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之一就是搞好奥林匹克运动,而深化奥林匹克教育,推进新世纪中国学校体育发展,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赋予学校体育的历史使命,也是二者互动双赢的需要,并将促进中国学校体育在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奥林匹克教育主要是以青少年为教育对象,以奥林匹克运动知识体系为内容,普及奥林匹克知识,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理想,倡导奥林匹克主义人生哲学和生活方式.筹备北京奥运会过程中,奥组委与教育部制定和实施了针对全国中小学校学生的《“北京2008”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为了更好地开展学校奥林匹克教育工作,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体育课程体系,营造校园奥林匹克文化氛围,发挥大众传媒的快捷作用,加强奥林匹克研究,特别要加强农村学校奥林匹克教育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胡勇 《现代企业教育》2008,(24):191-192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所展现的精神已经成为当代人生活的理想、教育的内容。本文阐述了以北京奥运会为契机,在各类学校体育教学中加强奥林匹克教育,以此积极有效的教育我国当代青少年,增强民族体质和民族凝聚力,提升国民素质,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4.
奥林匹克运动对大学体育的影响是深远的,本文就大学生中进行奥林匹克教育的必要性、奥林匹克教育对大学生教育的影响,奥林匹克运动对学校体育文化的影响,奥林匹克运动对中国体育发展的影响四个方面阐述了奥林匹克运动对大学体育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体育现象。它缘于教育而诞生,因其强大的教育作用而存在和发展。它的教育价值表现在:宣传和平与友谊的理念;教育青少年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当代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有强大的整合作用。我国已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在学校里加强奥林匹克运动教育、普及奥林匹克知识对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培养青少年崇高的理想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侯艳 《华章》2013,(22)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研究古现代奥运会的概况,系统分析了奥林匹克运动与教育的关系,强调了小学体育教育要强化公平竞争意识、拼搏协作意识、融合文化意识以及提升艺术审美意识,并提出了奥林匹克精神应与小学素质教育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7.
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影响着环境,环境制约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健康发展.奥林匹克运动依赖于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世界性的体育文化形式在国家和城市的发展与建设过程中有其重要的社会作用和深远的社会文化意义.环境教育,使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向着无污染、和平、公正、科学的时代迈进,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以及举办奥运会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申办、承办奥运会的历程,分析奥林匹克运动教育对中国体育发展的时代意义和教育关联性,对后奥运时代体育教育发展的体育评价进行思考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要办好奥运会,器材、场地、体育馆、科学技术是“硬件”,而人的体育人文素质是“软件”,二者都是不可缺的。本文以普通高校为切入点,探讨在北京申奥成功后开设奥林匹克运动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并为落实“人文奥运”提供有效的途径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康军标 《华章》2007,(3):63-63
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加速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同时,也将对我国体育文化和学校体育的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学校体育应该有选择地借鉴与吸收现代奥林匹克文化的教育价值,以北京奥运会为契机,不断推进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奥林匹克运动及其精神理念与学校体育教育目标一致,奥林匹克运动与奥运精神充实了学校体育内容,学校体育传播奥林匹克运动与奥运精神使之得到认知、认同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奥林匹克运动是以教育为核心、体育为载体的国际文化现象。通过对大学生奥林匹克教育的价值进行分析,提出对大学生进行奥林匹克教育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为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及2008年奥运会的形象价值服务。  相似文献   

13.
举世瞩目的2008北京奥运会及北京残奥会正向我们走来。对残疾人来说,奥林匹克运动不仅是健身强体的体育活动,也是顽强拼搏、超越残障、发掘潜能的意志磨练,更是融入社会、促进平等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平台。多年来,我国广大特殊教育学校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努力促进学生身体康复,补偿生理缺陷,培育健康心理,并且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残疾人运动员,在国际国内的各项残疾人体育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在迎接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之际,本刊特约了部分特校校长、教师,介绍他们在开展残疾学生体育运动方面的成绩与经验,希望通过奥运会和残奥会,进一步推动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活动,让所有的残疾学生都能在奥林匹克运动中,超越自我,融入社会,共享人类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4.
李娜 《考试周刊》2011,(45):121-12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从思想、文化、教育等角度探讨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与学校体育的关系问题,并指出了两者已从多个方面体现出一定的融合趋势,如奥林匹克思想在现代体育教学中的渗透、奥林匹克文化的体育教材化等。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与学校体育的融合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对学校体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周蕤 《考试周刊》2009,(19):135-136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所展现的精神已经成为当代人生活的理想、教育的内容。本文指出,我国高校应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契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奥林匹克精神教育,以此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6.
高洪 《生活教育》2008,(7):17-17
奥林匹克运动不仅带来了精彩的体育比赛,也带来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在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筹办的过程中,教育部联合北京奥组委在全国启动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中国的校园因此形成一道亮丽的奥林匹克风景,而556所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便是这道亮丽风景的缩影。建设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是开  相似文献   

17.
刘泉 《机械职业教育》2009,(1):41-42,44
不同文化间通过相互吸收,相互借鉴,可以达到文化的共同繁荣。体育文化作为校园精神建设的一种途径和形态,构成了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教育和奥林匹克运动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传统的学校体育文化应与现代奥林匹克文化相互补充与借鉴。从育人的角度出发,有鉴别地吸收奥林匹克运动的精华,为学校体育的教育目的所用。  相似文献   

18.
奥林匹克教育的内容包括普及奥林匹克知识、宣传奥林匹克精神、开展有关奥运会的国情教育、倡导科学的锻炼和健身方式、通过奥林匹克教育促进身心健康等。在特殊教育推广奥林匹克教育的途径有:倡导残疾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推行北京奥运会的新理念、开展校园奥林匹克文化建设、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并重、构建综合体育学科等。奥林匹克教育应作为特殊教育学校长期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等方法,简述武术进入学校的历史基础和教学现状,分析当今体育全球化使国内武术教育受到冲击,武术的传承受到影响,指出奥运会后对我国各级学校学生武术教育要落到实处,形式上要从小学到大学建立系统的授课体系,内容上把武术作为体育和文化在学校开展,推进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武术将来完全走上国际化夯实群众基础。为学校的武术教育提出一些见解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周有理 《甘肃教育》2008,(15):40-40
在2008北京奥运会来临之际,如何更好地宣传奥运,传播奥运知识,把奥林匹克运动、奥林匹克教育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有机地结合起来,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各所学校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特点,把奥林匹克教育落实到日常生活学习之中,促进奥林匹克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