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受母语影响产生了不合规范及规律的中式英语,阻碍了理解和交流。本文从英语词汇与句法两方面分析了种种中式英语的表现并予以纠正,并提出克服中式英语的方法和途径,旨在帮助学习者真正掌握英语的语言规律及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2.
赵燕 《海外英语》2011,(8):247+283
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地受到母语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的影响,说出或写出不合英语语法和表达习惯的畸形英语,即所谓的"中式英语"。该文首先论述了中式英语的基本概念,然后从语言迁移角度分析了这一现象在语音、词汇、句法和语篇中的具体表现。这有助于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避免此类错误的产生,从而习得标准、地道的英语。  相似文献   

3.
胡巧斐 《考试周刊》2009,(42):140-142
本文首先阐述了探索中式英语起源的重要性.然后从三个方面研究了中式英语的成因。并提出了如何学习地道英语的思路。首先以Jean Piaget的起源认识论分析解释中式英语的起因,然后从中英文思维模式的差异分析中式英语的起因,最后从中英文语言习惯的差畀分析中式英语的起因。本文在分析中式英语起因之后,提出了如何学习地道英语的建议.为广大学生学好英语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4.
孙静芳 《海外英语》2011,(1):168-169
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两者差别很大。然而许多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对两种语言的差异重视不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移植汉语的语法结构和文化结构去填补英语的语法结构和文化结构,因而在学习者的语言输出中出现了许多"中式英语"的现象。中式英语表现形式各异,大大削弱了跨文化交际的效果,有些甚至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所以有必要分析和探讨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和出现的原因,力求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最大程度的避免中式英语。  相似文献   

5.
解析中式英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英语这两种语言源于不同文化,它们在思维模式和表达习惯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就造成许多中国学生在英语表达中出现偏差或失误从而产生了中式英语。中式英语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受母语干扰和影响,套用汉语规则和习惯而导致的不符合英语语言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本文试从词汇、句子层面分析归纳中式英语的成因及对策,帮助英语学习者摆脱母语对英语的干扰,使之更有效地学习运用英语。  相似文献   

6.
英语写作中常见的“中式英语”例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中式英语,就是指受汉语表达习惯影响而出现的不规范英语或不符合英语文化习惯的英语。中式英语的产生,究其根源是与文化因素密不可分的。一方面,语言学习者对该语言的民族文化背景缺乏了解,导致语言使用上的偏差与失误;另一方面,语言学习者本民族的文化也在潜移默化中对其语言的学习和运用产生了很大的干扰作用,学习者将本族语对某一词语或结构的语用意义套用在外语上造成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7.
中式英语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表达中套用汉语规则和习惯而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语言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中式英语主要表现在词汇和句法方面。积累和模仿是减少中式英语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中式英语主要表现在句式和措辞两方面,其根本原因是母语思维模式的负迁移,习惯将汉语的语言规则运用到英语语言之中,由于受到汉语的语言习惯和规则的影响,形成了不合乎英语语言规范的中式英语。本文分析了中式英语翻译中经常出现的错误问题,从句式、词汇及表达习惯方面分析其表现形式,并提出了英语教学工作中的相关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9.
中式英语是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受母语影响,按照中文表达方式和语言规则及习惯行文而导致的不符合英文表达习惯的畸形英语。本文利用学生写作中的若干中式英语例句,探讨了中式英语的成因以及提出了如何避免中式英语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摘要:中式英语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表达中套用汉语规则和习惯而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语言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产生中式英语的原因有很多,如环境、文化等。本文从“中式英语”的定义和主要表现出发,从认知心理学和认知模式两个的产生角度来阐述“中式英语”的产生原因。最后从认知的角度提出相关的能尽量克服“中式英语”产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中式英语(Chinglish)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因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生搬硬套汉语的规则和习惯,在英语的交际中使用的不合英语规范和文化习惯的畸型英语。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二者在语法、表达方式、文化背景、思维习惯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中式英语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往往不可避免。在学习英语时要注重对中式英语的误用点的理解,从而达到为学习英语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张悦 《考试周刊》2013,(90):71-72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和加深.英语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学习英语的人也越来越多。中国的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受到中国文化和语言习惯的影响.出现了中式英语。本文将探讨中式英语的现象与出现的原因.并找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式英语"是所有中国人学英语时都会碰上的极为普遍、而又极为棘手的问题。在汉英翻译中,它也是影响译文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文章从语言迁移因素和文化因素两个方面探讨"中式英语"产生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对比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并列举实际翻译中的例子来探讨如何在汉英中避免"中式英语,"使译文既忠实原文,又通顺地道,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14.
中式英语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因受汉语思维方式或文化的影响而拼造出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英语。我们对之应兼容并蓄:区分影响交际的中式英语和得体的中式英语,分析前者产生的原因,从而有效地避免;探讨后者存在的价值,应给予鼓励。我们在英语学习中,应更多地使用英语中的"共核"语言和词汇;对异域文化和语言采取开放、进取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学习文字及遣词造句规律来学习外语的翻译—语法教学法,已经广泛地为听说法所代替了。现在,语言被看做是一套言语习惯,而“语法规则”则是对这些习惯的描述。英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习惯,语言习惯同任何其他习惯一样,只有慢慢地经常不断地重复才能获得,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极大的耐性和高超的培养技巧。1.课堂上教师要尽量讲英语学生必须要尽快地习惯外语语音。在开始阶段,凡是能用英语表达的,就坚持用英语表达。如,每天用英语互相问候,用英语让学生关上或打开窗户等。上课时,可以利用手势、黑板上的简笔画,…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及中西文化交流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于是便产生了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中国英语( China English)是中英两种文化交流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是英语国家人士能够接受的、被认为是比较规范的一种英语变体。中式英语( Chinese English)则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生成的不符合英语语言规范及对象国文化习俗的表达方式,学习过程中受母语干扰和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的直接产物,故应该尽量避免使用。  相似文献   

17.
中式英语是中国的英语学习和使用者由于受母语干扰和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英语和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它存在于词汇、句法、篇章、文化及修辞等方面。主要从大学英语翻译和写作两个环节阐述了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并简要提出一些了纠正中式英语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英语与汉语分属两个不同的语系。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将本族的语言习惯和思维定势移植到英语学习中,形成母语负迁移。学生中式英语的根源即在于此。主语误用是造成中式英语的原因之一,具体表现为三种主语误用现象,即混淆主题与主语、主语缺失和主语使用不当。  相似文献   

19.
中式英语可以理解为受母语干扰所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语言习惯的英语,它的句子模式和语词用法都深深地受到汉语的影响。在中式英语现象经常出现,所以如何在口译中避免中式英语现象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以语言迁移理论为基础,分析口译中中式英语的原因,并提出避免中式英语现象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武丹丹 《考试周刊》2011,(30):30-31
由于受到汉语语言文化习惯以及文化思维因素的影响,在把汉语翻译成英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中式英语的现象,这种"中式英语"译文可表现在单词、词组、语法及句子等各个层面上。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就是中式英语在汉译英译文中的种种表现及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