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作为重要的海岸湿地资源和独特的海陆边缘生态系统,红树林湿地的恢复保护和合理利用已然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通过对湛江市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原则理念、设计目标和规划布局结构的分析,探寻红树林湿地公园恢复保护和挖掘其旅游科普资源的途径,为实现红树林湿地公园在生态、社会、经济和景观等多方面效益上的可持续性作出实践。  相似文献   

2.
姜纪红  汤燕冰 《科技通报》2007,23(6):790-794
杭州西溪湿地地处杭州西郊,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2005年5月,西溪湿地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首个国家湿地公园。根据国家气象局的生态气象监测规范,结合杭州西溪湿地特征,并根据实际观测需要和方案实施的可行性,在监测项目上分别从地面气象要素监测、大气成分要素监测、湿地物候观测等三大类中选取了本地主要观测项目并实施建设,希望能为各地气象部门在湿地生态监测基地的建设方面起一个抛砖引玉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重庆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宜居重庆建设面临生态环境的挑战。人工湿地系统不仅可进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而且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本文通过分析人工湿地公园的综合效益,提出人工湿地公园是重庆生态城市建设中生态保护有效模式,应大力发挥人工湿地公园在重庆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陈久和  徐彩娣 《科技通报》2006,22(5):714-718
目前,中国湿地资源受到了广泛的、较为严重的破坏和污染,特别是城市边缘湿地,由于本身存在系统的生态脆弱性,加上受城市化、工业化影响,几乎消失殆尽。本文通过剖析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旅游生态环境容量,探讨了城市边缘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根据资料统计,我国自2005年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以来,到2014年3月,其试点总数已达429处。其中湖泊型湿地公园占总数43%;河流型占44%;沼泽型占10%;滨海型占3%。与湿地公园建设快速发展相比,理论和实践研究相对滞后。其中,如何科学评估湿地公园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与关注的热点。研究显示,我国国家级湿地公园具有类型多样、生态系统敏感、脆弱、功能多样以及多尺度等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湿地公园既有明显的生态支撑功能,能够提供各种服务,同时湿地公园景观结构以及周边环境与人类活动影响对公园也具有明显的生态约束作用。国家湿地公园能否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关键是如何协调不同空间尺度下的生态约束与生态支撑之间的矛盾关系。为此,本研究从公园内部景观尺度、生态系统尺度、周边区域尺度以及管理层面,通过对不同要素生态约束与支撑作用分析,构建了具有定量化评估湿地公园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估指标体系,为指导我国湿地公园规划与建设,以及科学评估其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兴隆湿地公园保护、规划、开发和生态恢复建设,将湿地特色景观资源与大洋河流域历史文化内涵一体规划,宣传了湿地功能和价值,提高了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向人们展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美画面,充分体现了湿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7.
湿地公园现已成为国内湿地保护及开发领域一个新的研究热点,也受到设计者和广大居民的青睐。以湿地生态系统为基础而设计建造的湿地公园,除去观光和休闲价值,应更多地承担对湿地的保护与管理、生态教育、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以及滞洪和处理污水等功能。因而其设计理念也应在参考美学设计原理的基础上,更多地要遵循生态学原理,尽可能缓解现存湿地所受到的威胁和压力,以保护或恢复湿地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湿地公园的湿地类型、面积及分布、湿地生物多样性、湿地景观与文化资源,并对公园湿地生态系统做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湿地是地球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被誉为"地球之肾",对自然环境以及人类社会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人地矛盾日益尖锐的今天,建设湿地公园成为湿地保护性开发中的一种有效手段而日益受到欢迎。本文则以鄱阳湖湿地公园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湿地公园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的建设模式,以期给鄱阳湖湿公园的乃至整个鄱阳湖地区湿地的生态保护提供指导,从而为将来合理开发利用鄱阳湖湿地公园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湿地公园含义和特点的分析,论证了我国发展建设湿地公园的重要意义,最后阐述了湿地公园建设中的供电规划以及供电设计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大庆龙凤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定位、参与型园林建设阐述,以期对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特色建设提供有参考性价值。龙凤城市湿地公园的参与型园林建设,是结合了湿地公园的特点和其所在地的具体情况,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休闲度假产品、科普宣教产品和文化体验产品。  相似文献   

12.
《内江科技》2015,(9):127-128
内江市沱江沿岸新建立的桐梓坝湿地公园正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但是它非常的脆弱,需要得到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本文根据湿地的生态因子探索它的建设方向,以期它在发挥水景游赏功能的同时能更好地实现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高速发展,伴随而至的城郊迅速城市化。城市绿地系统的范围也由公园、沿街绿化等逐步扩大至城市周边的丘林、湿地、森林,那么生态这个概念就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洪波 《科技广场》2014,(8):210-213
滩涂湿地资源是盐城非常重要的土地资源,发挥盐城滩涂湿地资源的优势对于盐城发展当地的旅游业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索科学开发利用盐城滩涂湿地资源的有效途径,以提高盐城湿地旅游开发利用的层次,为盐城滩涂湿地资源的深度开发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工程的建设步伐都在不断加快,公园作为城市中的亮丽风景线,这类工程的建设也是人们关注的地方。近几年,湿地公园建设项目的数量就在日益增加,通过加强湿地公园建设,能够更好的保护我国自然环境,构建自然的生态系统,同时还能具备涵养水源、防洪抗灾的众多功能。由此可见,湿地公园的建设尤为关键。而如何取得良好的建设效果也就显得至关重要。这就不得不需要有关部门能够做好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16.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市湿地公园模糊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城市湿地公园的评价过程中单一层次分析方法确定权重的主观性过重和评价的准确性问题,以我国4个城市湿地公园为例,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模糊评判法对城市湿地公园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了确定;其次在评价过程中从湿地功能方面对城市湿地公园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可准确了解城市湿地公园的综合评价和其发展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7.
城市生态公园——营建生态性城市绿地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高速发展,伴随而至的城郊迅速城市化,城市绿地系统的范围也由公园、沿街绿化等逐步扩大至城市周边的丘林、湿地、森林,那么生态这个概念就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沙尔沁工业区湿地公园的规划实践,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的规划策略,并对湿地公园怎样平时发挥正常的景观及休闲、娱乐功能,暴雨发生时发挥调蓄功能,实现土地资源的多功能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城市生态体育公园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城市生态体育公园是属于一项新兴的项目。随着大家对健身意识的加强,人们也更加希望有好的健身环境,也希望能够得到更原生态的锻炼的环境。目前,我国也在努力的建设生态体育公园,但是因为生态体育公园的提出还不是很成熟,所以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根据调查显示,生态体育公园对于社区居民的生活有巨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态体育公园对城市环境要求极高,因而会推动城市环境的加速改善;社区居民参与到生态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居民的体质健康,城市生态公园能够有效的加强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与联络,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构溪河国家湿地公园在水质和动植物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水生植物在构溪河国家湿地公园修复中的应用建议。希望通过适度的人工干预,发挥水生植物在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主导作用,从而巩固构溪河公园湿地公园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