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9 毫秒
1.
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以重庆九龙坡区部分健身气功易筋经、八段锦练习者为练功组,以部分没有或未经常参加任何锻炼的老年人为对照组,从躯体健康、精神健康、日常活动能力、社会支持四个维度研究3个月以上的健身气功易筋经、八段锦锻炼对老年人综合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练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躯体健康风险、精神健康(抑郁)、日常活动能力、社会支持水平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练功组之间在统计学上差异性未达显著水平.研究结论认为:3个月以上的健身气功易筋经、八段锦锻炼能够增进老年人群的躯体健康,改善老年人群抑郁状况,增强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提高老年人社会支持水平.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实验法、问卷调查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常州市武进区若干社区老年男性进行实地调研,通过体质指标、环境、心理、疾病等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探究老年人摔跤险情发生的影响因素,并对部分志愿者实施三个月的预防摔跤的运动锻炼措施,观察对老年人步态和体质的变化,目的在于摸索合理的运动锻炼方式对老年人摔跤的预防效能,为减低老年人摔跤的可能性,完善老年人保健措施提供依据,为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身腰鼓对中老年女性的健身功效,为科学的倡导该运动提供参考.方法:在实验前后测量34名参加健身腰鼓锻炼的中老年女性的有氧适能、肌适能、柔韧素质和身体成分的相关指标.结果:(1)经过18周的健身腰鼓锻炼,锻炼者的安静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等心功能指标显著降低(P<0.05),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显著升高(P<0.01);(2)实验后锻炼者的握力、仰卧起坐和坐位体前屈能力显著升高(P<0.05);(3)实验后锻炼者的体质指数和体脂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健身腰鼓可以较好的改善中老年女性的健康体适能水平,是一种很好健身娱乐项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寻短期(15天)封闭综合干预对肥胖男少年体成分、瘦素及性激素的影响,为防治少年肥胖,改善性发育不良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方法:10名体脂含量正常男少年为对照组,10名肥胖男少年为实验组(给予短期综合干预),干预前测定对照组与实验组相关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干预后测定实验组相关指标进行组内比较.结果:干预前实验组体成分、血糖、胰岛素、瘦素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1;P<0.01;P<0.05),睾酮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体重、体脂含量、体脂率、瘦体重、血糖、胰岛素、瘦素、睾酮均显著下降(P<0.01;P<0.01;P<0.01;P<0.01;P<0.01、P<0.01、P<0.01、P<0.05);胰岛素与体重、体脂含量、体脂率、瘦体重呈正相关(P<0.05;P <0.01;P<0.01;P<0.05),瘦素与体脂含量、体脂率、胰岛素呈正相关(P<0.05;P<0.01;P<0.05).结论:短期(15天)的综合干预能有效地减少肥胖男少年的体脂含量,改善胰岛素抵抗和瘦素抵抗,但对改善肥胖男少年性发育不良暂时无明显影响,长期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健步走对中老年肥胖人群血脂、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及与脂联素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确定对运动敏感的分子标记.方法:将92名中老年(50-65岁)单纯型肥胖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0人)和对照组(22人),实验组根据BMI进行分组,BMI≥25为肥胖组,23≤BMI< 25为超重组.通过递增负荷运动试验测定其功能能力F.C.,从而推算靶心率.有氧健步走作为主要方式,运动强度范围为开始的40%~50%F.C.至50% ~ 65% F.C.,有效运动时间分别为40 min/次,运动频率为5次/周,运动周期为3个月.结果:经过3个月训练后肥胖组的变化与总体组相似: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升高(P<0.05),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游离脂肪酸出现显著下降(P<0.01).超重组的值均未出现统计学差异.TT基因型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都出现了显著性差异(P<0.05,P<0.05,P<0.01).TG基因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步走是有效改善中老年肥胖人群血脂含量,提高脂联素水平的有效健身方法;APM-1 T45G基因TT基因型与训练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独立关联,TT基因型可考虑作为运动降血脂的基因敏感标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太极拳运动对高血脂症老年人群高脂血脂以及骨密度的变化趋势。方法:通过对40名患有高脂血症老年人进行为期6个月的太极拳运动干预。从各个指标的变化来观察太极拳对高脂血症以及骨质疏松起到的预防作用。结果:锻炼前后老年人高脂血症、骨密度值均发生了显著性的改变(P0.05或P0.01)。即太极拳运动对高脂血症老年人骨质疏松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太极拳运动可有效改善血脂异常,提高骨密度。可作为防治高血脂老年人骨质疏松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特征及与体质的关系.方法:随机分层抽取浙江省60 ~ 69周岁的3 958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以体育锻炼的行为分为经常锻炼组,偶尔锻炼组和不锻炼组.以“2010年国家国民体质监测”的老年人问卷进行问卷调查,以“2010年国家国民体质监测手册”测试标准进行体质测量.所有数据用SPSS 13.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体育锻炼行为在性别分布上没有明显差异(P>0.05),在城乡、受教育程度、退休前职业分布上有显著差异(P<0.01);有体育锻炼行为习惯者与不锻炼者居住场所体育设施的配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每周散步时间、每周家务劳动时间有显著差异(P<0.01);体育锻炼行为与城乡、受教育程度、退休前职业以及每周散步时间显著相关(P<0.01);有体育锻炼行为习惯者腰臀比、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选择反应时均好于不锻炼者(P<0.05).结论:老年人体育锻炼的行为受城乡、教育程度及退休前职业等人口因素的影响,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及家务劳动对其影响减弱;有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老年人的体质好于不锻炼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2个月广场舞运动对中老年人相关血管损伤性疾病的影响,并揭示其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S)导致的冠心病的相关机理,为制定运动处方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从社区中筛选40名PWV异常的中老年人,年龄平均在(55.55±3.16)岁,进行每周不得低于6次,每次1h并持续12个月的广场舞运动干预,分别测试锻炼前和锻炼12个月末受试者PWV ABI 变化,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等相关指标。结果:与运动前相比,受试者运动12个月后,PWV、ABI 明显下降(P<0.05);受试者运动12个月后,血清NO上升,有十分显著的差异(P<0.01),内皮素ET下降,均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经过12个月的广场舞运动,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AS)及其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人卫  王玉侠  王欢  玛丽  高勇  朱为模 《体育科学》2012,32(12):50-54,92
目的:通过6个月自控锻炼干预,探讨术后恶性肿瘤患者红细胞CD35和CD58表达的变化.方法: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恶性肿瘤患者40人(男17人,女23人),平均癌龄为1.50士0.77年,病种分别为乳腺癌、消化系统癌和其他类型恶性肿瘤患者(包括卵巢癌、肺癌和甲状腺癌).受试者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并结合放疗、化疗后在专门人员的指导下,进行6个月自控锻炼,平均锻炼频率为每周5天,每天平均锻炼持续时间为2h.分别于实验第0、3、6月,用流式细胞术对患者外周血红细胞CD35和CD58平均荧光强度进行检测.结果:1)自控锻炼对恶性肿瘤患者红细胞CD35、CD58表达的影响:①实验第3、6月患者红细胞CD35平均荧光强度均明显高于实验第0月(P<0.01);②实验第3月患者红细胞CD58显著下降(P<0.01);第6月较第3月明显回升(P<0.01),与实验第0月无明显差异(P>0.05).2)实验各阶段不同类型肿瘤患者之间红细胞CD35和CD58比较:①实验第0月,乳腺癌患者红细胞CD35明显低于消化系统癌(P<0.01)和其他类型恶性肿瘤患者(P<0.01);②实验第3、6月不同类型恶性肿瘤患者之间红细胞CD35均无明显差异(P>0.05).3)实验各阶段恶性肿瘤患者红细胞CD35、CD58相关性分析:①实验第0、3月,红细胞CD35和CD58之间无明显相关性;②实验第6月二者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r=0.400,P<0.05).结论:1)6个月自控锻炼能够提高术后康复期恶性肿瘤患者红细胞CD35表达;对红细胞CD58表达无明显影响.2)不同类型恶性肿瘤患者红细胞CD35存在显著差异,自控锻炼能够改善这种差异程度.3)6个月自控锻炼有助于改善红细胞免疫粘附和免疫促进功能的相互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超重和肥胖在老年人中的流行现状,研究超重和肥胖老年人体质及体育锻炼行为特征.方法:随机整群抽样60 ~ 69周岁的3 954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超重和肥胖的评定方法采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推荐的中国成人BMI评定标准.对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及体质测量的方法,均以《2010年国家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手册》为标准.所有数据用SPSS 13.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老年人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为37.2%和10.0%,且存在性别(x2=29.997,P<0.01)、城乡(x2 =30.821,P<0.01)和受教育程度(x2 =32.186,P<0.05)的差异;超重肥胖老年人腰围、收缩压、舒张压、握力大于体重正常者(P<0.05),坐位体前屈小于体重正常者(P<0.05);67.3%和71.1%的超重和肥胖老年人不参加体育锻炼,76.4%和75.1%的超重和肥胖老年人居住场所配备体育活动场地、设施,54.8%的肥胖老年人经常散步.结论:超重肥胖人群扩大迅速,并呈现中心性肥胖;超重肥胖老年人身体机能和柔韧素质下降,且大多没有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加强科学健身宣教,促进健康运动生活方式的形成,对预防和改善肥胖症及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冷水浴对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患者膝关节本体感觉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24名男性二级短跑运动员随机分为冷水浴干预组(n=12)和静坐对照组(n=12)。经离心运动诱发下肢肌群出现DOMS,静坐休息5min后进行冷水干预或静坐。分别在运动前、运动后24h、48h、72h、96h测量受试者的左大腿围度、自觉疼痛程度、左腿股四头肌最大等长肌力以及左腿膝关节本体感觉(位置觉+肌肉力觉)。在运动前、运动后即刻(0min)、5min、10min、15min分别测量血乳酸值。结果:(1)离心运动后即刻,两组大腿围度均显著性增加(P<0.05),运动后24h、48h、72h,CWI组的左大腿围度显著低于CON组(P<0.01);(2)离心运动后即刻,两组自觉疼痛程度均显著性增加,运动后24h、72h,CWI组的疼痛程度显著性低于CON组(P<0.01);(3)离心运动后即刻,两组血乳酸值均出现显著性上升(P<0.05),运动后0min~15min,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4)离心运动后即刻,两组的左腿MVIC均出现显著性下降(P<0.05),运动后24h~96h,CWI组MVIC显著高于CON组(P<0.01),(5)离心运动后即刻,两组左腿的本体感觉(主、被动位置觉、肌肉力觉)均出现显著性下降(P<0.05);运动后24h~96h,CWI组的主动位置觉显著高于CON组(P<0.01),运动后72h,CWI组的被动位置觉显著低于CON组(P<0.01),其他时间点(24h、48h、96h)无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后24h~96h,CWI组的肌肉力觉显著高于CON组(P<0.01)。结论:冷水浴是运动训练或比赛后快速减轻DOMS症状的有效手段,有利于肌肉肿胀的恢复、减轻疼痛感、促进工作肌肉最大等长肌力及该肌肉所附着关节的本体感觉的恢复,总体有利于减轻DOMS症状。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BIODEX-3多关节等速测力系统对对太极拳运动和健身走运动的中老年人(60人)的下肢肌力进行对比研究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太极拳运动的中老年人踝关节、膝关节的相对峰力矩(PT/BW))和相对爆发力(PT/Time to PK/BW)明显优于健身走运动(P〈0.05,P〈0.01),因此长期坚持太极拳运动对提高和改善中老年人的下肢肌力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 :了解太极拳训练疗法与普通运动疗法对踝关节骨折后僵硬的康复治疗效果的区别 ,进一步探讨采用中药熏洗配合太极拳训练对踝关节骨折后僵硬的康复治疗作用。研究方法 :将 40例踝关节骨折性质、程度、部位、复位方法及效果等基本相同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 ,采用中药熏洗配合太极拳训练作为其功能康复手段的为A组 ,共 1 4例 :太极拳训练作为康复手段的为B组 ,共 1 3例 ;普通运动康复的为C组 ,共 1 3例。经不同方法康复治疗 3个月后 ,采用关节测角器测得伤踝康复后的活动度 (主要为背伸与跖屈的角度 ) ,通过统计学t检验进行差异显著性比较。研究结果 :A组的效果优于B组 (P <0 .0 5) ,B组的效果优于C组 (P <0 .0 5) ,A组与C组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结论 :为了使踝关节骨折后的活动度得到充分恢复 ,关节不至僵化 ,中药熏洗配合太极拳训练同时进行是一种更好的康复疗法  相似文献   

14.
Kinetics and kinematics analysis of incremental cycling to exhaus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echnique changes in cyclists are not well described during exhaustive exercise. Therefore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analyze pedaling technique during an incremental cycling test to exhaustion. Eleven cyclists performed an incremental cycling test to exhaustion. Pedal force and joint kinematics were acquired during the last three stages of the test (75%, 90% and 100% of the maximal power output). Inverse dynamics was conducted to calculate the net joint moments at the hip, knee and ankle joints. Knee joint had an increased contribution to the total net joint moments with the increase of workload (5-8% increase, p < 0.01). Total average absolute joint moment and knee joint moment increased during the test (25% and 39%, for p < 0.01, respectively). Increases in plantar flexor moment (32%, p < 0.01), knee (54%, p < 0.01) and hip flexor moments (42%, p = 0.02) were found. Higher dorsiflexion (2%, for p = 0.03) and increased range of motion (19%, for p = 0.02) were observed for the ankle joint. The hip joint had an increased flexion angle (2%, for p < 0.01) and a reduced range of motion (3%, for p = 0.04) with the increase of workload. Differences in joint kinetics and kinematics indicate that pedaling technique was affected by the combined fatigue and workload effects.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试静态拉伸训练前、后男性青年排球运动员踝关节跖-背屈动作和落地缓冲动作生物力学参数,分析静态拉伸对踝关节动力学及下肢缓冲特征影响的机制及意义。方法:22名健康男性青年高水平排球运动员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36组下肢静态拉伸训练。分别于训练前、12组训练后、24组训练后、36组训练后、停训4周恢复期后测试踝关节跖-背屈动力学和缓冲期下肢及下肢各关节动力学、运动学数据,同步测试小腿后肌群影像学。结果:12组训练后至恢复期踝关节跖-背屈范围增加非常显著(P<0.01),小腿后肌群被动刚度显著降低(P<0.05),二者的增加/降低率%于36组训练后改变最明显(P<0.05),且变化率%之间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训练后小腿后肌群滞后%明显降低(P<0.05),肌腱弹性回缩率%明显升高(P<0.05),且二者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下肢刚度显著降低(P<0.05),髋、膝、踝关节做功均显著增加(P<0.05),训练各阶段踝关节做功贡献度均最大(P<0.05)。结论:静态拉伸训练早期即可通过降低肌肉-肌腱复合体被动刚度而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和通过降低滞后而提高肌腱弹性回缩率并保持至恢复期,提示,静态拉伸训练急性期和慢性期均能提高肌肉-肌腱复合体的柔韧性及肌腱的弹性能利用率,从而有利于提高拉长-缩短周期运动表现。训练后各阶段下肢刚度降低的同时各关节缓冲吸能增加且踝关节是吸能的主要部位,提示,静态拉伸可通过调整缓冲模式、提高关节能量吸收、增效踝关节作用降低排球运动员下肢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聚焦跑步时髌股关节生物力学特征,探究穿着不同极简指数(MI)跑鞋对髌股关节接触力、应力等的即刻影响。选取15名习惯后跟着地的健康男性跑者,分别穿着两种MI跑鞋(MI 86%极简跑鞋和MI 26%缓冲跑鞋),使用Vicon红外运动捕捉系统、Kistler三维测力台同步采集3.33 m/s(速度变化范围±5%)跑速下的膝、踝关节运动学和地面反作用力,通过逆向动力学等计算股四头肌肌力、髌股关节接触力、髌股关节接触面积以及髌股关节接触应力。结果显示:两种跑鞋条件下的冲击力峰值和蹬地力峰值均无明显差异。与缓冲跑鞋相比,穿着极简跑鞋跑步时,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显著降低(P<0.01);髌股关节接触面积显著减小(P<0.01);膝关节伸肌峰值力矩显著下降(P<0.01);髌股关节接触力和应力峰值均显著减小(P<0.05)。研究表明,相比缓冲跑鞋,穿着极简跑鞋在未影响触地后冲击力峰值的同时,通过降低伸膝力矩大幅度减少髌股关节接触力(下降17.02%)、降低髌股关节接触应力,从而有效改善支撑期髌股关节负荷,为进一步减小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风险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确定运动员在落地后即刻启动完成侧切变向(LSC)动作的下肢踝、膝和髋三关节矢状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点,并与平地跑动侧切变向(SC)对比分析、探讨这些差异对下肢关节造成的影响。方法:以14名高水平足球运动员为背景的大学生完成落地侧切和平跑侧切动作时的下肢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结果:LSC动作的踝、膝关节ROM和关节角速度显著增加,髋关节ROM则呈相反趋势(P<0.05或P<0.01);LSC的踝、膝和髋关节力矩峰值,踝、髋关节功率峰值呈现显著大于SC(P<0.01),膝关节功率峰值小于SC(P<0.05);LSC在水平向后、垂直向上地反峰值及峰值加载率有明显的增加(P<0.01),水平向右地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LSC虽然略降低了膝关节功率峰值,但其余所有运动学、动力学及GRF都预示其下肢关节所承受的损伤风险更高,尤其是踝关节和膝关节。踝关节的高功率和跖屈肌的持续紧张、伸膝力矩和三维地反的显著升高,使得该动作比公认高损伤风险的平跑侧切损伤风险几率更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足球运动对6~12岁儿童下肢本体感觉与平衡控制能力的影响及本体感觉、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和运球能力间的关系。方法选取6~12岁的小学足球班学生38人(男女各19人)和同年级普通班学生19人(男10人、女9人)分别进行足球运动和一般性身体锻炼干预,使用运动加速度计监测锻炼强度,并在运动干预前后进行下肢本体感觉、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和变向运球测试。结果 (1)2组学生下肢本体感觉的性别差异不显著,20周干预后,足球班学生的踝、膝、髋关节本体感觉要显著优于普通班学生(P<0.01);(2)2组学生下肢力量和平衡能力的性别差异不显著,20周干预后,足球班学生的平衡能力提高更多(P<0.01);(3)平衡能力的改善同下肢本体感觉和力量的提升正相关(P<0.05),运球能力的提高同本体感觉和平衡能力的提高正相关(P<0.05)。结论对于6~12岁儿童,同一般性锻炼相比,足球运动在提高下肢力量的同时还能更为全面地提高踝、膝、髋关节本体感觉,从而更好地改善平衡能力。性别差异对儿童本体感觉和平衡能力的影响不显著。同时,加强下肢本体感觉和平衡能力锻炼,可能会更好地提升运球能力。  相似文献   

19.
局部肌肉疲劳对踝关节本体感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秋霞  张林  王国祥 《体育科学》2011,31(3):68-73,80
目的:通过分析局部肌肉疲劳前、后踝关节在矢状面内运动的位置觉、肌肉力觉的变化,探讨局部肌肉疲劳对踝关节本体感觉的影响,为踝关节损伤防治和康复训练提供基础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选取14名无踝关节疾患的受试者为实验对象,踝关节位置觉采用对踝关节跖屈5°的被动定位、被动复位能力进行测试,肌肉力觉采用受试者踝关节对跖屈肌群25%最大等长峰值力矩值的复制能力进行测试;疲劳测试采用60最大等速向心运动模式;对于局部肌肉疲劳前、后踝关节本体感觉的对比,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结果:踝关节的位置觉(VEJPS和AEJPS)和肌肉力觉(RVEFS和RAEFS)在局部肌肉疲劳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最大等速向心运动至局部肌肉疲劳后,踝关节的位置觉均较疲劳前下降;2)最大等速向心运动至局部肌肉疲劳后,踝关节的肌肉力觉均较疲劳前下降;3)踝关节最大等速向心运动至局部肌肉疲劳后,受试者的中枢控制策略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验证6个月的新型太极拳康复方案干预是否可以改善老年女性膝关节炎患者的下肢肌力和动态平衡能力。方法:招募46名老年女性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太极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实验干预。实验前后,通过等速肌力测试仪和动态平衡测试指标,测量所有受试者下肢肌力和动态平衡能力。结果:6个月前后,太极组下肢肌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动态稳定性显著性提高(P<0.05)。结论:新型太极拳康复干预可促进女性膝骨关节炎患者动态平衡稳定性,简易有效,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