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巴述丽 《家长》2011,(10):7-8
现在,很多学校里,女孩成了班级的主体。她们有的甚为泼辣,指挥着男孩团团转;有的甚是厉害,欺负得男孩不敢言语。男孩怎么就成了任人宰割的"绵羊"?男孩的阳刚气质又到哪去了呢?我认为这与男孩的成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父亲的眼睛     
有一个男孩,他与父亲相依为命,父子感情特别深。男孩喜欢橄榄球,虽然在球场上常常是板凳队员。但他的父亲仍然场场不落地前来观看,每次比赛都在看台上为儿子加油。整个中学时期,男孩没有误过一场训练或者比赛,但他仍然是一个板凳队员。而他的父亲也一直在鼓励着他。当男孩进了大学,他参加了学校橄榄球队的选拔赛。能进入球队,哪怕是跑龙套他也愿意。人们都以为他不行,可这次他成功了,教练挑选了他是因为他永远都那么用心地训练,同时还不断给别的同伴打气。但男孩在大学的球队里,还是一直没有上场的机会。转眼就快毕业了,这是男孩在学校球队…  相似文献   

3.
父亲的眼睛     
有一个男孩,他与父亲相依为命,父子感情特别深。男孩喜欢橄榄球,虽然在球场上常常是板凳队员,但他的父亲仍然场场不落地前来观看,每次比赛都在看台上为儿子加油。整个中学时期,男孩没有误过一场训练或者比赛,但他仍然是一个板凳队员,而他的父亲也一直在鼓励着他。当男孩进了大学,他参加了学校橄榄球队的选拔赛。能进入球队,哪怕是跑龙套他也愿意。人们都以为他不行,可这次他成功了,教练挑选了他是因为他永远都那么用心地训练,同时还不断给别的同伴打气。但男孩在大学的球队里,还是一直没有上场的机会。转眼就快毕业了,这是男孩在学校球队的…  相似文献   

4.
简单(小说)     
他们在同一所学校念书,男孩在高三,女孩在高二。他们都很优秀,开学的时候同被学校选作广播员,两颗心就这样相识了,彼此都给对方留下了不错的印象。高三的学习是紧张的,因此男孩的生活也就只有两点一线,回往穿梭。于是每天中午的广播时间便成为他的惟一娱乐。他很懂得去珍惜这段时光,也很珍惜和女孩的友谊。一个偶然的机会,男孩得知自己已被女孩当成了心中的偶像。他愣了,心头浮上一种异样的感觉,一股莫名的滋味。但他毕竟不愿多想,甩甩头发,对此付之一笑——男孩总是这么坦然。日子一天天地打发着,正当男孩拼搏奋游于题海时,却不想女孩的信…  相似文献   

5.
男孩和女孩是在高一的新生联谊会上认识的。男孩高大、帅气、优秀,是整个联谊会的焦点。女孩则穿着一袭长裙坐在角落里轻轻地用茶匙搅着咖啡,仿佛这喧嚣与她隔得好远、好远。男孩穿过众人的目光坐到女孩面前,轻轻地说,最爱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那莲花的娇羞。就这样,男孩和女孩走到了一起。在学校里,男孩的光芒似优质的精钻般灼目,演讲、主持、奥赛、考级……每天都忙碌着。女孩只是默默地在他身边,淡淡地笑着,帮男孩擦桌子,在有人背后诋毁他的时候冲出来替他说话,甚至挨打……他们仅有的一次约会是高二那年的圣诞节,同行的还有男孩一个很铁…  相似文献   

6.
枢春珍 《成长》2007,(2):26-28
在学校,男孩和女孩都是出名的人物。男孩因调皮,女孩因成绩。学校里无论是校长、老师,还是高年级、低年级的学生,全都认识男孩。因为他是学校头一个组织篮球队并自荐为队长的学生,而且留着长发,特立独行。女孩是班上的学习委员,不但学习成绩总是年级前5名,而且有着一头瀑布一样倾泻而下的长发。她所焕发的蓬勃朝气和高贵气质,得到男生的一致认同。  相似文献   

7.
一个男孩在父亲的带领下来到心理咨询室。男孩的父亲一脸的愁苦:“马老师,您帮帮我吧———这孩子说什么也不想上学了,这可怎么办?”男孩已经14岁,我感到需要先和男孩进行单独会话:“你这个年龄正是读书的时候,大家都在学校里,你却不愿意去上学,一定是遇到了什么困难。能告诉我吗?”“我从小就身体不好,胃有毛病,总吐,也可能是教室的空气缺氧。”说话间一副病痛的样子。就我所知,通常胃病不属于儿童,况且教室也不会缺氧到让人呕吐的程度。于是,我问:“现在如果不吐了,你愿意去学校吗?”“不愿意,到学校考试也考不好。就愿意在家里呆着,早起…  相似文献   

8.
正放学时,男孩和女孩总是一起回家,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他们住在同一个小区面对面的两栋楼里。男孩住在3楼,女孩住在4楼。每天清晨,隔着自家的窗子,女孩会看见男孩举着哑铃锻炼身体,男孩会看见女孩对着镜子梳妆打扮。两人一直在同一所学校里,从小学到初中。然后,他们又一起考入同一所高中,碰巧又被分到同一个班。新学校离小区很远,其间要穿越一个很长又很窄的桥洞。桥洞里没有灯,到了夜晚就是黑漆漆的一片,附近的人都称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校作为儿童的认同团体和知识信息的汇集地,是儿童实现自我发展的主要文化环境。随着中小学校越来越成为儿童感受网络生存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对于消除儿童网络伤害、维护儿童的网络生存权便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小学校必然成为儿童网络保护尤其是文化保护的核心主体,接受网络时代的严峻挑战。一、案例分析——中小学教育应当如何承担儿童网络保护责任案例1:学校是否对学生浏览色情网站的行为负责?美国一个确诊为多动症的11岁男孩因为在学校被发现访问了色情网站而被学校开除,男孩的父母将孩子所在的私立学校诉上法庭。该男孩在校…  相似文献   

10.
楼上正读高二的男孩,近来郁郁寡欢。在楼道里和我相遇,平日青春热情的问候变成了点头而过。我好一阵疑惑,莫非他恋爱了?学习跟不上?要么父母闹矛盾?一天傍晚,男孩的父母一脸惶恐地走进我家,他们推诿着,几次欲言又止,最终男孩的父亲跟我讲了男孩近来情绪的变化,而母亲在一旁流着泪。男孩自上了高二,情绪变得十分烦躁,甚至有几次午夜才归。男孩在父母的眼中是个十分听话懂事的孩子,可父母对他突然的变化,一时不知所措,父母怕伤及他的自尊,给他写留言条,想试探他心中所想,可男孩对纸条无动于衷,这可急坏了父母。有几次,男孩的父亲偷偷去学校跟…  相似文献   

11.
有一个父母离异没人爱的男孩,几乎所有认识他的人都以为他无药可救了,男孩也这样想。这一次,男孩又打架了,而且很严重。学校领导找到了班主任,决定开除他。女班主任差点泪就掉了下来:"求求您,再给他一次机会吧!他本来也是个好学生的,像一颗露珠,不能让他就这样滑入尘埃了呀!"校长被她的恳切感动了,收回了成命。放学时,她把男孩留了下来,给他补习了一阵功课。然后,沐浴着傍  相似文献   

12.
阿里是个9岁的男孩。懂事的他,小小年纪就帮着爸爸赚钱养家,在学校里也一直是一名好学生。  相似文献   

13.
正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拯救男孩,势在必行正方在《拯救男孩》一书中,孙云晓称,男孩危机从内容上来看是全面性危机,主要体现为学业、心理、体质和社会四大危机;从时间上来看,男孩危机更是全线性的危机,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直到大学,各个年龄段的男孩都面临着重重危机,并指出:男孩危机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流行文化走入误区。其中,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倾向,是男孩成长危机中最为凶猛的杀手。  相似文献   

14.
有一个父母离异没人爱的男孩,几乎所有认识他的人都以为他无药可救了,男孩也这样想。这一次,男孩又打架了,而且很严重。学校领导找到了班主任,决定开除他。女班主任差点泪就掉了下来:“求求您,再给他一次机会吧!他本来也会是个好学生的,像一颗露珠,不能让他就这样滑入尘埃了呀!”校长被她的恳切感动了,收回了成命。放学时,她把男孩留了下来,给他补习了一阵功课。然后,沐浴着傍晚的余晖,她陪着他踏上归家的路。  相似文献   

15.
清晨.学校门口的小饭馆前人头攒动,一位行色匆匆的母亲焦急地寻觅着,忽然她眼睛一亮,拽住一个男孩说:“军军,我帮你买了面,快吃!”“不想吃!”男孩丝毫不领母亲的情,一挥手把母亲递过来的热气腾腾的面打翻在地……  相似文献   

16.
我是女生     
我是一个喜欢运动,爱和同学打打拳头,还留着一头短发的孩子。朋友,你猜我是男孩还是女孩呢? 说实话,我是非男孩。但是我总喜欢摆男孩的架子,为此,同学们叫我“假男孩”。我曾经做过我是男孩的梦,可梦醒之后,我依然是个爱奔爱跳的女孩。是男是女从来身不由己,顺其自然吧。由于我家离学校远,来学校后每到周末才回家一次,但每次总要走四五个小时的路,有时真的走得太累了,我就会觉得很不公平———为何别人家近而我家远? 可是转念一想:这样我不是可以锻炼身体吗? 这么一想,我就不觉得那么累了。为了不让自己白走那么多的路,我更加努力学习了。早…  相似文献   

17.
"男孩危机"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带来这一问题的因素中,学校教育模式的缺失无疑是影响最为深远的原因.当前教育模式中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公正缺失问题.要从教育体制的改革入手,营造适合男孩个性发展的教育与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8.
<正>30年前的一个秋日。八岁的李永和第一次踏进学校的大门——他是河南省平顶山市联盟路小学一(2)班的一名小学生了。小小的李永和爬楼梯时,看到一个与他年龄相仿、四肢却明显瘦弱的男孩背着一个大书包,手抓着楼梯扶手,吃力地向上走着,消瘦的脸上挂满了豆大的汗珠,不时掉落在台阶上。这个男孩就是窦(dòu)晓伟。看出男孩的吃力,热心开朗的李永和连忙伸出双手搀扶着窦晓伟爬楼梯,一问,两人竟是同班同学。后来,他们又被班主任安排为同桌。下课之后,李永和了解到和他同龄的窦  相似文献   

19.
男孩认识女孩那年,男孩二十一岁,女孩十九岁。他们都是从一所师范学院毕业的优秀学生,因为家境贫困,选择了一所不收学费甚至还补贴生活费的学校。但也从此注定了他们以后的人生之路只能是走上那三尺讲台。没有郁闷,也不曾后悔,青春的岁月似乎格外让人亢奋,逼着人不断向前,只有向前。而年轻的他们又是那么羞涩,那么可爱。那年,男孩刚刚参加工作,女孩就在男孩工作的学校实习。他们的相遇  相似文献   

20.
我儿子4岁半,院子里有个男孩比我儿子小半岁,俩人经常一起玩。但是那个男孩脾气暴躁,有时玩着玩着就起急打人,我儿子比较温和,每次都让着他。那个男孩妈妈从来不说自己的孩子,有一次把我儿子的手抓破了,男孩妈妈也不说,我很生气,就对那个男孩说:“要是再打我们,就不跟你玩了。”男孩妈妈听了,直接拉着孩子就走了。但事后我儿子还想去找那个男孩玩,我该不该再让他们一起玩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