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者与新闻的“缘份”葛新德中国人喜欢用“缘份”二字,“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在我看来,记者找新闻也有个“缘份”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记者找新闻,新闻也在“找”记者。这一对矛盾,记者是矛盾的主导方面。新闻是客观存在的,记者们都在寻觅它、追求...  相似文献   

2.
罗静 《新闻世界》2013,(11):15-16
生活中,新闻随时在发生,这就要求记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如何培养和运用新闻观察力?如何使自己的视野更广阔,洞察事物的能力更敏锐?在信息高度发达、受众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这已成为越来越多的记者要思考的问题。同时,新闻记者角色定位是否恰当,直接关系着社会的舆论导向。记者应弄清自身的基本角色,在遵守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同时,应在客观事实与利益诱惑矛盾中坚持真理,应在受众需求与职压力的环境中坚守本色。  相似文献   

3.
新闻采访是一种常见的新闻调查形式。是记者通过对被采访者的观察、询问有效信息、对被采访者所作的回答进行探究和记录。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前提。成功地进行一次新闻采访,就必须在针对于这件事的新闻采访中有效地抓住所获信息中的重点,或者要在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下功夫,这是每个记者的必修课。分别从采访准备期、正式采访期和采访后期三个时间段,阐述如何能迅速有效地获取采访所需的信息重点,从而写出高质量的新闻。  相似文献   

4.
梁衡 《当代传播》2007,(1):9-13
新闻在社会上是一个耀眼的职业,我相信每一个报考新闻专业,又能进入到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同学,以及每一个新闻从业人员,心里都存有一个当名记者、做一名杰出传媒人的梦想.这里需要首先弄清楚的问题是,干新闻要不要讲责任,责任和记者自身的成功矛盾不矛盾?责任到底是单纯的付出,还是同时能让媒体和记者收获成功的双赢?这是我们要探讨和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坏事往往表现为多种矛盾冲突,因而通常具备较多的新闻价值要素。然而在我们长期以宣传为己任的工作环境中,写好事远比写坏事多。坏事其实不一定由于不成功,其意义就是负面的,坏事变好事的新闻更有意义。同一件事实,有的记者知道了,因为没有感觉而错过了报道时机;有的记者知道了,能够迅速对它的新闻价值做出准确的判断,并在第一时间写出报道。这除了熟练的采写能力外,  相似文献   

6.
晁姝蝶 《青年记者》2012,(12):44-45
新闻采访在新闻报道写作全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一件极其复杂、极其困难、需要投入大量劳动的事情.采访具备的多变性、风险性昭示了记者在采访中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新闻采访的难点表现在哪里呢?在笔者看来,难点主要在于两个矛盾:其一,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矛盾;其二,真实性、深刻性、生动性和时效性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公元1911年,中国推翻了帝制,但并没有因此走向富强稳定之路。在动荡的时局下,这一时代的报人面对选择时难免会存在彷徨与矛盾。著名记者黄远生的新闻之路以及他在新闻工作中所持有的态度,恰恰反映了这一点。本文结合当时具体的社会历史背景,对黄远生新闻思想和新闻实践的价值作了全面考察。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学在新闻采访中的应用,就是采访心理。新闻采访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的一种社会交往,双方之间的心理互感和作用是大量的、客观存在的。采访主体心理即记者心理,采访客体心理即采访对象心理,这是一对矛盾。而采访主体心理是矛盾的主导方面,是新闻采访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活跃因素。记者在采访中往往会遇到各种不可预知的阻力、困难和挫折,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才能出色地完成复杂的采访任务。 采访主体应当具备什么样的心理素质?结合新闻工作的实际,我们认为采访主体——记者应当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9.
文叶飞 《新闻窗》2006,(6):75-76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记者在从事新闻采访过程中,也要善于把握重点。也就是说,要在矛盾的主要方面下功夫,不可平均使用力量。这不仅是反映一个记者的工作方法问题,也是反映一个记者的思想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记者这个职业确实有一定的特殊性.记者的天职是追寻新闻,捕捉新闻,挖掘新闻,发现新闻.深入到群众中去、到生活中去、到各种矛盾的漩涡中去"追"、去"捉"、去"挖"、去"发",是记者的职业需求.记者在履行职责、尤其在行使舆论监督职能时,因为要"追"、要"捉"、要"挖"、要"发",有时难免会产生一些磨擦,激起一些波澜,甚至引起一些矛盾,遭到一些白眼,但记者只要出于公心,行为举止符合法律法规、恪守道德规范,社会受众都是理解、支持、拥护的.  相似文献   

11.
一些老记者往往这样告诫年青人,稿件发表后,拿出原稿对照一下,自会判断出发表稿哪些是改好的、改妙的,改好了、改妙的地方,就要仔细加以学习,以便有利于业务水平的提高。这确实是经验之谈。作为记者、通讯员从编辑改稿中都能学到哪些东西、受到哪些启示呢? 启示之一,理解编辑与记者、通讯员之间对新闻价值判断的差异,并努力减少这种差异,写出对路稿件。记者、通讯员是以新闻价值的标准来进行写作的,而编辑则是根据新闻稿件所蕴含的新闻价值,加上考虑宣传价值、社会效果、版面计划等因素,对稿件的新闻价值作出二次判断,以确定稿件是否发表、如何发表。记者、通讯员与编辑这两者之间无疑是有差异的,是一对矛盾。差异减少、矛盾统一,稿件顺利发表,反之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我新闻生涯的第30个年头,正好记者部给我们下达了每人写一篇《记者人格大家谈》的命题作文,我觉得还是有必要说一说的。如果要总结自己这些年来新闻实践的经验和教训,我最深的一点体会就是:记者需要独立思考。新闻的道德要求,决定了记者要独立思考说到道德,先要看人格的独立性。人生有3个矛盾:人与自我的矛盾、人与他人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人格是人与自我的矛盾范畴。"人格"是现代用语,  相似文献   

13.
报刊、广播、电视的编辑经常遇到三对矛盾:一是与新闻受众的矛盾,编辑喜欢的新闻稿,受众不喜欢,或者是受众喜欢的新闻,编辑却没有选用;二是与记者的矛盾,记者采写的稿件,编辑看不上眼,或编辑对稿件的处理,记者有意见;三是与上级新闻控制者的矛盾,编辑认定的好稿,有时上级扣发或上级指定要发的稿,编辑不积极编发。对同一篇稿件受众、记者、编辑、控制者有不同的衡量标准,就有不同的评价,就会产生分歧,编辑怎样才能处理好同受众、同记者和新闻控制者的关系呢? 首先,编辑心中要始终装着受众,把握好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14.
记者的职业需求与人的公共道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记者这个职业确实有一定的特殊性。记者的天职是追寻新闻,捕捉新闻,挖掘新闻,发现新闻。深入到群众中去、到生活中去、到各种矛盾的漩涡中去“追”、去“捉”、去“挖”、去“发”,是记者的职业需求。记者在履行职责、尤其在行使舆论监督职能时,因为要“追”、要“捉”、要“挖”、要“发”,有时难免会产生一些磨擦,激起一些波澜,甚至引起一些矛盾,遭到一些白眼,但记者只要出于公心,行为举止符合法律法规、恪守道德规范,社会受众都是理解、支持、拥护的。现在的问题是,由于全国记者队伍的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由于某些媒体对记…  相似文献   

15.
新闻意识根源于新闻实践,新闻工作是以整个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为对象的实践活动。人类杜会和自然界新近发生的一切人们应知、欲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无一不为新闻工作者所关注、所涉足。这种实践范围的广泛性、深刻性,给新闻意识提出了客观要求。新闻意识就是新闻工作者适应这一要求而产生的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进行整体把握的自觉认识。这种意识越强,对新闻实践的能动作用就越大。 然而,在新闻实践中,特别是驻地记者的新闻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面临着许多深刻的矛盾,例如:记者活动的有限性与所反映事物无限性的矛盾,新闻事件…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的新闻采集网是嵌入中国传统关系网的差序格局之中运作的。关系网在提高记者新闻采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使其复杂化,这主要表现为新闻采集网的规模受制于关系网的缩胀,新闻采集网与关系网形成高度共生关系,以及关系网内外呈现出竞合并存的矛盾态势。  相似文献   

17.
李松晓 《今传媒》2016,(6):35-36
著名的照片“饥饿的苏丹”曾引起社会关于记者新闻道德的大讨论,而其背后所反映的记者的职业责任和记者作为“社会人”的社会道德之间的矛盾也在各种新闻事件中屡见不鲜。对待这种由于社会角色的多样性和角色与角色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的不一致带来的伦理困境,有必要寻求一个两者平衡的“度”。而自媒体发展后出现的“全民记者”现象也使得这种新闻专业领域的矛盾开始随之出现普遍化和“去专业化”趋势,新形势下,处理“拍照还是救援”的矛盾的方法,在拍摄技术日新月异、拍摄过程日益便捷的当下,有着重要的社会伦理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电视新闻报道故事化的探析,从如何挖掘新闻事件的细节和矛盾冲突等方面分析,使新闻记者在新闻报道中更好的用好"故事"。  相似文献   

19.
记者成才,有机遇和偶然因素。但从根本上说,绝不是额头上的疤——碰出来的。记者成才有规律可循,这规律就隐藏在种种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矛盾之中。记者队伍中的佼佼者正是那些善于化矛盾之对立为统一的高手。一个渴望成才的记者,他的前面必然矛盾无穷。1 “三年不成器,你就没啥戏”。一位在新闻界颇有点名望的记者,列出了一串年少得志的名记者名单,以肯定的口气对我说:中外大多数名记者,年轻时期锋芒毕露,干新闻不久便形成气候。作家和学者可以“十月怀胎”乃至“十年怀胎”,“一朝分娩”。记者只能“一月怀胎”乃至“十天怀胎”,“一朝分娩”。而且生出的不能是“死胎”或“怪胎”或“畸形儿”。这就是新闻工作的苛刻要求。然而,干记者,又不是靠使短劲就能奏效的百米  相似文献   

20.
李岚 《新闻知识》2007,(7):50-51
在现实的新闻实践活动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在突发敏感事件、重大灾害事故发生时,媒体记者要争先恐后为自己从业的媒体抢发新闻,而地方政府公务人员却千方百计阻止媒体记者发稿,两者之间往往会产生一系列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