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刘钰 《新闻传播》2023,(2):26-28
影视产业的发展同时具有文化和经济两重意义,在如今的数字媒体时代,影视业已然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机遇,如何把握住当下的机遇做好中国的文化输出是本文所尝试探寻的主题。因此,本文将以成功的外国文化输出经验为借鉴,分析外国影视文化输出战略,结合我国当下的国情,对中国文化输出的路径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
中国广播影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是不可分割的三位一体:中国广播影视的文化自觉来源于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又会推动中国广播影视文化更加自觉;文化自强则是中国广播影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宗旨所在。因此可以说,中国广播影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之路,必然是文化自觉、自信和自强之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影视文化产品“走出去”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影视文化产品"走出去”面临重大机遇,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是中国影视文化企业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中国影视文化产品的出口现状,指出当前中国影视文化产品"走出去”面临的机遇,并从企业培育、国际市场调研、影视配音、人才培养、拓宽和选择合适的发行渠道及建立影视品牌、开发影视产业链等六个方面给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武岳 《新闻世界》2014,(7):386-387
影视文化既是技术文化又是声像文化,影视文化不像文学或者其他过于抽象的文化一样难懂,影视文化是一种通俗的文化,是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的文化,它普及了社会群众的文化知识,使文化传播更加便捷。  相似文献   

5.
陈卓威  王雅姝 《新闻界》2013,(20):38-41
川西"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区域千百年来藏、羌、彝、汉、回等多民族杂居,多种民族文化在此相互交融、适应和沉淀,形成了和谐共生的多元文化特色。在推动该区域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中,民族影视文化由于直观化、视听化的表现特点,能够将民族文化的精粹更好地呈现给大众,成为了重点发展的特色文化产业之一。川西"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影视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通过建立常态的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机制;挖掘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影视题材;拓展民族影视文化的多元传播渠道;开展影视文化的跨产业跨区域合作,更要依仗这片多元文化的沃土,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研究和提炼。  相似文献   

6.
王振兴 《今传媒》2020,29(3):12-15
中国正处在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历史阶段,其文化输出并被世界大众认知与认同是当下传播者所肩负的历史重任。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影视文化的角度探索东南亚国家对云南和中国影视剧文化认知及接受内容的研究,此研究以受众即东南亚国家民众所能接受的他者角度提出影视剧内容的探究,以期引导更多影视创作者、文化传播者能够从他者视角潜移默化地传播中国文化,最终达到东南亚大众接受并认同中国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如今的生活中,影视文化已经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软实力的一种重要体现,有助于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有序进行。本文就新形势下影视文化意识形态功能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身体不仅是一个生物存在,更是一个社会文化建构。本文以中国当代影视文化中的"身体意象"为研究对象,输理其发展的基本历程,并从藏于身体之后的反思来对身体叙事中的身体意象进行探讨,揭示其中的思想文化内涵,以促进对中国现阶段影视文化种种现象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毫无疑问,"工匠精神"成为浮躁的当下一个时代标杆。而电视传媒生态变革日新月异,"工匠精神"成为电视媒体人当下亟须的坚守。在影视文化传播的洪流中,如何建立良好的传播价值、如何坚持正确的传播导向,电视专题片塑造了一条精准的文化路线。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多媒体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大众文化审美需求的提升,我国影视文化迎来了繁荣发展的时代契机,不论是技术层面还是艺术层面都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在当代社会背景下,电视、电影及广播等影视文化已然成为当代大众生活娱乐、信息沟通的重要媒介.其中影视文化中的影视语言作为文化表达的重要符号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与一般语言不同,影视语言是一种直接诉诸观众视听感官,以直观、具体、鲜明的形象传达含义的艺术语言,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纵观我国的影视文化和语言传播现状可知,影视文化在带来高层次文化精神享受的同时,也在引导和塑造着社会大众的人生价值观,因此对当代影视文化发展进行方向引导和立场规制势在必行.由易存国所著的《影视文化》一书对影像及影视文化的基本概念、内涵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全面论述了影视文化的传播、内涵、产业及知识产权,并对经典名作进行了赏析介绍,内容丰富全面,兼具理论性与实用性,对探析影视发展和文化意识具有良好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仇园园 《视听界》2011,(5):79-81
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国内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影视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余林 《声屏世界》2008,(7):40-41
在主流媒体掌控话语权的今天,一个新兴的“话语”现象已经形成规模:方言电影、方言电视剧、方言新闻等以有别于传统话语的形式传播着区域文化的影响。本文以中国影视发展历程为切入口,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现在中国影视文化发展的现状,试分析中国方言影视文化现象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13.
孙宁遥 《大观周刊》2011,(5):114-115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各种不同意识形态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西方国家利用影视传媒方面的技术优势,将大量影视文化产品输入我国,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严重考验。面对这一挑战,单方面的提高准入门槛或禁入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用科学社会主义教育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一在这场意识形态的暗战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相似文献   

14.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文化建设加速发展的最好时期。作为国家的影像媒体,电视和网络传媒是党和国家重要的思想舆论工具,更应该积极配合"十二五"期间的国家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全力推进影视文化与科技融合,努力开拓国际市场,提高我国影视文化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5.
影视作品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影视作品中的服饰因其蕴涵着丰富的服饰文化而成为表达影视文化的重要元素。经典影片《霸王别姬》是一部享有世界级荣誉的电影,由著名演员张国荣、张丰毅、巩俐等主演,是我国目前仅有的一部荣获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  相似文献   

16.
一目了然     
《声屏世界》2014,(7):69-70
中国广播影视业未来发展的五个重要问题 第一,政策导向问题。之前我国政府在发展广播影视文化产业方面制定的政策更多倾向于产业自身的建构,今后一段时间政策将更多倾向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或者说公共文化服务的比重在整个社会的文化发展中会得到更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后半叶,大众传媒的兴起和发展,尤其是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推动着影视文化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进而使影视文化传媒事业的发展也是风生水起、日新月异。然而地区问影视文化传媒公司发展的良莠不齐,已经严重阻碍了影视文化传媒事业的健康发展。为此,本文通过对南阳影视文化传媒公司的一些社会调查,探析其发展现状,找出影视传媒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瓶颈,进而对其未来的发展路子做一些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我国第一套"中国影视文化软实力研究"丛书出版发行。该丛书由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陈文申、原党委书记李培元出任顾问,校长苏志武担任编委会主任,胡智锋教授担任总主编,共12部著作,300余万字,是该领域第一个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第一个"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丛书科研团队历经四年,以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完成了这一重大课题。该丛书从多元视角梳理中国影视文化的发展脉络,厘清中国影视文化的现实困惑与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日,国家广电总局已批准建立中国云南影视产业实验区。这是我国设立的第一个影视产业实验区。它的建立,有助于国家对云南影视产业实验区建设的指导和支持;有助于着力推进影视产业的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有助于加快推进云南省影视资源整合和市场主体培育,在全省统一规划领导下,充分调动各州市的积极性,发挥各自的优势,建立若干个相互关联而又各具特色的创作、拍摄、制作、交易等影视产业基地。用优秀作品和优质的服务占领市场、赢得群众,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积极为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作出贡献。本文从云南影视文化资源、云南影视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云南影视发展的前景展望等方面对云南影视文化产业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李锦云 《今传媒》2011,(7):135-136
影视文化是当代大学生社会认知体系建构过程中重要的资源和文化氛围之一,影视文化对大学生的导向作用毋庸置疑,本文拟就影视文化导向功能的发挥策略做出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