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河北自学考试》2004,(1):43-45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p→q与p←q这两个逻辑形式,它们A.变项和逻辑常项都相同B.变项不同但逻辑常项相同C.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D.变项和逻辑常项都不同2、在“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青年应该奋发向上”两语句中,概念“青年”A.都是集合概念B.都是非集合概念C.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D.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3、若所有S都是P,则S与P之间可能有…  相似文献   

2.
一九九五年上半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普通逻辑试题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在“并非如果q,那么q”中,逻辑常项是2.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数量”来考虑概念所属的种类,语句“贵阳是城市”中的“城市”属于概念。3.若SEP为真,则SIP’...  相似文献   

3.
《河北自学考试》2005,(11):39-41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p∧q)”与“◇(p∨q)”这两个逻辑式子中,它们的[]A.变项和逻辑常项相同B.变项不同但逻辑常项相同C.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D.变项和逻辑常项都不同2.对于A、B两概念,如果所有a都是b,并且所有b都是a,那么A、B两概念具有[]A.全同关系B.真包含于关系C.交叉关系D.全异关系3.◇p与◇┒p之间的关系是[]A.反对关系B.矛盾关系C.差等关系D.下反对…  相似文献   

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p∨q”与“p∧q”这两个逻辑公式中,它们的[]A.变项和逻辑常项均相同B.变项不同但是逻辑常项相同C.逻辑常项不同但是变项相同D.变项和逻辑常项均不同2.对于a、b两个概念,如果所有a是b,有b不是a,那么a、b两个概念具有[]A.全同关系B.真包含于关系C.交叉关系D.全异关系3“.没有一个爱国者不是反对国家分裂的。”这是[]A.全称肯定判断B.全称否定判断C.特称肯定判断D.特称…  相似文献   

5.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12小题 ,每小题 5分 ,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 4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设全集I={1,2 ,3 ,4,5 ,6,7},集合A ={1,3 ,5 ,7},B ={3 ,5 },则 (   )   (A)I=A∪B   (B)I=CIA ∪B   (C)I =A ∪ CIB   (D)I =CIA∪ CIB2 .如果命题“p或 q”为假命题 ,则 (   )   (A) p、q均为真命题   (B) p、q均为假命题   (C)p、q中至少有一个为真命题   (D) p、q中至多有一个为真命题3 .设全集U =R ,P ={x|x ≥ 1},Q ={x| 0 <x <5 },则 (CUP…  相似文献   

6.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1 0小题 ,每小题 3分 ,满分 3 0分 )1 .已知全集U ={a ,b,c,d ,e} ,集合A ={b ,c,e}则 CUA =(   )   (A) {a ,b}   (B) {a ,c}   (C) {a,d} (D) {a,e}2 .已知函数 f(x) =ax4-bx2 ,且 f( -1 ) =1 ,则 f( 1 ) =(   )   (A) 1   (B) -1   (C) 2   (D) -23 .若命题“┒p”是真命题 ,命题“p或 q”是假命题 ,那么 (   )   (A)命题 p和命题 q都是真命题   (B)命题 p是真命题而命题 q是假命题   (C)命题 p是假命题而命题 q是真命题   (D)命题…  相似文献   

7.
《河北自学考试》2005,(3):41-4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面的○内)1、……………………………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①思维内容②语言表达形式③逻辑常项④逻辑变项2、“非军事区是不驻扎任何武装部队的区域”,其中“非军事………………………………………………………区”是○①正概念,非集合概念②集合概念,普遍概念③负概念,普遍概念④单独概念,负概念3、下列的………………逻辑特征不为单独概念所具有的是○①不能限制和划分②反映的对象是惟一的③有种概念④与其他概念无交叉关系4、有a与b…  相似文献   

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所有S都是P”与“有S不是P”这两个逻辑形式,它们[]A.变项和逻辑常项都相同B.变项不同但逻辑常项相同C.逻辑  相似文献   

9.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是数学的重要概念 ,同时因其抽象而又成为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 .正确地理解和判断充分或必要条件是教学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下面逐步分述 :一、概念充分条件 :若p q ,则称p是q的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 :若q p ,则称p是q的必要条件 ;充要条件 :若p q ,则称p是q的充要条件 .二、理解1 从命题角度理解设原命题为“若p则q” ,那么( 1)若原命题真而逆命题不真 ,则p是q的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 .( 2 )若原命题不真而逆命题真 ,则p是q的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 .( 3 )若原命题、逆命题都真 ,则p是q的充要条件 .( 4 )若…  相似文献   

10.
预设、蕴涵与假设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预设、蕴涵与假设是逻辑学中的三个重要概念。本文讨论了这三个概念的各自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得出结论:如果命题p预设了命题q,则p必然蕴涵了q;而如果p蕴涵了q,则p却不一定预设了q。传统逻辑中的假设不是判定命题真值的标准,而是保证推理形式有效性的一个前提条件,不能简单地用蕴涵和预设理论对它加以解释或进行取代。  相似文献   

11.
逻辑变项是逻辑形式中可以变化的部分 ,但是 ,逻辑变项的变化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而是相对的和有条件的。逻辑变项进行的任何变化都不得超越逻辑常项规定的特定范围 ,这就是逻辑变项的确定性 ;逻辑变项在逻辑常项规定的特定范围内可以进行变化 ,这就是逻辑变项的非确定性。逻辑变项就是这种确定性和非确定性的统一。正确地理解和认识逻辑变项的确定性和非确定性 ,对于正确地理解和运用逻辑形式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2.
逻辑学界关于传统逻辑教科书中“概念”与“词项”的取舍问题一直存在分歧。从“概念”与“词项”内涵与外延的上 ,以及传统逻辑学的学科特征和研究方法来看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 ,属于哲学认识论的范畴 ,而词项是语词在命题中的逻辑内容 ,是构成逻辑形式的基本要素 ,属于逻辑学的范畴。传统逻辑教科书中用“词项”更准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一些三段论的中项是不是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相混淆进行讨论,指出如果承认某些错误三段论的中项是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相混淆,就不应该把普遍概念“工厂”“学校”“森林”当集合概念;如果把普遍概念“工厂”“学校”“森林”当集合概念,就不能说这些错误三段论是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相混淆,而只能说是普遍集合概念与单独集合概念相混淆;并认为前者较妥。  相似文献   

14.
在流行的传统逻辑概念分类理论中,“集合概念”与普遍概念、单独概念一样被视为概念的标准类型.一般认为“集合概念就是以事物的集合体为反映对象的概念.”(《普通逻辑》第2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之所以提出这一概念,其目的在于从概念理论的角度解决直言三段论中‘四项谬误’的难题.这种动机是无可非议的.然而问题在于,‘集合’的涵义是指概念类对分子的外延关系,还是概念所指称的对象整体与其部分之间的从属关系.如是前者,“集合概念”是否能够独立于普遍概念与单独概念之外自成一类?如是后者,‘集合’的涵义是否具有传统逻辑所说的概念的逻辑特征?严格说来,无论是哪种选择,都难以相“集合概念”归入按概念的内涵或外延划分的标准概念类型.同样,即使某些用集合论解释“集合概念”合理性的观点,其牵强、歧义之处,仍使笔者未敢贸然苟同.  相似文献   

15.
《简易逻辑》一章主要包括 :复合命题与逻辑联结词 ,命题充要关系三部分内容 .由于形式逻辑要求语言精确 ,我们对命题不能随意省略 .1 由于省略 ,导致“p或 q”出错例 1 p :实数的平方是正数 ;q :实数的平方是0 ,写出“p或 q”的复合命题 ,并判定真假。误解  p或 q“实数的平方是正数或 0”是真命题 .分析  p假 ,q假 ,按真值表 ,p或 q也是假命题 .正确答案 “p或q”实数的平方是正数或实数的平方是 0 ,假命题 .点评 本题错在盲目省略 ,实数的平方是正数或 0是一个简单命题 .含有“或、且、非”的命题不一定是复合命题 .…  相似文献   

16.
高中数学新教材第一章就有简易逻辑知识 ,其中的三个复合命题 :“p或 q”、“p且 q”、“非 p”等 ,是第一章学习的重点 ,也是难点之一。蔡上鹤先生在新教材教学问答中指出 :要正确理解上述概念 ,还要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至少” ,“最多” ,“同时” ,以及“至少有一个是  相似文献   

17.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12小题 ,每小题 5分 ,共6 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 设集合M ={x|x2 <9},a =- 4,,则(   )A a ∈M  B a MC {a} M  D {a} M2 已知条件 p :|x 1| >2 ;条件 q :5x - 6 >x2 ,则非 p是非q  相似文献   

18.
巧解数列题     
一、巧变公式  等差 (比 )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其首项a1有关 ,但实际问题中未必给出a1,或者根本不需要考虑a1,若还用通项公式求解会造成运算繁琐 ,故将等差 (比 )数列 an 的通项公式变通为 :an=am+(n -m)d(an =amqn-m) ,其中n ,m∈N .例 1 等比数列 an 中 ,a2 =- 3,a5= 36 ,求a8.解 ∵ a5=a2 q3 ,∴ q3 =a5a2 =- 12 ,∴ a8=a5q3 =- 4 32 .例 2 在等差数列an 中 ,am +n =p ,am-n =q,求am 和an.解 ∵ am+n =am-n+[(m+n)  - (m -n) ]d ,即=q+n(p- q)2n=p+q2 .∴…  相似文献   

19.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和“甲不当班长而乙当班长”所具有的共同的逻辑形式,若用p、q作变项,可表示为____。 2.如果有的a是b,有的b不是a,而且,那么,a与b之间在外延上的关系是交叉关系。 3.在关系“真包含、反对、矛盾”中,属于传递性关系的是____,属于非传递关系的是____。 4.当S与P的外延间具有____关系或____关系时,并非SOP为真。 5.用p表示“小王是大学生”,q表示“小李是大学生”,与“如果小王不是大学生,那么小李不是大学生”相等值的选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____。 6.在不完全归纳推理中,简单枚举法是根据经验的重复而未遇____做出结论的,科学归纳法则  相似文献   

20.
高中数学教材中 ,增加了简易逻辑 ,这样做很有意义 .这一内容简单易学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笔者发现了一些“悖论” ,有一些爱动脑筋的学生也发现了 .如果不对此向学生作出合理的解释 ,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良影响 .我想其他同行也可能有同感 ,所以 ,在此把自己对此现象的解释浅谈一下 ,以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第一怪 :命题 p :能被 5整除的数个位数是 0 .(假命题 )命题 q :能被 5整除的数个位数是 5 .(假命题 )命题 p或q :能被 5整除的数个位数是 0或 5 .(真命题 )这明显与“p或 q”的真值表不相符 .如何解释此“悖论”呢 ?其实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