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艳云 《教育艺术》2006,(10):68-69
一、问题的提出 家庭教育不当甚至缺乏,是“问题学生”出现的第一原因。作为教师必须帮助家长筑好防止问题出现的第一道防火墙。同时,作为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教师,也要做好“问题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家庭问题,提高免疫力,使自己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与重视。因此,各类幼儿园都非常重视家长工作,要求教师与家长密切联系,力求实现家园共育。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有些教师在“家长工作”上感到力不从心。对此,笔者将近两年来“城镇化农村0~6岁儿童家庭教育研究”的结果——互动式家庭教育指导模式与大家分享。“互动式”家教指导模式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创建“父母课堂”,构建指导教师与家长互动的平台。在研究中我们感到家长渴求家教知识的欲望,也发现许多现实问题,如交通不便、家务多、时间紧等问题。对此,我们积极与…  相似文献   

3.
学校教育应该向家庭教育延伸,教师不仅是传授学生知识的教师,也应该是帮助家长教育好孩子的辅导员。本人结合教书育人多年的实践工作,总结出家庭教育的“五要五不要”,希望对广大家长有所帮助。一、要给予孩子真爱,不要溺爱在所有的爱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自然的,也是最为牢固的。爱护孩子是普天下父母之心,关键是如何真正地去爱。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视孩子为“宝贝”,含在嘴里怕融化,捧在手里怕摔坏,百依百顺,忽视正规教育,或不让孩子受艰苦磨炼,禁锢在家庭“安乐窝”中奉行“捧教育”和“哄教育”。久而久之,这些孩子的观念封闭,道德水准…  相似文献   

4.
从"新"开始从"心"做起——谈幼儿园家长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孝嫱 《教育导刊》2009,(12):47-47
实践表明,良好的家园关系能够产生最大的教育合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师,要架起家园之间的桥梁,影响和指导家长,参与家同共育。做好家长工作,不仅要从“新”开始,重视诸多“第一次”,为家长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同时也要从“心”做起,关注家长工作的细节,让家长感受到教师的用心。  相似文献   

5.
本文拟从社会学的角度,通过对我国当前家庭教育现状的分析,揭示家庭教育中隐存的社会缺陷,通过对“家长”这一特殊社会角色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分析,探讨以家长终身教育为立足点的现代家庭教育的科学理念和有效途径,实现“家长”角色的滚动式定位,不断丰富其内涵,以适应时代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家长助教活动是许多幼儿园挖掘家庭教育资源、形成家园共育的主要实践活动之一。在家长助教活动中,教师必须扮演好“发起、组织、参与”的角色,探寻有效的指导策略,以保证家长助教活动的顺利开展。在多次实践中,我总结了一些指导家长助教活动的经验.[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香港的教育改革十分重视家长对幼儿园事务的参与,并强调“家校合作”的精神,幼儿园也利用不同的渠道吸纳家长对幼儿园的意见。香港的幼教工作认识到,教育工作并非幼儿园行政人员及教师可以单独承担的,家长的参与也极其重要。“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对于儿童的成长,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家庭教育具有情感的感染性、鲜明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8.
许丽萍 《山东教育》2005,(23):80-80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家长会是每个学校常规的家长工作,但是很多老师和家长反映,家长会经常是老生常谈,往往由教师交代任务,家长被动接受,最多是几个家长介绍教育经验,因而效果不佳。分析原因,主要是教师对家长会价值导向的认识没有更新:认为家长会的主角是教师,任务是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我园就家长会进行了改革,主要从调动起家长参与家长会的热情人手,把家长会看成是家长与教师经验互长过程。  相似文献   

9.
一、研究背景(一)国家及市辖区对家园共育建设提出了政策要求《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幼儿园应当主动与幼儿家庭沟通合作,为家长提供科学育儿宣传指导,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中小学校、幼儿园应当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工作计划,作为教师业务培训的内容。”“中小学校、幼儿园应当根据家长的需求,邀请有关人员传授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0.
家长的施教具有独特的社会功效,因此,从家庭社会学和教育社会学的角度,通过对“家长”教育的系统分析来诠释家庭教育中家长教育所具有的特点。解读制约家长教育质量的社会因素,探讨提高家长教育效果的途径,会为家庭教育提供一定的理性指导。  相似文献   

11.
杨静静 《家教世界》2023,(11):62-64
《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指出“中小学校、幼儿园应当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工作计划,作为教师业务培训的内容”,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是中小学教师的责任。本文作者立足于初中生教育实践,从引导家长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重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指导孩子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以及引导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能力这四个方面,探讨如何成为与家长同行的家庭教育指导者,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目前家庭教育问题较为突出的社会环境下,对于“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尤为必要。本文拟从家庭社会学和教育社会学的角度,通过对“家长”教育的系统分析来诠释家庭教育中家长教育所具有的特点和独特功效,探讨提高家长教育效果的途径,为家庭教育提供一定的理性指导。  相似文献   

13.
张晶 《黑河教育》2004,(5):39-39
当前,“家园合作”是学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学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园把指导家庭教育、强化“家园合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为了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增强家庭与幼儿园的联系,我园采取了以下几种“家园合作”方式:1.设立“家长开放日”。我园根据幼儿园的工作进程或阶段性成果展示,不定期地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有:进入班级听课、检查幼儿饮食卫生情况、参观幼儿的美术作品展览、观看幼儿的文艺表演、参加幼儿家庭趣味运动会等。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工作,了解幼儿受…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日前成立。在委员会的筹建阶段,部分从事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的同志们说,反映当前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家庭教育有诸多困难,缺教师、缺教材等等,家长们被媒体、各种图书上的诱人家教口号搞得无所适从。请专家讲学,又无从请起;请得来,花费又很高。编一套挂图,再配上一盒讲座录音带,相当于把一位“家教专家”请到家长面前,而且有时效长、使用灵活方便、价廉物美的优点。很快,“点子”变成了“产品”,《家庭教育知识挂图》经组织专家、教师、家长评点,一致认为“太好了”。《家教指南》杂志是该专业委员…  相似文献   

15.
开展“优秀家长”评选活动的做法家庭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家长是家庭教育的主要承担者。为推动家庭教育工作,我们自1994年起,连续两个学年开展了“优秀家长”评选、表彰活动。主要做法是:一、制定《关于抓好学生家庭教育对家长的十项要求》,明确家...  相似文献   

16.
家庭教育对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有重要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家庭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但部分家长由于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当孩子出现的问题时表现出不知如何应对的情况。在“双减”背景下,国家减轻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负担,且要求要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但仅凭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为此,班主任要在“双减”背景下引导家长展开家庭教育,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当前家校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伦理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焕琦 《中国德育》2006,1(3):44-49
当前家校关系中存在着大量不良交往行为与认识误区。“挑错”模式导致学生并不希望家长和教师保持密切的联系;“家庭教育学校化”使学生的学业压力“雪上加霜”;学校和教师依仗教育权力在态度上对家长缺乏尊重。种种不良交往行为与认识误区已严重影响了家校关系的正常发展及其教育功能的发挥。矫正“家庭教育学校化”的倾向,建立学校与家庭平等合作的伦理关系,培养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态度与能力,坚持充满伦理意蕴的家访以构建和谐的学校和家庭关系。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从事家庭教育工作,深深地感到,家庭教育最大的失误,就是我们的家长并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但偏偏用主观意志教育自己的孩子。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事倍功半,致使孩子对家庭教育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在行为上往往与家长的教育反其道而行之。究其根源,是家长们没有真正弄清家庭教育的任务究竟是“成长”的教育,还是“成才”的教育。笔者有机会在全国各地做家庭教育报告,并接触到不同地区、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背景的家长几十万人。通过面对面交流、对话、谈心、聊天以及书信交往、电话沟通等形式,对“成长”与“成才”教育进行了充分调研。  相似文献   

19.
为保持和恢复基础教育阶段的“家庭教育场”,使高职院校“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一起成长”,需建立必要的制度和组织形式,与家长保持经常性联系并备应急预案,实行项目拉动,将家长参与管理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20.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家长会是每个学校常规的家长工作,但是很多老师和家长反映,家长会经常是老生常谈,往往由教师交代任务,家长被动接受,最多是几个家长介绍教育经验,因而效果不佳。分析原因,主要是教师对家长会价值导向的认识没有更新:认为家长会的主角是教师,任务是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我园就家长会进行了改革,主要从调动起家长参与家长会的热情入手,把家长会看成是家长与教师经验互长过程。从拓宽家长价值视野入手,变“被动接受”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