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整体地面主要是指混凝土地面、水泥砂浆地面、现浇水磨石地面和菱苦土地面等。这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具有传统做法的地面,其基层和垫层的做法相同,仅面层所用材料和施工方法有所区别。绝大部分工程的基层和垫层在土建工程中完成,在装饰工程中仅进行面层的施工。由于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水泥砂浆地面和现浇水磨石地面较多,所以本文重点介绍这两种地面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2.
整体地面主要是指混凝土地面、水泥砂浆地面、现浇水磨石地面和菱苦土地面等。这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具有传统做法的地面,其基层和垫层的做法相同,仅面层所用材料和施工方法有所区别。绝大部分工程的基层和垫层在土建工程中完成,在装饰工程中仅进行面层的施工。由于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水泥砂浆地面和现浇水磨石地面较多,所以本文重点介绍这两种地面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3.
在新建、改建和维修工程中,需做大量的水泥砂浆地面,这使地面工程的抹灰量大幅度增加。通过几年的现场工作,发现办公楼、住宅楼等工程的地面抹灰,均有不同程度的起砂、空鼓、裂缝甚至表面脱落现象,成为水泥砂浆地面的质量通病。为了提高水泥地面的施工质量,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在现场与其它工程技术人员一道研究了这个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产生质量通病的原因和做好水泥砂浆地面的方法阐述如下: 一、产生质量通病的原因分析 1、地面空鼓。面层没有与基层结合,敲击有空声,产生空鼓现象的原因是:(1)基层表面清理不干净,有浮灰、浆膜或其它污物,使面层与基层不能很好的结合。(2)基层表面不浇水湿润或浇水不足,由于垫层吸收水分,影响了砂浆强度,面层与垫层结合不牢,另外基层表面有积水,增大了积水部分砂浆的水灰比,使面层不能与基层粘结好。(3)砼垫层配比掌握不严,灰渣过多,拍振不实,使垫层强度低,收缩大,面层形成脱落。(4)地面暗管埋设不牢,抹灰过程中有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楼面、屋面的处理多采用二次成型法,即先完成结构层的施工,待主体结构及墙面进行抹灰后,再进行地面面层的施工,通常的做法为:在结构层上做20—40MM的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面层。在多年的施工实践中,常发现地面起砂、空鼓、裂缝等通病并因此而返工,造成工期拖后、资金浪费。还有的由于施工过程中现浇板的厚度没有控制好,现浇  相似文献   

5.
在现浇混凝土楼面上不再做细石混凝土找平层或水泥砂浆抹灰层、顶棚及墙饰面亦不再抹灰,而仅在面层批刮腻子。免抹灰的前提就是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达到清水混凝土标准。  相似文献   

6.
水泥砂浆面层在我国建筑中应用比较广泛,如地面、屋面防水的保护层等,这种结构比较经济实用,但往往由于施工不良,容易裂缝、空鼓,起砂,影响工程质量,所以,怎样做好水泥砂浆面层,是应该引起普遍重视的一个问题。一、水泥砂浆面层构造刚施工完毕的水泥砂浆面层可分为三层,即砂浆层,水泥浆层,泌水层。其中水泥浆层是用抹子提起来的,是保证水泥砂浆面层平整、坚硬的关键一层,同时也是养护过程中最容易遭受破坏的部位,它往往因受泌水的侵蚀而导致结构破坏。  相似文献   

7.
在现在大多数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地面的面层多为水泥砂浆面层。由于水泥砂浆地面厚度一般为20mm厚,由于人为活动过于频繁、物体撞击、摩擦较多,使用不善在加上施工过程中的材料使用以及施工操作不当等问题造成地面表面粗糙、起皮、反砂的质量问题十分严重,如何能保证地面施工质量成为我们一直关注问题,本文就水泥砂浆地面起砂问题的防治浅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现浇水磨石地面施工中各种质量通病的形成原因,介绍了防治施工通病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现浇水磨石地面施工中各种质量通病的形成原因,介绍了防治施工通病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板体性强、水稳定性好的优点,被广泛作为路面基层应用在市政道路工程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作为道路结构中的主要承重层,通过承受面层传来的荷载,并将其传递到路基垫层,在道路结构层中占据着尤为重要的地位。主要从水稳基层的原材料及配合比、施工准备阶段以及施工过程阶段三个环节,就市政道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沥青混凝土面层以下分为路基、垫层、基层几部分,沥青混凝土道路主要承受荷载的部分为基层、垫层、路基的层层传递。单就沥青混凝土面层而言,其所能承受的荷载非常有限。良好的沥青混凝土面层平整度是以路基、垫层、基层的施工质量为基础的。再好的摊铺设备、拌合设备只能保证摊铺完毕一段时间内的路面平整度。因此,从沥青混凝土面层以下控制路面平整度,是解决道路平整度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砂砾垫层介于底基层和土路基之间,用以调节路基温度和湿度状态,改善面层和基层的工作条件,保证面层和基层的强度、刚度、稳定性不受土基水温状况的影响.扩散由底基层传递下来的车辆荷栽应力,改善风积砂路基粘聚力较小的特点.介绍了风积砂路基上砂砾垫层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3.
就水磨石面层施工中材料质量的控制,监理的技术准备等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以控制水磨石面层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4.
路面基层通常分为垫层、基层和面层。垫层一般用碎石或是砂砾,基层一般用稳定土(水泥稳定砂砾、水泥稳定碎石、二灰土等);面层一般按材料的不同分为:水泥砼面层(水泥砼和水泥砼块石)和沥青面层(沥青表面处治、沥青碎石和沥青砼等)。  相似文献   

15.
公路路面工程的施工是指在路基已形成的基础上,依次进行路面垫层基层和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路面工程施工成本的发生往往涉及到项目的整个周期及项目成本形成的全过程.分析了路面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现状,并对工程项目成本的管理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目前西南地区各设计院要求楼地面做法一般为50mm厚,但在施工过程中只允许20mm厚水泥砂浆楼地面,其余30mm厚留至业主室内精装修地面贴砖使用。经过一代代建筑人的努力,水泥砂浆楼地面各种质量通病已开展过许多研究和处理,本文结合目前建筑施工实际情况,谈谈西南地区水泥砂浆楼地面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建筑工程中,需做大量的水泥砂浆地面,这使地面工程的抹灰量大幅度增加。通过几年的现场工作,发现办公楼、住宅楼等工程的地面抹灰,均有不同程度的起砂、空鼓、裂缝甚至表面脱落现象,成为水泥砂浆地面的质量通病。为了提高水泥地面的施工质量,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在现场与其它工程技术人员一道研究了这个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产生质量通病的原因和做好水泥砂浆地面的方法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地下室防水设计的内容可以粗略的分为概念设计及构造设计,概念设计是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很重要的防水设计内容,但常为设计忽略。目前许多建筑中(尤其是住宅建筑)楼地面面层采用水泥砂浆很多。而这种水泥砂浆楼地面层由于施工过程中造成的种种原因,往往出现起砂、起壳、裂缝等质量通病,尤其顺预制板板缝裂开,板端顶部裂开,造成渗水、漏水,直接危害房屋质量,影响使用功能,给用户带来不应有的困难和损失。为此,必须对水泥砂浆面层裂缝的质量问题应予以重视,分析其产生原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为此,从加强技术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消除质量隐患,减少损失浪费出发,通过学习有关资料,综合自己体验,对施工中或出现的裂缝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原结构面因存在高低不平或坡度而进行找平铺设的基层,如水泥砂浆、细石砼等,有利于在其上面铺设面层或防水、保温层,找平层采用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凝土铺设。找平层的施工应遵循相应标准,严把工程质量。本文对楼面找平层施工加以阐述,以期对相关施工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土方工程、混凝土垫层及面层、钢筋混凝土工程为关键工序,探讨了园林土建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