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公共教育的个人支出状况及其家庭负担是公共教育发展指标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从义务教育阶段看,家庭在教育上的负担存在城市和县乡村间的地区差异,家庭收入/支出状况、就读教育阶段也会影响家庭负担情况。总体上,城市和县乡村家庭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负担均主要来自于校外支出部分,就读的教育阶段越高则教育负担越重。教育负担率从整体上呈现随收入增加而下降的趋势,其中城市地区在家庭教育支出负担量及负担率上均普遍高于县乡村地区。  相似文献   

2.
家庭教育负担微观上影响居民生活,宏观上制约我国经济转型,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议题。采用国家统计局在2007年对21个城市的城镇居民家庭入户教育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家庭教育支出水平和负担的影响因素,获得以下实证结果:首先,低收入家庭的教育负担更重。其次,义务教育阶段的家庭教育负担要明显小于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家庭教育负担。此外,教育负担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根据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义务教育支出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采用国家统计局“城市住户基本情况的调查”数据对城镇居民家庭义务教育负担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有在校生的城镇家庭是一类经济状况处于相对弱势的群体;城镇居民家庭的义务教育负担随着家庭收入的上升而下降,且低收入阶层家庭的教育负担远高于高收入阶层家庭的教育负担;在校生的教育层级越高.家庭教育负担程度越高;在影响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义务教育负担总量和结构的诸多因素中,家庭收入、子女受教育的层级、父母的行业和职业等变量具有显著性影响。为了促进义务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公平,政府应该为义务教育提供更充分的财政支持。并切实完善和实施义务教育资助制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居民家庭教育支出占消费总支出比例(教育负担率)进行了国际比较;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支出及占消费支出比例的省际差异变化、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支出与有关指标的相关性、城镇居民家庭教育负担率与有关指标的相关性、城镇居民家庭教育负担率与恩格尔系数等消费结构指标的相关性、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支出的东中西区域差异及区域内省际差异的变化、城镇居民家庭教育负担率的东中西区域差异及区域内省际差异的变化,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蓝琳 《文教资料》2013,(7):108-109
目前,国家为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承担了大部分的费用,减轻了家庭教育成本,尽管在这种制度保障实施的情况下,我国城市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支出仍在扩大。本文拟将义务教育免费性这个大背景考虑进去,从现阶段城市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支出的实证调查数据入手,探讨影响我国城市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支出的因素,进而对当今我国城市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地区间教育财政的均衡发展。本文以预算内生均事业费、生均公用费以及生均公用费占事业费的比重为指标,考察了北京和上海两地郊县之间义务教育经费分配使用的公平性。结果表明,上海市三个指标的差异性均小于北京市,并且在北京市同类指标差异扩大的同时,上海市的差异在逐年缩小。通过对经费使用结构的分解,发现生均公用费是造成生均事业费差异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研究造成生均经费差异的经济、教育发展因素,发现当地人均财政支出的差异、人均GDP、人均教育支出等对于经费差异有正向影响,而政府对义务教育投入的努力程度对于经费差异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上海城乡居民家庭教育支出及教育负担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问卷调查数据,研究上海城乡居民家庭教育支出及教育负担的特点问题。研究发现,子女就读的教育阶段、城乡背景、家庭总收入等因素对家庭教育支出及教育负担影响较大。调查显示,目前上海城乡居民家庭基本上能支付初中及以下层级的公立教育费用,但是高中及以上层级的教育支出对上海城乡居民(尤其是低收入阶层居民)家庭仍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分布的不均等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和作用于义务教育均等的因素不仅来自于政府的公共教育政策及公共投入状况,而且也会受到家庭的教育投入、学生个人的禀赋及偏好等方面差异的影响.因此,从家庭教育支出分布的均等水平角度探讨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平问题与从政府财政投入的视角看此问题同等重要.由各均等指标的分析结果看,我国家庭教育支出现状的不均等不仅存在于地区间、城乡间及不同的教育阶段间,而且还存在于校际间、不同群体间以及教育支出的内部结构之中.  相似文献   

9.
曾晓东 《教育学报》2008,4(6):80-86
教育作为社会事业的组成部分,社会分层现象必然对它产生深远影响。通过对家庭教育支出进行分类别分析,得出三个关键性的结论。首先,学校收取的两类教育费用的阶层差异相对较小,分布均匀,收费治理已经取得明显收效;其次,家庭教育支出的阶层差异主要反映在选择性教育支出项目上,择校和课外辅导支出反映出明显的阶层偏好;第三,交付学校用于购买必要学习用品和住宿的费用在各类家庭中的差别不大,但是,对低收入家庭是较沉重的负担。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还就家庭教育支出的政策意义和社会意义进行了研究,指出改进教育预算制度、对学习用品和住宿进行补贴是提高财政投入效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数字经济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能否对微观家庭部门的教育支出产生深刻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聚焦数字经济发展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家庭教育支出也显著降低。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对家庭教育支出的抑制作用主要发生在西部地区家庭和低收入、低社会资本、体制外以及父母平均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家庭中,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更多地降低了社会弱势阶层的家庭教育支出。这意味着我国教育不平等问题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在政府加大财政补贴力度的同时,引导底层家庭提高教育支出对我国教育扶贫、教育公平、共同富裕和数字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