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关于体育活动与人的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是当代国际运动与锻炼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对体育活动对人的心理健康的积极效应、目前较为有影响的体育活动有助于心理健康的理论假说以及与体育活动有关的一些心理问题,指出了这个领域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将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体育活动对成教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超雄 《高教论坛》2007,(B12):88-90
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通过体育活动从多方面改善成教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体育锻炼对心理有关问题进行论述.并对目前成教院的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体育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活动不仅对学生的生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也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体育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个性和智能的健康发展,完善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  相似文献   

4.
探讨适当的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metal health)的情绪效应(mood enhancement)和不当的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着重分析了适当的体育活动对几种情绪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在分析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健心教育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视域下的体育健心教育体系:在主体、个体、群体层面上,发现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促进积极心理健康是其主要目标;积极的体育体验和体育文化活动是其主导内容;形成性与发展性评价是其评价手段。研究认为,体育健心教育是一种有效且长效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手段,但也存在一定的有限性。  相似文献   

6.
学校体育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 .它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可以有效地塑造人的行为方式 ,也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 .实验证明 ,有目的、有计划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融为一体 ,能收到更为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邵祥 《成才之路》2011,(31):18-18
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的活动过程,它可以有效地塑造人的行为方式,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治疗心理障碍的作用。通过体育活动,特别是参加一些自己喜欢和擅长的运动项目,可以增强人的自信心、自尊心及自豪感,转移人的注意力,解除烦恼,精神紧张程度得到缓解。体育运动对心理疾病的调节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理论视角,在综述国外既有研究的基础上,述评了体育活动和运动在自尊、认知发展、学业成绩、社会性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和作用.并且尝试性地从最佳运动量、强度、干预时间和活动类型等方面对促进积极心理健康的最佳体育活动水平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胜利学院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的基本途径之一。调查发现: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是积极的,大部分学生以自发组织的锻炼为主,主要目的是增进身心健康,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是爱好体育活动、受同学或朋友影响。建议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努力解决高校中体育场地问题.开展多种体育项目活动,加强体育组织建设,加强理论指导,加强高年级学生体育活动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户外体育区域活动是一项深受幼儿喜爱的活动,是在幼儿动作发展和思维活动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其教育目标的,对幼儿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如何充分有效地让幼儿在这段时间中积极投入参与活动,得以充分锻炼,除了制定必要的户外体育区域活动目标和教师的指导外,在其活动中如何正确、科学、有效地进行环境创造和提供各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体育活动材料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篮球运动处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合理有效的干预已成为国内教育界的热点问题。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以篮球运动为主要内容的运动处方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哈尔滨理工大学的有心理问题学生进行了篮球运动处方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篮球运动处方的实施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良好影响,在"人际关系"、"焦虑"等因子项目中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休闲体育在促进个体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同时在刺激社会消费,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以及解决就业方面也卓有成效。论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利用SPSS16.0软件分析,对杭州市区居民休闲体育行为进行研究,得出了杭州市区居民休闲体育行为特征,以及杭州市区居民参与休闲体育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社会各个层面要引导和培育居民休闲体育观念,增加休闲体育场地和设施,做好休闲体育服务,提升居民休闲体育品质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攀岩运动是休闲体育的一种。广西高职院校开展攀岩运动课程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群众基础和师资力量等有利条件,攀岩运动准入门槛也不高,是适合在广西高校大力推广的体育项目,发展前景广阔。攀岩课程的定位应适应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充分体现高校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接受新鲜事物的心理需求,提高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乒乓球运动是一种承载健康、智慧、文明的体育项目,有着较好的群众基础。坚持长期开展乒乓球运动,能保持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延年益寿。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乒乓球运动对保持健康身体状态和良好心情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幼儿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在环境的适应、情绪情感、人际关系、抗挫能力等方面出现不同层次和种类的心理健康问题,亟待有效解决。从积极心理学视角、人本主义心理学视角、社会学习理论的视角、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分析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营造温馨的园所环境、构建顶高—底短的等腰三角形家园共育模式,旨在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急剧发展的今天,竞争更加剧烈,学习和社会的压力正在给我国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结合游泳运动特点,指出游泳不但能塑造健康的身体,线条优美的体形,还能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自信心,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游泳运动无论是在预防疾病,增进健康,人体健美,还是在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方面,都有着其他运动项目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吕利敏 《科教导刊》2020,(3):171-172
由于当代大学生常存在各种心理问题,因此高校都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结合积极心理学内容对教育模式进行有效改革.在积极心理学视阈下,需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不断完善大学生的自我人格,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In a recent large-scale prevalence study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IV) against child athletes in the Netherlands and Belgium we found that 9% of adult respondents who participated in organized sports before the age of 18 had experienced severe psychological violence, 8% severe physical violence, and 6% severe sexual violence in various sport settings. While the general literature has repeatedly shown that exposure to IV during childhood is associated with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 adulthood and to a lesser extent with reduced quality of life (QOL), these relationships have not been demonstrated in (former) athletes. Thus, the current study aims to assess the association of severe childhood IV in sport and adult wellbeing. Depression, anxiety, and somatization were assessed in the same general population sample (N = 4043) using the Brief Symptom Inventory (BSI-18) and QOL with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WHOQOL-Brè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evere IV in sport and adult wellbeing was investigated using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while controlling for demographics, recent life events, and relative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We found severe sexual,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childhood IV in sport to be associated with more adult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reduced QOL. Polyvictimization shows the strongest correlation with poorer wellbeing and QOL. Recent life events, relative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marital status, and level of education were significant covariates in the psychological symptoms and QOL assessed. We hope that these new insights prompt sport administrators to implement broad spectrum child protection measures and raise the awareness of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about the necessity to also screen for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in the sport contex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