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自主创新与人力资源开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孙诚  冯之浚 《科学学研究》2006,24(3):460-465
自主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是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支点,是国家自强之本。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国家创新体系既是适应国际经济竞争的需要,也是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需要。我国要立身于强国之林,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根本上就必须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培育和提高全民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任重道远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2.
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力量。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人才工作,营造创新型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创新型人才开发机制,把高技术产业打造成人才创新高地;强化创新成果转化对人才的激励作用,畅通人才与市场的通道,使人才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更好实现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3.
《学会》2007,(9):40
<正>8月15日-18日,第七届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与人力资源开发"。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副部长朱雪芬,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继续教育中心的领导到会并发表讲话。来自全国学  相似文献   

4.
《学会》2012,(10):4-7
<正>同志们,朋友们:今天,中国科协以"科技创新与经济结构调整"为主题,在河北省省会城市石家庄举办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这对中国科协、所有科技人员来说是一次盛会,对河北省是一件大事。这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汇聚科技资源,交流学术新知,深化科学普及,开展决策咨询,团结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贡献,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创新型企业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创新型企业创新发展战略是建立在企业持续创新基础上,以实现企业创新发展为核心的核心发展战略,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全面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打造大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群体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工程和根本任务,是中国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国内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6.
企业创新与超前策划岳兴录,吕铁生,超波企业创新的含义和内容所谓企业创新,其内涵是指企业以开发创造力为基础,以技术开发为先导,全过程地改变旧事物、创造新事物并产生新结果的经济活动。这一涵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以开发创造力为基础。创造力即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2010年6月,《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提出要突出要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为达到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的战略目标,在未来十年中,科技人才工作需要多头并举,重点任务是:创新体制机制,为创新型科技人才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实施有利于科技人员潜心研究和创新政策等重大政策,营造有利于创新型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为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供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8.
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创新既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在要求,也是当代人类发展的创新主题以及我国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与民族复兴伟业的外在强力呼唤。实践创新的教育思想理念只有贯穿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予之有效指导,我们才能创造和谐的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实践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最终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9.
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初露端倪,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而这种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是人才创造力的竞争。因而,许多国家都日益重视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分报告中指出的:“人们不断要求教育把所有人类意识的一切创造潜力都解放出来。”笔者在此就培养开发学生的创造力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积极开发创造力进行探讨,以期引起教育界的共鸣,加快创造教育的研究和应用的步伐,为在我国培养一大批创造型人才而努力。  相似文献   

10.
发明就是创造、创新,发明家发挥自身的创造力来研制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改善人类生产生活。他秉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二十余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人类创造发明活动的规律以及发挥人类创造潜能的方法。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重视创新思维的培养,使得整个社会充满创新能力,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竞争力,这正是中国创造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罗成昌先生的目标。在这个新兴领域里,他早已身体力行且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是一个充满着挑战与机遇的世纪 ,也是一个创新的世纪。在这个世纪 ,每个人、每个企业与单位的生存与发展水平 ,均取决于自身创新意识的强弱与创新能力的高低 ;在激烈的世界经济和科技竞争中 ,每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同样取决于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 ,开发我国人民的创造力 ,实施广义创新工程 ,就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选择。为了活跃创造力开发与创新工程的学术研究 ,总结推广研究成果 ,中国发明协会创造力开发委员会和《发明与革新》杂志社决定组织论文评选活动 ,邀请有关专家对写出的论文…  相似文献   

12.
包晓萱 《科学中国人》2010,(11):122-122
<正>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刘祖武忠实践行党的这一指示,不断进行科教创新,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  相似文献   

13.
国家科技成果服务平台各合作相关单位: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我们现正处于创新的时代,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城市,建设创新型企业,最重要、最关键的是,要坚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着力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创造性、创新性是人才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4.
赵勇  彭树堂  刘晓勘 《学会》2007,(8):11-15
本文探讨了科技社团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功能及地位作用。科技社团应在结构、体制、运行机制上深化改革,把工作重心放到服务创新、组织创新和支持创新上来。北京和上海是科技社团和科技人员最集中的地区,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应当承担重任。建议北京、上海科技社团率先实施创新服务工程,其目标是将科技社团建设成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基地、凝聚创新人才的高地、弘扬创新文化的基础、国内外学术交流的窗口。  相似文献   

15.
建设创新型国家,更多的需要自主创新和发明创造成果.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告诉我们,自主创新和发明创造成果的取得,首先归功于创造性设想的产生,或者说得益于创造力的开发.一般而言,创造力开发越多,或创造性设想越多,创造方法也越多,自主创新或发明创造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相似文献   

16.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应然意义,是当代学校教育肩负的重要使命。实施实践教学创新既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在要求.也是当代人类发展的创新主题以及我国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与民族复兴伟业的外在强力呼唤。实践教学的“创新教育价值”的有效生成体现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需要创新教育思想的有效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创造和谐的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制度环境、课程环境和校园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不能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对科技创新型人才需求的基础上,重新定位高校科技人员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为研究对象,探索将科技人员创业融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形成"导师+项目+团队"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期丰富和拓展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推动科技人员成果转化的同时带动大学生创业由单纯复制型向科技创新型转变。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不能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对科技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的基础上,重新定位高校科技人员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为研究对象,探索科技人员创业融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导师-项目-团队”人才培养体系,丰富和拓展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推动科技人员成果转化的同时,带动大学生创业由单纯复制型向科技创新型转变。  相似文献   

19.
昆明市推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关键在于创新,科技人员在创新创业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分析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影响科技人员发挥潜能的主要因素,旨在为相关部门制定有关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科学生活》2008,(5):92-93
闵行区根据科普工作联席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结合镇党委、政府贯彻创建全国文明镇的中心任务,以"生态文明·节能减排·引领虹桥"为主题,以宣传科学发展观为重点,推动虹桥经济发展,创新科普内容,积极开展各类因地制宜、成效显著的科普活动,促进以科学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