、跨步跑(跳)、高抬腿跑和多次数的深蹲或半蹲练习构成;而专项耐力的训练方法则主要是由长翼项距离和比赛距离的重复跑和间歇跑等要素构成。  相似文献   

15.
根据青少年运动员的生理特点和耐力性项目的运动供能系统,提出合理的耐力性青少年运动员的营养调配。通过调查青少年优秀耐力性项目的运动员在训练周期中的膳食状况及营养需求,同时,摸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简便实用又符合青少年耐力性运动项目特点的营养配餐方法、提供依据,并对青少年不合理的运动膳食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数据统计分析法,对我国部分优秀运动员400米的速度耐力训练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在400米跑这一径赛项目中,发展速度与发展速度耐力是提高该项目成绩的两大关键,也是训练实践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以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为依据,结合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对发展速度耐力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400米跑中发展速度耐力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7.
从生理、生化角度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优秀400米跑运动员的情况,阐明速度耐力是提高400米跑速的关键。针对高校400米跑现状,探讨发展速度耐力、提高400米跑成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ACE基因I/D多态性与人类有氧运动能力的关联关系并寻找相关的分子遗传标记,应用PCR-A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优秀耐力运动员与普通人群ACE基因型.结果显示,I等位基因频率运动员组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不同基因型间各性状存在差别,提示ACE I/D 多态性很可能与人体的运动能力及其对运动训练的敏感度相关联.  相似文献   

19.
以速度滑冰世界杯、全运会期间我国最优秀的短距离女子速滑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速滑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的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短距离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主要由速滑专项综合素质因子、爆发力量素质因子、速度素质因子、速度耐力素质因子构成,其中包括了15个反映专项身体素质的测量指标,构建了我国优秀短距离女子速滑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结构图表并分析其结构特征,形成我国优秀短距离女子速滑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的认识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