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9 毫秒
1.
本文构造了煤炭企业建立循环经济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再利用DEMATEL方法进行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初步探讨了煤炭企业建立循环经济的关键问题,指出掌握新技术的人员、资源开采率、现有新技术等因素是关键因素,为煤炭企业建立循环经济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王保忠  黄解宇  王保庆 《资源科学》2009,31(6):1069-1080
在对煤炭资源价格机制形成的历史过程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以1978年~2004年间山西煤炭产量、消费量与山西经济增长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认为山西煤炭生产量与GDP增长不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而山西煤炭的消费量与GDP增长有着很好的同步关系,煤炭消费量的变化最终影响了经济的增长。该结论解释了山西煤炭“资源诅咒”的现象。山西资源经济要健康可持续发展,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现实选择是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从理论层面到实际操作层面面临诸多障碍,其中制度障碍对于资源富集地区显得尤为突出。循环经济必须以经济循环为前提,经济性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从企业角度看,科学的煤炭资源价格的形成必将克服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本障碍;从政府角度看,煤炭企业生产开采的外部负效应,单独依靠企业自身努力不能克服,而必须由政府从宏观调控及立法的角度对煤炭企业的税费制度进行配套改革,最终与企业内部努力形成合力,以解决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障碍。因此,一个市场化的科学的煤炭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以及合理的相关税费政策是富煤省份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3.
借鉴低投入、高产出、少污染、零排放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针对煤炭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如缺乏政策上的优惠,发展项目过程中资金不足,综合利用技术的落后等,提出了基于政府引导支持与煤炭企业主体实施的循环经济发展方案,为煤炭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对煤炭资源价格机制形成的历史过程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以1978年~2004年间山西煤炭产量、消费量与山西经济增长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认为山西煤炭生产量与GDP增长不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而山西煤炭的消费量与GDP增长有着很好的同步关系,煤炭消费量的变化最终影响了经济的增长.该结论解释了山西煤炭"资源诅咒"的现象.山西资源经济要健康可持续发展,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现实选择是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从理论层面到实际操作层面面临诸多障碍,其中制度障碍对于资源富集地区显得尤为突出.循环经济必须以经湃循环为前提,经济性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从企业角度看,科学的煤炭资源价格的形成必将克服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本障碍;从政府角度看,煤炭企业生产开采的外部负效应,单独依靠企业自身努力不能克服,而必须由政府从宏观调控及立法的角度对煤炭企业的税费制度进行配套改革,最终与企业内部努力形成合力,以解决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障碍.因此,一个市场化的科学的煤炭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以及合理的相关税费政策是富煤省份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5.
邱闯 《科技风》2011,(13):250
我国传统的煤炭产业有环境污染严重、煤炭产出率、利用率和回收率低等弊端。本文主要从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和途径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阐述了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对推动产业自身发展和保护环境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试从四个方面,对煤炭企业如何发展循环经济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对煤炭企业采制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探究企业采制化管理影响因素及重要程度。基于煤炭企业采制化管理现状情况,提出建立全面质量管理系统、强化采制化工作监管、加强采制化设备管理等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8.
刘荣  赵光洲 《未来与发展》2010,31(5):98-101,92
文章介绍了企业循环经济行为的含义,提出了分析企业循环经济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框架,分析了如何针对企业循环经济行为、行为能力、行为绩效制定政策促进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煤炭企业创新特点的分析,建立了煤炭企业技术创新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结构,并应用矢量法,建立了煤炭企业技术创新效果评价的多指标评价模型,为企业技术创新综合评价提供比较符合客观实际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种循环经济与技术创新协同发展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一种循环经济与技术创新协同发展的模型,提出政府征收污染排放费并提供新技术补贴,企业交纳排污费并积极采用新技术,从政府和企业两个维度实现循环经济与技术创新的协同发展。从技术创新角度,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分析,得到了污染排放定价的一个有效区间。结果讨论认为,政府通过对企业污染排放合理定价并征收费用是促进循环经济与技术创新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不断加剧,各国纷纷开始发展新能源解决日益突出的资源枯竭问题,通过循环经济战略在理论与实践上进行引导.本文基于循环经济的发展规律、不可再生资源的特点、新能源的战略定位,通过生态学理论对其加以研究,建立了人口与资源的Logistic确定性模型,得出自然资源容纳量K对人口增长的制约作用,并且引入内禀增长率r来强调循环经济理论对模型的正效应,另外指出时滞因素对模型准确性的影响.希望通过模型的不断完善对我国循环经济与新能源的协调演进起到理论指导作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构筑循环经济的政策体系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从自然系统进化的过程出发,分析了经济系统向循环经济转变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循环经济建立的3R原则,并从这3个原则出发分析了促进循环经济建立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3.
安全是煤炭企业永恒的主题,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监督,新设计、薪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应用,煤矿机电运输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不安全因素.机电运输过程中机电设备的安全直接关系到每个员工的生命安危和国家财产的安全.关系到煤炭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企业的顺利发展,关系到企业的兴衰与存亡.  相似文献   

14.
循环经济的循环度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晓东  杨玉凤 《资源科学》2011,33(6):1126-1130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还存在因其效益的不定、循环不经济、非环保现象严重等诸多问题。本文从循环经济的经济收益角度,分析循环经济的效益问题,指出了确立实现经济、环境、社会综合效益最大化条件下的最优循环度问题,以及探讨了循环经济度的定义、测量、影响因素及循环路径等问题。最后指出循环经济度测量应从循环强度、循环尺度、循环时间等几个方面考虑;影响因素是技术、政策、物流和经济环境等,并受各因素共同影响;循环路径的延伸,对综合效益的影响,也改变了最优循环度的确定。本文分析研究循环度与综合效益之间的关系,确定合理循环度,对于避免循环经济的盲目性,提高循环经济的投入与产出效率和效果,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实际指导意义,同时将充实和完善循环经济的理论、方法和实践。  相似文献   

15.
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循环经济是21世纪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新的实践模式。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是循环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探讨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构建思路,对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及其主要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煤炭企业面临的主要法律风险,华丰煤矿对法律事务工作进行重新定位,建立了适合企业自身需要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化解了由法律因素带来的潜在危机,促进了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循环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其行为将直接决定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进程.文章介绍了循环经济及企业循环经济行为的含义和循环经济条件下企业行为的两种模式,分析了影响企业循环经济行为的因素,提出了促进我国企业循环经济行为改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孙亚明 《内江科技》2011,32(9):27-28
根据攀钢面临的优势和机遇、劣势和威胁,提出了攀钢发展循环经济的备选战略;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备选战略在提高攀钢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资源能源供应和环境压力因素是影响攀钢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对重要因素,攀钢发展循环经济的备选战略排序是资源战略、低成本战略、物流战略、产品结构调整战略、多元化战略、市场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19.
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体现出鲜明的地区特色和模式。本文总结了天津滨海新区循环经济建设的成就,分析了滨海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特点,针对滨海新区特点提出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思路:以泰达生态工业园、大港化工生态工业园为中心,以功能产业区为主线建立和完善了各条循环经济产业链,运用健全制度、市场化运作和信息化管理等方式,实现动态的、多层次的循环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20.
发展循环经济的国际比较与战略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西方国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规建设、政策扶持和企业循环经济化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构想,即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法规体系,积极推进循环经济的企业化进程,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积极培养全民循环经济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