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翻译过程与语篇语境动态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翻译过程中,语境起着重要作用。但是静态语境观将翻译看作“成品”而非“过程”,仅仅强调研究语境对理解源语语篇的影响,忽视研究语境对的语语篇生成的作用。从动态语篇语境的观点来看,翻译是一个以语篇为单位、从源语语篇理解向的语语篇的生成转换过程,这一过程可以通过动态构建源语语篇语境和的语语篇语境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处理好语篇翻译的关键在于把握语篇实体和语境三要素的关系。在英汉互译中,正确的解码和编码都依赖于语境,因此,译者必须始终考虑语境诸要素对语言形式及其意义的影响。在翻译理解过程中,译者应当对原语语篇的语境因素进行分析,充分考虑到影响翻译过程中的各种语境因素,即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的作用。得当的语境分析有助于克服文化因素的干扰,有利于取得功能对等的翻译。  相似文献   

3.
在翻译过程中,语境对翻译过程是至关重要的。翻译必须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语境和翻译之间关系密切,语境对翻译具有决定性作用。译者的重要功能就是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准确地转换不同的语境。以《简爱》中译本为例,论文扼要介绍了如何结合语境将原文的真意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4.
唐昱 《唐山学院学报》2010,23(2):96-97,100
文化语境是广告语篇"最高层次的语境",它分别由中西方思维模式、文化心理及价值观、社会历史背景、审美观念及消费心理等因素构成。基于此,文章论述了文化语境与广告翻译的关系,以及在语篇翻译中达到成功的文化转换的正确方法 。  相似文献   

5.
基于语篇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语篇翻译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与传统翻译研究不同的是,语篇翻译不再限定于研究语言本身,而是把视野扩大到语篇的语境和交际功能。本文重点讨论了语境因素,即“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对语篇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翻译不仅受到语言语境的影响,还受到文化语境的影响,从语篇的词语层、句层、篇章层剖析原文的词义、句法结构乃至整体语篇意义,语境在翻译过程中具有导向性和定向性。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该遵循语篇的各个层次,结合语境功能对词义与句义逐一分析,以便有效地理解话语含义,只有这样方能译出可信、可读的译文。  相似文献   

7.
翻译是一个思维转换过程,文学翻译由于包含的信息更为庞杂、涉及的要素更多,因此,其翻译更依赖于语境,以确定译语的恰当转换。研究语境思维有助于正确理解原语语境的内涵,提高文学翻译的质量。文章从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人手,阐述语境思维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基于语言学研究成果的语境研究,为翻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除了要考虑源语和译语两种语言体系外,还要考虑语境对翻译的规约和影响。本文借助语境的研究理论,就《士兵之家》的两个译本进行比较,分析话语语境和文化语境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石婷 《海外英语》2016,(15):209-211
语篇翻译追求的是不局限于语言形式,把视野扩大到语篇的语境因素上来的翻译策略,要求把握语篇实体和语境诸要素的关系。该文试从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两个角度来分析影响萨姆·利普塞特的小说The Naturals的语篇翻译的语境。  相似文献   

10.
张筠 《考试周刊》2013,(74):85-86
本文从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三个层面分析了语境对于词句语义选择的巨大制约影响作用,旨在说明翻译过程的语境分析是准确理解原文和达意翻译的前提,也是一个语篇分析的过程。通过英汉、汉英的翻译例子,探讨了在翻译实践中如何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和语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境牵制翻译,对翻译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是语义的决定性因素,更是译者正确理解原语、准确表达译文的关键。语境因素的分析是准确翻译的基础,翻译离不开语境。言内语境是语境因素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更是不客忽视的。黄继忠译本《汤姆大伯的小屋》中的言内语境,包括语词语境,句子语境和段落语境,其在翻译中的重要性更是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2.
酌情善断以适境--浅论翻译与语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的实质是语际间意义的对应转换,而意义是由语境决定的。语境由“言辞语境”和“言辞外 语境”组成。言辞语境有句级语境和语篇语境,言辞外语境有情境语境和文化语境。翻译实际上就是译 者把握原文语句赖以产生的语境,领会原文的意义,选择恰当得体的表达方式表达语境意义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间的转换,也是两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要使译文尽可能地忠实于原文,译者除了语言知识和能力的具备以外,正确理解和处理两种文化间的语境障碍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将分析语境障碍(情景语境障碍和文化语境障碍)在中法翻译过程中对翻译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处理好语篇翻译的关键在于把握语篇实体和语境诸要素的关系。语境在语篇翻译中有几个作用:语境对语篇翻译有制约作用;语境中的文化因素对翻译的作用;语境有助于译者理解语言符号。  相似文献   

15.
翻译是在一定语境中发生的行为,语境在翻译中具有重要作用。众多学者对语境的性质与类别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语境与翻译的关系。从众多的翻译实例可见,语境对翻译中词汇语义确定非常重要。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必须从语篇和文化的角度考虑语境的影响,实现翻译过程中对文化语境的顺应。  相似文献   

16.
认知语境是人们根据头脑中已经存在的经验对外部世界里的事物进行认知后产生的结果。隐喻则是人们根据头脑中已有的某件事和经验来理解、判断和认知另一件事或经验的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因此,对隐喻的正确理解最重要的依据是基于认知语境基础上的。对隐喻的翻译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结构,因此要正确地进行隐喻翻译,就要寻求双方共有的认知语境以便理解和掌握话语中的真实含义,以期得到最成功的翻译结果。《诗经》三百篇中描写了许多动植物形象,这些形象都是作者进行诗歌创作时运用隐喻思维的产物,对隐喻的理解不当,就会使译文产生偏差。目前,《诗经》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译者的认知语境情况对翻译活动以及翻译文本都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以认知语境为理论基础来分析《诗经》中的隐喻翻译情况就显得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概述了《论语》翻译中的问题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渊源的基础上介绍了语境理论,以语境理论为指导,围绕情景语境中的三要素(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对《论语》所反映的情景语境进行了宏观分析。通过分析,得出教学情景语境为《论语》的基本情景语境的结论,进而通过翻译实例的分析,探讨了将教学情景语境应用于《论语》语篇翻译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翻译的本质是不同思维形式的转换,思维的方式决定着语言的表达形式,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必然影响英汉语不同的表达方式。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按照译入语民族思维方式的特点,进行必要调适,以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本文精选《中国日报》、《青年报》经典例句,从汉英的语言结构、表达形式和文化语境出发,探讨汉英翻译视角差异与规律。  相似文献   

19.
翻译的实质特征是双语交流中的动态意义对应转换,而语词动态意义受言内外语境参数的阈限与规约。从语境参数观的语义嬗变认知视角及其运作机制出发,选取《天演论》中"争"译为例引作为实证语料和研究个案,探究其在语篇语境下的意义映射、意义暂构和语义生成等意义动态嬗变的认知表征和理据,辨析其三种主要语义生成模态,探寻译者求索作者本意的认知踪迹,描述译者的创造性意向活动,尝试将基于语境参数观的语义嬗变认知机制与翻译研究相结合,以期拓展翻译研究的理论维度和视角。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言语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在翻译中对原文理解和译文表达的影响,提出了在翻译中要注意单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所具有的不同意义,翻译表达应再现原文情景,要注重不同的语篇具有不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