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麻花沟金矿位于繁峙县境内,为一小型的金多金属矿床。该矿床位于中生代吕梁-太行断块五台山断隆恒山-五台山穹状隆起上。受NW向构造控制。主要围岩为五台群中深程度的变质岩系。围岩蚀变: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碳酸盐化。成因类型为蚀变破碎带型。NW向蚀变构造破碎带、地球化学异常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
黑龙沟-瓦拉里岩金矿属石英脉型矿床,赋矿于糜棱岩化花岗岩中,矿体呈脉状分布,金矿化与该区断层(破碎带)有关,矿体一般厚1.06米,最大厚1.83米,最小厚0.30米。矿区矿石类型主要有合金石英脉型、蚀变糜棱岩型。次要为黄铁云英岩型号和硅化碳酸盐化长石绿泥石英片岩型。矿化蚀变具典型的石英脉型和糜棱岩化特征。地球化学异常和糜棱岩化花岗岩捕虏体是主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3.
马加丹州波罗金金矿区域位置位于鄂霍次克-楚科奇成矿带的边缘,矿石自然类型属含黄铁矿石英脉型、含黄铁矿石英脉角砾岩型。矿石工业类型为石英脉型和蚀变角砾岩型两种。矿石组成简单,金矿物呈中细粒嵌布,矿石主要为压碎、包裹结构,角砾状、脉状、网脉状和块状构造。金矿体主要赋存于晚侏罗世中细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中,矿体的围岩即为中细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矿体与围岩的界线清楚,部分矿体与围岩为渐变关系。主要围岩蚀变有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铅锌矿化等。在构造破碎带中强硅化地段形成石英脉,单一石英脉金品位较低,复合叠加矿化金品位较高,尤其金品位的高低与金属硫化物多少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产于中侏罗统陆相碎屑岩中的砂宝斯岩金矿床,有5条矿体,走向近南北。矿石类型主要为蚀变砂岩和构造破碎蚀变岩型。矿化与硅化~黄铁矿化带关系密切。成矿作用受地层、岩浆岩、断裂构造多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5.
柴胡栏子金矿矿体赋存于石英脉——蚀变岩中并受构造控制,与金有关主要矿化蚀变为: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围岩蚀变是热液成矿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热液矿床的主要特征之一.研究金化学性质、金在地质体分布规概况及围岩蚀变能提供成矿时的物理化学条件,热液的性质和演化,以及成矿元素的迁移、富集和矿石沉淀的有关信息,丰富并发展成矿理论.  相似文献   

6.
山东栖霞杨家夼金矿区位于胶东隆起栖霞复背斜北翼臧格庄盆地南部,主要赋存于元古代粉子山群大理岩中,受层间滑脱构造和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呈透镜状产出,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等蚀变。文章在矿山多年勘探生产积累资料的基础上,对矿区内矿化带特征、矿体特征、围岩蚀变类型、矿体赋存规律、控矿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系统总结了矿区内的找矿标志,指明了下一步探矿工作的方向,为区内类似矿床找矿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龙王沟金矿床是近年来在西秦岭地区金找矿的新突破.金矿化主要产于60°~70°走向的退色蚀变韧性剪切带,退色蚀变韧性剪切带沿木其滩组第二岩性段与第三岩性段接触处发育,但主要发育于第三岩性段中.文章以矿区地质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矿床地质构造、矿化蚀变以及矿床的成因,从而掌握了矿化控制因素和扩矿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阴山中部大青山地区的金矿矿床主要有三种成因类型:构造蚀变岩型、石英脉型和绿岩型.构造蚀变岩型受控于韧性剪切带和断裂构造带,绿岩型受二道洼群地层控制,石英脉型与岩浆岩活动有关.文章介绍了阴山中部大青山地区的地质概况,并分析了该地区金矿床的成因类型和分布特色,指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
罐沟铜矿位于河南鲁山县,大地构造位置属于中朝准地台南缘,产于中元古界熊耳群下段的构造破碎带中,矿体产出受构造带控制。围岩蚀变类型有硅化、绿泥石化、黄铜矿化、黄铁矿化等,其中与铜矿化密切相关有黄铜矿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等。矿床成因类型应属中温热液矿床。在找矿的过程中应对区域性的断裂破碎带进行研究。硅化、绿泥石化、孔雀石化、黄铜矿化等围岩蚀变是最有利的成矿蚀变标志。  相似文献   

10.
胜利屯多金属矿体赋存于矿围岩为晶屑岩屑酸性熔岩中,矿物有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褐铁矿,脉石矿物有方解石、萤石,矿化体围岩蚀变以硅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为主。矿区发现2条铅矿体,2条含银铅锌的褐铁矿化、硅化蚀变带。矿石结构为自形-它形结构,矿石构造为浸染状、脉状构造。  相似文献   

11.
覃忠 《中国科技信息》2011,(14):24+27-24,27
辽宁普兰店沙包镇金矿赋存于花岗闪长斑岩与片麻岩的接触带中,呈脉状、透镜状产出,具块状、梳状、条带状、浸染状构造,矿物组成主要以一套中低温热液矿物组合为特征。围岩蚀变有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金与硅化、黄铁矿化关系密切,并受北北东向构造破碎带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12.
苏丹哈马迪剪切带型金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马迪金矿床位于苏丹北部阿拉伯-努比亚地盾新元古代绿岩带内。金矿化赋存于长达10公里,宽100~500米的黄铁绢英岩化片理化蚀变带。在北东、近南北和北东东向3组剪切带构成的面积约15平方公里三角形的矿化集中区内已获得查明金资源量13吨。矿化类型为蚀变岩内的复脉带型金矿化。矿体与黄铁矿、白铁矿化石英脉密切相关。矿体产状与片理化带产状一致。金主要以微粒金和细粒金赋存于载金矿物的裂隙中。哈马迪金矿区还具有巨大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黄泥坪金矿的成矿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认为,黄泥坪金矿是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金矿化。金矿化受中下志留统、下寒武统及构造、岩性控制。表明该区前景乐观,部分地段已有所突破,还可能发现新点带。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7,(16)
通过对嵩县赵岭金矿近南北向构造蚀变带的性质,以及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标志及矿床成因的分析研究,又对矿区内相同性质的蚀变构造带找矿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嵩县栗子沟金矿矿集区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相关找矿经验进行论述,结合区域地质矿产特征,从成矿专属性、物探、化探和围岩蚀变等方面,就找矿方法展开论述,总结了在本矿集区进行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找矿的方法,以期为相关的工作提供合理建议,同时提升本区矿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该区金矿地球物理特征的研究,金矿体赋存在低阻正磁异常场内,矿化较好的岩(矿)石,其视磁化率小于1000×10—6CGSM,岩石的低阻带即矿化蚀变带。金矿具有低缓正磁异常、激电异常、低电阻率的地球物理场特征。花岗杂岩体附近的构造破碎蚀变带以及具低阻正磁异常的狭长地带是猫岭金矿有利的赋存部位,可作为本区最重要的找矿方向和找矿远景地段。矿物组合为自然金、磁黄铁矿、毒砂、石英、绢云母、方锌矿等可作为一种找矿矿物学标志。毒砂和磁黄铁矿中Au的高含量可作为寻找该矿床最直接的找矿矿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17.
小南沟-通峪沟金矿区是中国黄金总公司嵩县金牛公司重要采矿区之一,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华熊台隆南侧的区域性壳幔型深大断裂-马超营大断裂北侧的万岭断裂组内,是一受断裂、岩浆活动和蚀变带控制的蚀变岩型金矿床。矿体严格受断裂破碎带控制,F59断裂破碎带为主要导矿、次级断裂带为容矿构造。金的富集主要是由岩浆及构造多次叠加及热液蚀变、强烈糜棱岩化形成的。对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的研究表明,今后找矿的重点应在F39一级导矿及其旁侧的二级容矿断裂破碎带及其周边5KM的热变质圈内和化探异常发育地段。  相似文献   

18.
文章阐明了索虎金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矿床产于北东向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与上侏罗统玛尼吐组火山岩断裂接触复合构造带,金矿体主要呈不规则脉状、透镜状赋存于黄铁绢英岩带内,其下盘蚀变碎裂花岗岩内亦具有金矿化。成矿物质具有多来源性,金来自地幔、建平群片麻岩及铭山花岗岩;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岩浆热液主要来源于上地幔,成矿温度属中低温,成矿作用以交代作用为主,其成因类型应为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工业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并提出了在矿区及外围的找矿标志以及高~低品位金矿综合基本勘查评价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何家沟铅锌矿位于牧牛-东胜多金属矿化集中区内,目前共发现有5条铅锌矿体。区内铅锌矿体主要受北东向及北西向断裂构造所控制,矿体多呈不连续的扁豆体或脉,具有分枝复合、尖灭再现现象。硅化石英蚀变带与矿密切伴生,是极明显的找矿标志。该矿床属岩浆热液充填型矿床。  相似文献   

20.
本次工作圈出矿化蚀变带17条,通过AuⅢ号矿化带、Ⅶ号矿化带圈出1、2号金矿体。大致了解了矿(化)体控制因素及分布规律、矿化蚀变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