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全文以“美丽”为主线,赞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在于容貌,更在于心灵和人格。在学生初步熟悉文本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抓住关键内容,层层探究,在触摸居里夫人人生之美的同时,线导学生领悟美丽人生的内涵,是深入学习本文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2.
《跨越百年的美丽》用倒叙的手法描写了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作学术报告的场面,将居里夫人美丽、庄重的形象和伟大成就呈现在读者面前,通过具体事例赞美了居里夫人坚定、执著地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高贵人格。这篇课文文采斐然。从居里夫人的“美丽”起笔.融入了作者对居里夫人的生命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正《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全文以"美丽"为主线,赞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在于容貌,更在于心灵和人格。在学生初步熟  相似文献   

4.
<跨越百年的美丽>用倒叙的手法描写了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作学术报告的场面,将居里夫人美丽、庄重的形象和伟大成就呈现在读者面前,通过具体事例赞美了居里夫人坚定、执著地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高贵人格.这篇课文文采斐然,从居里夫人的"美丽"起笔,融入了作者对居里夫人的生命的理解.行文中多次回应"美丽"这一主题,使得"美丽"的内涵逐渐丰厚,居里夫人那美丽、庄重的形象逐渐定格在读者的心中.  相似文献   

5.
一、说教材分析《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仅在于容貌,更在于心灵和人格。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五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科学精神和含义,并学习用  相似文献   

6.
一、备课思考 (一)“美丽的形象”仅仅是个点缀吗 《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节选自著名作家梁衡的同名散文。文章从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宣布镭的发现引入,主要通过居里夫人发现镭、提炼镭的艰苦研究过程,以及成名后她继续埋头工作、视名利如粪土的具体事例,塑造了居里夫人内外皆美的动人形象,赞颂了她高尚的精神品格和为人类做出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一、一磨教材.设计流程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梁衡的一篇散文,以“美丽”为主线。赞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在于容貌.更在于精神和人格。梁衡的文章非常注重形象的塑造。他写的散文.总是如写小说一样地提炼形象。本文就是以“形”开头.中间以“事”为主体.以“理”结尾的文章。“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相似文献   

8.
一、由美导入,走进文本世界 (屏显年轻的居里夫人拿着装有镭的玻璃瓶的照片.) 师:知道这是谁吗? 生(齐):居里夫人.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居里夫人美,镭也美!对于一个人的理解,不能仅仅限于一些外部的信息,还得要进一步走进这个人的内心世界才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颜色》,走进这位伟大女性的美丽世界中.  相似文献   

9.
鲍雪芬 《小学语文》2012,(11):43-45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一篇精凑课文。这篇文章赞颂了居里夫人的科学成就及人格魅力,表达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精神和人格的主题。通过两次讲授这篇课文,我认识到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文本内容,也要立足语言形式,应该行走在内容和形式之间。  相似文献   

10.
《跨越百年的美丽》以“美丽”为主线,表现了居里夫人坚定执著、勇于献身的科学精神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赞美了她高尚的心灵、美丽的人格,也深刻揭示了人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自读导言自读要求1.理解全文内容,了解、学习居里夫人的人格美(性格特点和人格力量),理解居里夫人的性格特点和她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之间的因果关系。2.学会并使用本课的生字词。3.熟读并背诵文章的第1、7自然段。4.课外阅读居里夫人的生平事迹。学习侧重点1.对文意的理解与概括。2.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解说:本文是伟人自述,又是翻译文章,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所以学习重点放在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上。只有弄清了文意,才便于学生学习居里夫人的人格美。全文是“伟人名言”,且有一定的哲理性,所以提倡学生背诵。)自读程序1.学习“自读提…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标本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 教学理念《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哲理性散文,是著名作家梁衡为纪念居里夫人发现镭的放射性一百周年而作。文章体现了他一贯主张的“形、事、情、理”相互交融的散文写作理念。在这篇散文里,有对居里夫人形象的刻画,有对居里夫人从事科学研究的事迹的描述,更有对人生意义的深刻议论,而且做到叙中有情,情中有理,理中有形,形中有情,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  相似文献   

13.
一、教材简析。《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写景散文,文章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作者通过小兴安岭一年四季各具特色的景物描写,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幅精美的画面,一个“美”字贯穿全文。  相似文献   

14.
《美丽的小兴安岭》描写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的美景,课文文笔优美,语言生动,描绘了一个迷人的世界。近日,观看了名师本课的教学,执教者扣住文章描写的美,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美的回味:景色之美、语言之美……【片段一】赏词品味美师:课文中说:春天,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长  相似文献   

15.
一破题:发现"美丽"表达之妙 师:同学们课前搜集了很多居里夫人的资料,谁能用一个词语概括你对居里夫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刘华 《江西教育》2011,(11):36-36
<正>《美丽的小兴安岭》描写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的美景,课文文笔优美,语言生动,描绘了一个迷人的世界。近日,观看了名师本课的教学,执教者扣住文章描写的"美",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美"的回味:景色之美、语言之美……【片段一】赏词品味"美"师:课文中说:春天,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长  相似文献   

17.
《三克镭》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第十册新选入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一生中仅拥有过三克镭的故事 ,体现了一个科学家的伟大人格 :即便是为了科学 ,也不应将科学研究成果据为己有。这是居里夫人在向世人贡献镭的同时做出的另一种贡献。课文重点写了第二克镭的获得 :是由美国记者被居里夫人高尚品格深深打动后 ,号召美国妇女捐赠的。略写了第三克镭。文章结尾通过居里夫人在自传中的一段话解释了居里夫人对待镭的态度 ,直接点明其人格的伟大。一、收集资料 ,激发读书欲望课前引导学生广泛收集居里夫人和镭的资料。了…  相似文献   

18.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美丽一词统领全文。教学中我引领学生在种种意象中体会着立体的美丽。【板块一】意象初显——外貌中寻美丽1.出示描写居里夫人外貌的句子:一百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  相似文献   

19.
王盛之  陈青 《中国德育》2013,(22):71-74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新理念。“美丽”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和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完美。我们理解的“美丽学校”是集校园环境之美、教育观念之美、和谐关系之美于一体的动态概念。为此,我校提出了“美丽大成,幸福成长”的办学思想。建设美丽学校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各种因素共同努力。我校以质量建设、素质提升为核心,优化学校教育品质,通过打造校园“美丽”系列,努力实现美丽学校。  相似文献   

20.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读课题。 生:“跨越百年的美丽”。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近——居里夫人。(投影居里夫人俩像)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居里夫人美丽的容貌是短暂的,居里夫人美丽的生命同样也是短暂的,但是课题却是一(引导学生读出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