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诵读经典,传承华夏文明;诵读经典,提高德育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言课程的基本特点。”“认识中华文化的深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所以我们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提高德育素养,正是让学生在诵读,欣赏、品味中,感受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体味中华经典诗文的独有的内涵美和韵味美,陶冶学生的美好情操,启迪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  相似文献   

2.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音乐与相关艺术与文化的融合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它有助于扩大学生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3.
曹秀琴 《考试周刊》2009,(40):72-73
教育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人类可能存在没有理想的教育,但不能失去教育的理想。曾几何时,教育的理想如浩瀚的江河奔涌在我们胸中。尤其是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教师在转变着自己的思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很好的调动,探索和创造的信心和热情受到呵护。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学生个体的生命活力得以绽放。  相似文献   

4.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生活实践。的确,人类是因生活实践的需要才不断地学习,生活实践的需要激发了人类积极学习、努力探求的欲望。因此,我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丰富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代的进步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基础是识字。《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让学生喜欢学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相似文献   

6.
一、惩戒是人类社会化过程的必需 教育的一个基本功能是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而惩罚在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方面具有其他方法难以替代的价值和功能.  相似文献   

7.
书籍是人类的良伴,更是莘莘学子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通过大量阅读能使学生获得知识,架起沟通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际的桥梁。因此,以图书阅读为圆心,多方辐射,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受到教育,受到鼓舞,受到启迪,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美国数学家M.克莱因认为:“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然而在日常的教学中,数学演变成一门只有数字和符号的学科,学生的作业只有对和错之分,看不到学生的心路历程,数学的人文价值得不到充分展示。怎样才能改变这种局面呢?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尝试让学生写数学日记。经过5年的实践,我欣喜地发现数学日记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演绎了别样的精彩。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因此,学好语文对每一个人,尤其是每一个青少年学生来说是最起码也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怎样才能学好语文?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感是最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人类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创造史。创造是人类得以生存发展的最重要素质,故我们的教育应当以培养具有创造性素质的学生为目标。素质教育的内容是较为丰富的和广阔的,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素质教育主要是科学素质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标准,塑造学生的思想道德,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修养和工作能力,决定教育的发展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人类知识的载体,它对智能的开发和交际能力的发展作用均不可忽视。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英语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基本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如何真正地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3.
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最持久、最普遍的学习方式,是人类吸取文化财富,获得知识、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之一,被称之为“智慧之源”。指导学生阅读思想内容好的优秀课文,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养成优良的思想品德起着很大的作用。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类语文教学活动中占有首要位置。阅读教学活动实质上是理解和消化课文内容和形式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冉梅 《班主任》2003,(10):36-37
活动目的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及其热点问题,做社会的小主人。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要爱护动物,保护动物。活动过程一、欢迎校外辅导员并授巾。二、班长讲话:自从知道了大学生用硫酸烧伤黑熊事  相似文献   

15.
环境问题是本世纪人们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因为人的生存离不开环境,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牛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一旦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人类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现代中学生是本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环保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从现代人才观看,树立环保意识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故此,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环保意识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思维活动,产生新认识、创造新事物的能力。衡量教学创新成效的最终标准,是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教学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其真正目的是通过教师的创新激发和带动学生的创新,即学生是创新的主体,创新应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7.
王安荣 《甘肃教育》2004,(11):20-21
古典诗词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它是学生学习、积累、继承祖国语言文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和营养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明确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的要求,而且在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中有70首诗词。学生在学习积  相似文献   

18.
数列是除数、形、三角、函数外又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数列很早就体现了人类的睿智,而不是曾经感觉过的数列“笨拙计算”.数列是数学发展的又一个重要主题.通过人类的努力,数列分支不断发展,级数的产生、组合的发展离不开数列,级数是数列的形式和.数列中的文化元素是数列教学的催化剂和润滑剂,充满的人文气息和人类智慧,能充分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获得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徐金妹 《教书育人》2014,(12):21-21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类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命运,1869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Hacekel)首先提出了“生态学”这一概念,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学者开始研究“生态美学”的相关课题,站在教育的视角看“生态美学”,包含了生态和美育两个层面,其内涵在于将学生培育为具有生态审美观的生态审美人。小学教学又该如何做才能提高学生审美鉴赏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呢?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尊重学生,善待学生,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这不需要刻意而为之。四川大地震中,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已经用他们鲜活的生命诠释了对学生的那份深沉的不张扬的爱,把生的希望留给了自己的学生,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