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教育家王文湛说过:“教育.思想是办学的灵魂,优质教育是办学的生命。”没有了生命,“生物体”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同样,没有了质量、没有了对高质量的追求,学校也就没有了生存的空间,失去了办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杨国营 《教书育人》2007,(12):22-24
没有快乐,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失去快乐的教育是迷失的教育,是不健康的、畸形发展的教育。只有让教育主体找到快乐,教育才算是回归了本真。所以说找到令孩子快乐地接受学习、接受学校生活、接受发展的“源头”是学校办学的关键。我校就将教育放在快乐的大背景下,积极创新实践,努力帮助学生寻找着快乐的“源头”。  相似文献   

3.
饶兰兰 《教书育人》2009,(10):30-31
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一个个自身和谐的生命体。现代教育的终极价值是体现生命的意义。如果把教育的内容作个分解,“生命教育”无疑是最重要、最迫切的教育。因为即使“生命教育”以外的一切教育都完成得非常优异,若因“生命教育”的缺失而酿成悲剧,那么,一切教育都会失去意义。可以说,教育的起点是人,而“生命教育”则是教育的基点。然而,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教育中,“生命教育”却是缺席的。  相似文献   

4.
哲学家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深刻地阐明了思想对于生命的意义。教育需要用思想来提升品质.因为教育是有着丰富内涵与精神追求的活动。没有思想的教育就好比一个人失去了灵魂.成了行尸走肉,必然一事无成,更谈不上什么个性和魅力了。教育同样需要信念来支撑,没有信念.就没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和追求。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的基础,正是一个个自身和谐的生命体,现代教育的终极价值是体现生命的意义。如果把教育的内容作个分解,“生命教育”无疑是最重要、最迫切的教育。因为即使“生命教育”的缺失而酿就悲剧,那么,一切教育都会失去意义。可以说,教育的起点是人,而“生命教育”则是教育的基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张婷 《教育教学论坛》2012,(28):171-172
生命是教育的根基,没有生命,教育也就失去了意义。明确生命教育的重要价值是十分必要的。因此要了解生命特点、感悟生命美好;体认生命尊严、珍视生命存在;激扬生命活力;探寻生命意义;绽放生命的色彩、以实现生命教育的重要要义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泰戈尔[编者按]和谐社会的基础,正是一个个自身和谐的生命体。现代教育的终极价值是体现生命的意义。如果把教育的内容作个分解,“生命教育”无疑是最重要、最迫切的教育。因为即使“生命教育”以外的一切教育都完成得非常优异,若因“生命教育”的缺失而酿就悲剧,那么,一切教育都会失去意义。可以说,教育的起点是人,而“生命教育”则是教育的基点。然而,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教育中,“生命教育”却是缺席的。只有把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告知孩子,让每一个学生都懂得要尊重生命,爱护生命,敬畏生…  相似文献   

8.
黄劲东 《广西教育》2008,(34):37-37
严慈相济,要求班主任创设管中有放、既抑又扬的相互交叠的教育氛围。严,即班主任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不放松,不迁就。慈,是对学生真诚宽容,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失去了爱的教育是没有生命的教育。那么,班主任怎样才能做到严慈相济?我认为应该从“严”字入手,用“慈爱”疏导。  相似文献   

9.
人具有双重存在,即自然存在和精神存在。自然存在是生命的实体性存在,精神存在则是人的意义性存在。教育是关照人的生命和精神存在的社会活动形式,这种关照即“教育目的是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才能”(裴斯泰洛齐)。而当下教育对人的关照却失去了“全面和谐”的本然要求,演变成重“知识化生存”轻“意义化生存”的不良倾向,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相似文献   

10.
质量和特色是高职教育的生命线。没有质量和特色,高职教育就没有活力、没有优势,就会失去自己的发展空间。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思路。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抓好高职教育的质量和特色。 一、抓好就业环节 搞好就业指导,使学生能顺利走向社会,找到合适的职业和工作岗位,是高职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检验。从一定意义上讲,职业教育的任务就是促进就业,“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  相似文献   

11.
王惠英 《上海教育》2009,(12):60-60
“健体、健心、健学、健美”已成为我们的办学目标。在社会转型、教育转轨、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基础教育一时难以摆脱传统标准化教育阴影的大背景下,在广大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不尽如人意、校园伤害甚至学生失去宝贵生命的事件时有发生的严酷现实面前,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物质文明飞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呼唤高度精神文明的关键时期,把“健康”作为办学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给教育带来了春天,但是“办学一般化、模式化,以升学为取向”的现象还相当普遍。没有突破就没有深化,没有创造也就没有发展。因此,探讨办学特色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就显而易见了。一、办学特色的一般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市东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2007年,学校提出“人文德育,百花齐放”的办学理念。其核心思想是把“人文德育”作为整个学校教育的精神内涵,作为一切教育的起点和核心价值,同时也作为评估一切教育行为的根本。百花齐放是教育形态和教育行为的多元化,是人文精神引导下的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全面发展。没有人文德育,百花齐放就会失去其价值引导;而没有百花齐放,  相似文献   

14.
学校教育首要的任务是让师生在共同为生命奠基的过程中,在珍爱生命、崇尚生命、敬畏生命的道路上,感受到生命的丰富多彩,体味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因此,我校重新调整办学理念,提出了“创建和谐校园,为学生生命奠基”的教育理念.在办学的各个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一、构建体现生命文化内涵的办学理念 教育是以生命影响生命,以思想影响思想的过程。在教育中要注重师生的生命发展,促使师生不断追问人生意义,寻找自身存在的价值,从而认识、珍爱生命。第一,凝练办学理念,“关注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是我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是为了提高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16.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与存在形态,蕴藏着广博而深刻的哲学内涵。宁夏银川一中通过多年实践,逐渐探索出“用生命唤醒生命”的办学理念。文章结合学校实践,从五个方面对该办学理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任何教育如果缺乏对于生命本身的关注,就会失去真正的意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生命教育的渗透,使学生不仅感知语言的魅力,也体会生命的价值。语文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的资源与机会。在本文中,笔者尝试以教材为“镜子”、以语言为“媒介”、以活动为“平台”,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途径与策略,希望以此为契机,通过语文教学,使小学生能够感知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我说,没有生活味的课堂是死的课堂,没有生活味的语文是死的语文。生活语文,就是从生命认识论的高度审视语文教学,从“生命意义”和“生成论”的意义上来把握语文教学,将学生学习语  相似文献   

19.
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假如世上没有了书,人生就没有快乐可言.神秘的金字塔就不会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就会与我们失之交臂,更不知什么是《物种起源》,人类是怎样产生的.整个世界将笼罩在愚昧、野蛮之中.没有了书,就像精神失去了阳光,思想无法传播,知识不能保有,语言也失去了意义……  相似文献   

20.
教育的内涵,我认为是一种责任,其根本使命是唤醒人的生命意识,挖掘生命潜能,引导生命发展,提升生命质量,促进生命能量的释放和升华。为了更好地继承学校优良的办学传统,践行“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观,我校提出了“关注生命、以文化人”的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