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自主提问能力是学生进行主动式探究学习的必备学习能力之一,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有着关键作用。针对目前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教师问,学生答”的固有模式的弊端,探讨了在语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提问能力的方法和策略。教师可以通过营造自主提问的氛围、搭建自主提问的平台、深化主题等策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20,(41):65-66
通过提问教学掌控课堂教学方向,引领课堂教学走向深入。讲究问与导关系的紧密结合,促进学生的语文合作探究学习走向深入。处理好课堂提问与引导的关系,优化课堂提问教学策略。围绕目标提问,导向目的明确。提问趣味盎然,触发学生探究。提问富于启发,引领深层思考。提问层次分明,促进学生发现。问题外延开放,激发个性学习。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7,(44):50-53
常看到现行不少的语文课堂,从揭题导入、过程学习到回顾小结,环环相扣,套路满满。"教师精心雕琢问题,学生依循琢磨回答",这已成为一种压制学生自由探究、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严重缺失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今的课堂更要求从"问导"走向"导问",教师应科学地引导学生提问。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提问能力,教师可从"导预习""导质疑""导拓展"三个方面入手,分别借助"预学单""共学单""延学单"来进行阐述"导问"策略,引导学生在"疑而问、探再问、练后问"过程当中,培养学生自主提问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  相似文献   

4.
提问是课堂教学组织的一种主要形式,是促使教学目标达成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这其中,教师的“导”起着关键作用。这里的“导”,很大程度上靠设疑提问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张志勇 《学周刊C版》2014,(7):121-121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如何“导”呢?他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问.令学生思之.思之不得.即为讲明之。”一语指出了提问对于学生认知活动的重要性。富有价值的提问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探究活动.在探究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这样的教学才能成为有效的教学、成功的教学。正所谓“善教者.必善问。”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必须要深入研究提问艺术.在适当的时机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以问激趣、以问启思、以问导行。但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提问都是无效的、徒劳的。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关键是要充分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创新性学习的理念,有机结合“自主、合作、探究”的现代学习方式.为此,联系自己的教学研究与实践,谈谈阅读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三个层面.一、在“自主”提问中开发探究思维“自主”精神是《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语文课的精髓.很多教师普遍认为:“探究性阅读”要从学生的问题开始,但我更深的体会是课堂上多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这才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自主”精神.现在反思我们以前的语文阅读教学,在“自主”学习方式上的最大失误就是老师代替学生过多地提问,问的方式,问的角度,问的语言都是教师精心设计的,认为这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但真正一堂课下来,收效如何?结果事倍功半.如何培养学生课堂上自己提问,我认为首先是要让学生“敢问”,然后才“会问”.但不管问题提得怎样,哪怕是幼稚,错误或一文不值,只要是学生“自主”的,就有助于培养“探究性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覃莉莉 《新疆教育》2012,(15):184-186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这其中,教师的“导”起着关键作用。这里的“导”,很大程度上靠设疑提问来实现,有人认为提问是教师最重要的语言活动,是教师所有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体现。课堂提问是教师授课过程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手段,它往往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既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成为课堂学习主体的主要形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设疑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思维的训练。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排斥教师的“讲”和适时的提问。设疑提问仍然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恰当的提问,不但可以激活课堂,引导学生思维活动的方向,使教学过程与学生思维发展相融合,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的实践表明,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排斥教师的“讲”和适时的提问。设疑提问仍然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恰当的提问.不但可以激活课堂,引导学生思维活动的方向,使教学过程与学生思维发展相融合,而且可以培养其良好的思维品质、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创新型、开拓型的人才,尝试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式,开展“问题导教”教学模式的实践,以“学生自主提问”作为创新学习的切入点,以学生的问题解决为中心,激发学生“发现”、“质疑”的欲望,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从而主动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这其中教师的“导”起着重要作用。而“导”,很大程度上靠设疑提问来实现。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运用得好,能优化教学效果,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初中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是初中课堂教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讨学习的双边活动。这其中,教师的“导”起着关键的作用。这里的“导”很大程度上靠设疑提问来实现。古语说:“道问学。”学问学问,问在学先。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要重要得多。”可见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教师要会引导学生善问;根据学生提问的类型,教师要因问展开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4.
薛武春 《语文天地》2009,(11):52-53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这其中,教师的“导”起着关键作用。这里的“导”,很大程度上靠设疑提问来实现.有人认为提问是是衡量一个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评价一个教师水平高低的标准.大教育家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这其中,教师的“导”起着关键作用。而教师的“导”,很大程度上靠设疑提问来实现,课堂提问是技巧,更是一门艺术,是教学中用得最多而又很难用精、用巧的艺术。运用得好,能优化教学效果,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创新精神,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6.
提问能力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前提,是学生创造素养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结合日常教学,我们发现学生的提问能力极为欠缺,存在着“不敢问”、“不会问”“不想问”等等一系列问题。本文试图从欣赏孩子的提问、创立问题银行、别开生面的问题展览等方面入手探讨如何培养孩子的提问能力,以提问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新课标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是偏重于从学生的学法角度提出的。1、“自主”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方式,有学习主动权和选择权。在学习过程中,我提倡学习充分自主学习,尽力做到:让学生明确目标。发现知识,让学生参与过程,选择内容,让学生掌握方法,探究疑难,让学生自我检查,学生能提问的我不先问,  相似文献   

18.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新课程基本理念倡导:“语文课程必须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笔者认为,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的基本策略,同时也是学生实现预期学习目标的重要手段.新时期的课堂更要学会将课堂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进一步提高探究学习的含金量,使他们从“不敢问”到“敢于问”,从“不会问”到“善于问”,构建独特的“问”课堂.  相似文献   

19.
李露茜 《新疆教育》2012,(7):106-107
课堂提问是教育教学的必备环节,也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如何设计提问?课堂上怎样进行提问效果更好?这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教学艺术。笔者就课堂提问,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特别是在激发学生问的兴趣,培养学生问的习惯,指导学生问的方法,保证学生问的时间等方面,提出了创新的思路。注重让学生在“问”的过程中学习掌握“问”的方法,展示学生探究学习成果或问题的过程,从而使语文课堂精彩无限。  相似文献   

20.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的"导"起着关键作用,而这里的"导",很大程度上要靠设疑提问来实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由此可见,课堂提问与教学的关系,其价值远远不在于形式上的热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