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美国电视剧可分为情景喜剧、动画喜剧、综艺喜剧、罪案剧、情景剧、家庭剧、混合剧、电视电影、纪录剧、肥皂剧和科幻剧。根据不同的剧种,美国电视制作团队实行相应的编播分类和类型操作。虽然近年来出现了不同剧种间的"类型软化"现象,但其基本特点依然保持着稳定。美国电视剧的编播技巧和经验,对中国电视剧当下的制播现状而言,具有着切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情景剧”在国外被称为“肥皂剧”或“长篇剧”.不同国家称谓各有不同。美国人把在摄影棚里拍的电视剧称为“室内剧”,把主要以说为主、又有一些搞笑成份的电视剧称为情景喜剧,把我们通常提到的长篇电视系列短剧称为“肥皂剧”等等。  相似文献   

3.
张敏 《视听界》2014,(3):43-45
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代表的新派韩剧在我国电视剧市场上又鼓起风浪,诸多观众随即将矛头指向国产剧,认为国产剧不敌韩剧。本文从体量、播出模式、市场方向、类型、社会审美心理等方面分析国产剧与韩剧的不同点,认为不同业态下产生不同的运营模式,不能简单判断孰优孰劣。  相似文献   

4.
按需印刷在瑞典出现 拥有900万居民的瑞典已经成为欧盟成员国之一,它已经成为欧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也将在瑞典的文化气候上产生影响。今天,瑞典受到盎格鲁-美利坚文化的极大影响。瑞典的整个公众生活仍然受到美国强力支配:在电视上你会看到同样的美国肥皂剧,而在书店里也可以看到同样的一堆堆美国  相似文献   

5.
公共资助体系是欧洲国家对以影视为主导的文化创意产业的一系列重要的公共政策,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世界大战末期的欧洲成为美国电影及美国价值观主导的市场,如何保持欧洲产业的文化多样性和全球竞争力引起了欧洲业界的普遍危机认同。通过市场和文化的双轨措施实施的公共资助体系,开发出产业之区域整合与互惠模式,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全球市场竞争力量,保持了欧洲各文化对美国文化强权的抗衡能力的政策模式和产业辅助体系。基于市场竞争和文化多样双重原则下建立起来的视听产业公共资助体系,以“经济和文化”的两手原则为指导,目的是为影视产业的市场化和文化价值服务,其建构的体系原则、资金来源、运营方式均值得尚处于产业化转型,尤其是文化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中国影视业界借鉴。  相似文献   

6.
文化产业,在西方20世纪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迅猛异常,尤其是美国,在电影、电视剧及音乐等方面,形成了非常发达的产业体系,出现了一系列“巨无霸”型的文化企业。它们每年把数量惊人的文化产品向世界文化市场倾销,直接构成了对包括第一世界国家在内的世界大多数国家文化的强有力的冲击。我国也不例外。自改革开放以来,美国的好莱坞电影、肥皂剧和流行音乐等,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我国,到90年代末已在我国文化市场上占据相当大的份额。其实,进入我国文化市场的外国文化产品,不仅有美国的电影,还有日本的动画片,韩国的青春剧等。这些国外文化产品的侵入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通过对效果,使用与满足论以及编码和解码这三个理论,以英国曾经最为流行的新闻节目《举国上下》以及肥皂剧《加冕街》等为例子,试图从观众对两种节目的期待和对节目的参与度不同等多方面,来解释受众对新闻和肥皂剧接受信息过程的不同,从而对两种电视节目的受众接受模式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8.
谈谈传播学批判学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概述了传播学批判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认为该派是相对美国传播学经验主义主流学派而言的 ,其思想来源 ,主要在欧洲 ,但直接与传播学主流学派对立的学者群体 ,主要在美国。欧洲的许多学者由于研究方法、切入视角和研究结论与美国主流学派的差异 ,因而与其形成一种自然的划分。批判学派一般在中观和宏观的层次 ,主要从政治经济学、文化工业、主流意识形态等角度分析各种传播现象。现在这两个学派在研究方法上已经相互渗透 ,学派划分的标准本身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9.
自50年代中期以来,诞生于美国的电视肥皂剧①风靡欧美,其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在3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电视肥皂剧不但形成独特的艺术形式,而且探索出自成一套的理论体系。概括起来,电视肥皂剧创作应遵循这样一些基本规则:剧中没有戏剧性高潮,只有如同生活一样的层出不穷的矛盾;剧情永远在发展,只要观众乐于看就长年累月地播下去;剧中人物不断出现、变化并极富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10.
作为全球商业电视典范的美国电视界,制造了无数电视奇迹。发端于广播肥皂剧的美国日间肥皂剧,虽然从它登上电视屏幕的那一刻起,就不断受到来自舆论界的种种指责,然而这一节目样式历久而不衰,成为美国当代大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无论是内容、结构,还是制作体系、制作方式,无不体现着商业电视的基本原则,并且深刻地影响着美国电视剧的其他类型。肥皂剧的全盛时代虽然已经结束了,但作为美国电视节目中最具有生命力的一种,了解它将有助于我们了解美国商业电视。肥皂剧在国内已有不少文章介绍,本文是作者赴美国半年考察之后写成的,涉及到史论、业务各个方面,本刊本期和下期连续刊出。  相似文献   

11.
李实 《出版经济》2005,(5):24-25
今天的英国儿童通过看电影、肥皂剧和一些书籍,对美国和澳大利亚人的生活有比较多的了解,但是,他们很少能够接触到对当代欧洲人生活的直接描述,这种可悲的状况在儿童图书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英国与美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两国不仅语言、文化和种族相同,还有着密切的政治、经济关系。不过,即便如此,英国也不愿事事惟命是从,不希望美国文化统治英伦三岛,认为英国的前途在欧洲,希望在维持同美国的传统关系的同时,更多地靠近欧盟,形成统一的欧洲市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美国电影《华尔街》(1、2)为缩影,探讨了现阶段美国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认为个人主义和消费主义是美国文化中的主流,而这种主流的社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甚至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美国电影《华尔街》(1、2)为缩影,探讨了现阶段美国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认为个人主义和消费主义是美国文化中的主流,而这种主流的社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甚至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罗旻 《今传媒》2016,(7):99-101
肥皂剧的创作,既遵循文类戏剧中的“类型逼真”,又遵循“文化逼真”.当“类型逼真”和“文化逼真”随意糅杂不遵循既有象征编码的规则时,肥皂剧构建的媒介真实就呈现出一种“悖论”状态,从而扰乱受众认知基模的运作,使得受众对“媒介真实”和社会真实的认知出现混乱.肥皂剧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再现“真实”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真实悖论”和对受众的影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6.
“偶像剧”,在日本称作“趋势剧”(trendy drama)。1990年代初,日本借鉴西方国家肥皂剧和情景喜剧运怍技巧,加以日本意象包装,产生“趋势剧”。随后,台湾引进日本“趋势剧”,为吸引年轻族群,将其更名为“偶像剧”。在这些电视剧中,常会出现反映现代流行趋势的服装、休闲娱乐、通讯器材、生活方式,以及探讨时下年轻人常遭遇的情感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从文化间到跨文化的电视传播:一个比较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以来,跨文化的电视传播在欧洲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对促进欧洲的政治和解、社会融合和一体化进城起到了积极作用,并由此产生了丰富的理论研究。本文旨在总结欧洲的跨文化电视传播的理论和模式,比较其从文化间传播向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转型,从中对照中国电视对外传播的现状和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具有数千年传统的中国文化在其独特性、影响力和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上,足以成为欧洲文化、美国文化之外的"第三极文化".依托"第三极文化"、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中国电影文化,可以构成欧洲电影文化和美国电影文化之外的"第三极电影文化".提出"第三极电影文化"构想,旨在使中国电影真正成为"第三极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弘扬和传播"第三极文化"所代表的核心价值和民族精神,在提供休闲娱乐、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中重塑全民族文化自信,建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另一方面,要使代表和反映"第三极文化"的电影作品真正走向世界,为世界观众所共享,使其与欧洲电影、美国电影及其他各国电影一起为构建和谐的世界文化、建设人类美好精神家园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2015年人民选择奖得主《傲骨贤妻》作为美剧中的佼佼者,透过演员和荧幕生动刻画了美国社会现状。《傲骨贤妻》来源于真实事例,刻画美国政治、选举、人权、女权、宗教观和人情世故,打开了美国文化价值观中的一扇门,也开启了非典型的律政剧风格。本文以《傲骨贤妻》为脉络,分析美国社会中的女权现实和政治竞选。  相似文献   

20.
参与式文化的理论框架从剖析媒介的消费行为出发,研究受众如何通过自身的情感、认知和价值观,影响媒介及其传播内容.以参与式文化的理论框架为基础对互动剧的发展现状进行反思,发现互动剧在模式、形式和价值上并不完美,还只停留在弱互动层面.通过受众和粉丝文化理论挖掘互动剧潜在的深层次互动价值,以增强交互体验为核心,对互动剧加以创新,增强其持久的创作力与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