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1994年高考语文试卷,是以全新的思路命题的:基本脱离教本,考查能力,不考学生学过些什么,而考学生学会了些什么,将来能够学会些什么。这种命题思路,说穿了就是突出语文学习的能力考查。1994年高考语文题的新思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呢?它告诉我们些什么隐含信息呢? 一、语文基础知识考查转向于语文实用知识的检测。1990年前,基础知识题据课本内容设计的占有相对优势;1990年开始,提炼实际生活语言来设计语文基础  相似文献   

2.
一、高考数学考什么?《考试大纲》明确提出了高考"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了高考命题以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也就是说.高考不但要考知识,而且要通过对高考试题的精心设计在考知识的同时达到考查  相似文献   

3.
面对高考语文有两个问题是最值得重视的:一是考什么;二是怎么考。这两个问题关系到高考的命题思路和考查考生的题型设计。考生只有对这些知识理解了,才能走出复习备考的盲区,变被动为主动,变不自觉为自觉。因为“3+X”的高考真真切切是考查考生的学习能力,它  相似文献   

4.
马胜云 《山东教育》2021,(3):98-100
新高考调整了学与考的关系。新高考地区取消考试大纲,命题的依据是课程标准和高校的人才需要,学什么考什么,而不是考什么学什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高考命题的指导性意见如下:依据高中学生语文学业质量标准相应水平要求,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考查目标;以情境任务作为试题主要载体;以综合考查作为命题导向;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特点,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材料的选用,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对当代文化问题的思考;测试形式要创新。  相似文献   

5.
面对高考语文有两个问题是最值得重视的:一是考什么;二是怎么考。这两个问题关系到高考的命题思路和考查考生的题型设计。考生只有对这些知识理解了,才能走出复习备考的盲区,变被动为主动,变不自觉为自觉。因为“3+X”的高考真真切切是考查考生的学习能力,它与“3+2”考试是有区别的。我想谈下面四点:  相似文献   

6.
语文高考考什么,怎么考,怎样才能考查学牛的语文综合素养,怎样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对中学语文教学正确导向,这是高考命题探讨的重点之一。语言应用表达一直足高考命题改革的试验田,几乎年年有创新。2003年高考语文改写题便是创新成功的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7.
一、学数学与考数学1.学数学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可以说,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2.高考数学考什么?高考既要考知识,还要通过对高考试题的精心设计在考知识的同时达到考查能力的目的。所以,我们在高考复习中,必须  相似文献   

8.
高考语文考能力,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近年来的语文高考命题说明,语文高考已愈来愈注重对语文知识灵活运用能力的考查,在减少非能力考查题目的同时,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辨析能力、筛选能力。其重点考查放在系统掌握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上,放在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相似文献   

9.
对高考来说,哪些东西才是"大石块"?也就是说高考究竟考什么?考"三基",基础知识加基本技能,其次就是基本思想,对"三基"的考查是历年高考的重头戏。那么,在高考复习中应该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10.
近五年来,探究题一直是江苏语文高考中考查考生能力的"必备良方",这也让该题型成为了广大考生的"必然苦药"。苦口良药不仅苦了莘莘学子的心,也辜负了命题人的"良苦用心"。2012年江苏高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中有这些话语:"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注重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  相似文献   

11.
20 0 1年高考试卷内容将有哪些变化 ?近日教育部高考改革实施工作小组组长、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瞿振元做出了趋向性的说明 :  命题思路 :由知识立意为主向能力立意为主转变。据介绍 ,今年高考内容改革 ,特别体现在命题上 ,教育部有关部门将继续按照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 ,遵循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 ,以及增加能力型、应用性试题份量的基本思想 ,命好题目。现在开考的各门科目都在按照这个思路进行改革。以往高考试题的量比较大 ,对一个人的反应速度要求相对高些。高速度、高强度地答题 ,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比较短。近几年 ,…  相似文献   

12.
陈英水 《中学生物学》2005,21(11):46-48
2005年广东省使用的高考试卷是广东省第一次完全独立自主命题,那么其命题的思路是什么呢?有何特点呢?可能出现的变化趋势又是什么呢?本文拟从考点的覆盖率、试卷的知识结构、实验题的考查方向、以及试卷对考纲所要求的各种能力的体现情况进行分析,借此以利于下一届的学子们在复习高中生物时能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3.
对一般的中学语文教师而言,无缘参与中考命题,更无力对命题者施以直接影响,我们力所能及的是把握命题的范围,分析命题的思路,寻找命题的规律,使我们在语文复习备考中少些焦虑,多做些有用功;少些盲目崇拜,更不会以猜题押宝的方式来获取侥幸的成功。研读中考语文试题,明确"考什么"、"怎么考",才能确定"教什么"、"怎么教",这理应成为我们一线语文教师不变的期待和永久的指向。笔者在组织学生语文中考复习备考中,通过分析我  相似文献   

14.
要有针对性地备考文言虚词的考查热点,了解高考时会考什么、怎么考,就必须对前几年的高考真题做些研究和归纳性的工作,只有在了解近几年高考文言虚词命题情况的前提下,才能有备无患,指导我们复习备考。  相似文献   

15.
离高考还有一个多月时间,对高三学子来说真可谓“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今年高考考什么?命题将会出现哪些变化?考生应在复习冲刺阶段注意些什么?……这些问题都牵动着广大考生和家长的心。这里仅就语文高考复习如何冲刺以及高考命题趋势做些探究。  相似文献   

16.
熊道淼 《高中生》2011,(18):6-7
根据高考语文命题的变化趋势,文言文阅读设置探究题有可能成为2011年高考湖南卷的一个新亮点。那么,这类题会怎么考呢?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10年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对于探究能力有明确的要求。据此,我们可以推测文言文阅读探究题的考查形式。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这类探究题常常考查考生  相似文献   

17.
诗歌鉴赏是各省高考自主命题试卷上一道亮丽的风景,2010年高考对这一考点的考查稳中有变,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近年来高考命题的原则之一是"课内知识课外考",2010年这一命题原则在诗歌鉴赏中也得到体现,可谓"题"联课内外,"诗""句"巧联姻。试题源于教材,但是高于教材,是一种依纲扣本式的理性回归。命题人试图通过高考"指挥棒"引导广大教师和学生认真用好、学好语文教材,命题呈现出"教什么考什么"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8.
朱光栋 《新高考》2007,(9):18-20
综观2007年高考语文试题,我们便可发现,熟语运用能力的考查仍是高考语文的重头戏。而如何把握好这一类型的题目呢?我们要找出此类题型的命题规律,  相似文献   

19.
《海南教育》2013,(2):35-36
<正>对一般的中学语文教师而言,无缘参与中考命题,更无力对命题者施以直接影响,我们力所能及的是把握命题的范围,分析命题的思路,寻找命题的规律,使我们在语文复习备考中少些焦虑,多做些有用功;少些盲目崇拜,更不会以猜题押宝的方式来获取侥幸的成功。研读中考语文试题,明确"考什么"、"怎么考",才能确定"教什么"、"怎么教",这理应成为我们一线语文教师不变的期待和永久的指向。笔者在组织学生语文中考复习备考中,通过分析我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高考语言试题以考查能力为主,不再直接以课文内容命题。这一变化使得教和学两个方面对教材的热情日趋减退,教师不愿意教,学生不愿意学,开始将兴趣转向大量的模拟题,试图用考试的方法取代学生的学习过程。以考代读、以考代练的现象比较普遍,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如何利用好教材是指导高三学生进行语文复习时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怎样才能用好教材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