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焱 《记者摇篮》2008,(1):51-52
电视新闻也是艺术的一种。因此,我们在制作电视新闻的时候,也应当讲究艺术性。电视新闻的艺术性,是在新闻保持真实的基础上的艺术,就是在不失真实的情况下的艺术。怎么样才能够加强电视新闻媒介的新闻艺术性呢?笔者认为,在不违背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2.
刘朔 《新闻传播》2012,(1):68+70
电视新闻是电视各种新闻内容和新闻报道形式的总称,也是电视节目的骨干和主体。对于电视新闻而言,若是只有单纯的画面其含义往往就会比较模糊和游离,因此容易让观众产生不同的理解。所以,为了让电视新闻更加地清晰和准确,并且最终完成叙事的功能,从事电视新闻工作的工作人员就必须借助文字和语言来解释和阐述新闻。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电视新闻写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体现出来。电视新闻稿的写作既是一门为"听"而写的艺术,也是一门为"看"而写的艺术,电视新闻稿的写作是将广播新闻"听"的特点与报纸新闻"看"的特点相结合,这样观众才能通过文字和语言对电视画面中提供的新闻真实性有全面准确的了解和判断。本文主要是通过一些电视新闻写作方面的例子来对其重要性以及必要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电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电视权威性及作为公共媒体公信力的关键因素,电视新闻报道真实性问题探讨涉及到了真实性及失实两方面的因素,是当前学术界探讨比较多的问题。根据电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失实性本文分为两部分阐述,一部分是从现实真实、媒介真实和主观真实三方面诠释了新闻真实性问题;另外,一部分则从新闻真实性的角度出发谈到了新闻失实,具体分析了电视新闻失实的原因,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如果把真实性比作新闻的"里子",那么艺术性就可以看作是新闻的"面子".许多论著对于新闻真实性的阐述已经比较全面而且科学,在此笔者想对新时期电视新闻的"面子"--艺术性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谈到在电视新闻中要讲究艺术性,有些人持反对意见,认为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叙述与记录,如果要使电视新闻体现艺术性,可能会造成观众对新闻本身真实性的质疑。我认为,在电视新闻中恰当加以艺术性,会使电视新闻更能引起关注、更具感染力。  相似文献   

6.
邢晓妍 《记者摇篮》2009,(9):101-101
从事新闻摄像工作十余年来,在如何综合运用镜头来处理好电视新闻画面的真实性、电视新闻画面的典型性、电视新闻画面语言的思辩性、电视新闻画面的流动性来增强电视魅力方面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感悟:  相似文献   

7.
实效美、真实美、信息美是电视新闻的生命。电视新闻是一种声像合一,画面与语言兼备的新闻传播形式,由于往往只注意到文字的新闻性,忽略了电视新闻画面的美感。那么,电视新闻的美感到底在哪里呢?从总体来说,电视新闻画面的美感应该表现在实效性、真实性和电视画面信息量的丰富上,要满足观众先睹为快的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8.
<正>电视新闻画面与美学的关系,是许多电视媒体工作者关心的问题。电视新闻画面如何运用美学?研究电视新闻画面美学会不会影响真实性?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其实,既然新闻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而客观现实中存在着美,电视新闻画面就应该包含着审美意义。马克思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电视新闻画面同样需要按照美的规律再现生活中的事实。如何理解电视新闻画面的美感特征?我想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常言道:"人美在眼睛,文美在标题。"作为电视新闻来讲,人们在欣赏声画一体的活动画面的时候,其实也会注意标题。一个好的标题,往往会深深地打动观众,引发共鸣,强化新闻的表达效果。根据平时的工作经验,我总结出了电视新闻标题的作用、存在问题和写作方式三方面内容。一、电视新闻标题就像电视新闻的眼睛其作用主要表现在:1.揭示主要内容电视新闻消息每条都有它的观点、重点、中心,标题文字揭示就成了简单有效的方法,有一个醒目的文字标  相似文献   

10.
电视新闻报道以语言文字与动态画面相结合,的双重视听效果受到大众喜爱。但在新闻报道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电视新闻报道的文字与画面的结合上,由于重复表达和文字语言的不精炼,以及画面语言的缺失等大大降低了电视新闻的信息量。那么,怎样才能使文字与画面相互依托、互补结合得更好呢?  相似文献   

11.
电视新闻的画面语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画面不仅是电视新闻,也可以说是所有电视节目最基本的元素。人们褒扬某些电视新闻值得一看,就是因为它的画面在形体、色彩、表情、空间等要素中赋予了充足的信息细节,是在实实在在地说话。这是电视新闻区别于报纸新闻、广播新闻的基本特征,一条电视新闻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有独具魅力的画面。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电视记者提供了大量值得记录的动人画面,精心策划、组织、拍摄好每一组镜头,无疑将增强电视新闻的感染力。那么,要使每个画面都具有可视性,电视记者必须注重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一、电视新闻画面语言的真实性。在…  相似文献   

12.
电视新闻节目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获取新闻知识及相关信息的主要媒介。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也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趋势。人们对新媒体平台接受与喜爱程度的提升使得他们对电视新闻节目的要求随之提高。因此,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人员需要借助新媒体的优势作用,全面掌握电视新闻节目画面拍摄的技巧,进而有效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艺术性和真实性,满足广大群众对电视新闻节目日益增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韦良成 《新闻窗》2010,(5):96-96
电视新闻讲究画而语言,可以说画面就是电视新闻的生命,它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电视新闻事实.再现真实的场景,表达人们真实的所见所闻,因此.电视新闻十分强调画面语言,但是电视新闻同时也注重画面的艺术性和新闻性.笔者结合多年从事电视新闻采访的一些粗浅经验,总结归纳电视新闻画面的拍摄技巧和手法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阐述了电视新闻画面的真实美、信息美、时效美,我们认为电视新闻不但要注意文字的新闻性,更要注意在真实性、信息性、时效性等方面体现电视新闻画面的美感,并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画面独特的美感,利用其最本质的特征和形象反映生活,用电视新闻画面独有的美感打动观众。  相似文献   

15.
在电视新闻采访中,真实性是电视新闻的生命。记者在进行采访时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越多,在电视新闻采访中的真实性就越高。而同期声在保证电视新闻采访真实性方面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特别是在媒体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电视新闻要站稳脚跟,就要掌握电视新闻采访同期声的编辑技术。本文重点探讨了电视新闻采访同期声的编辑技术,拟期为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电视传播新闻,比报纸、广播更具有优越性.它有形象、语言、文字、音响等手段,既有可视性,又有可听性.但是电视作为新闻传播工具,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它在社会上的影响,还落后于广播、报纸.要改变电视新闻落后于广播和报纸的局面,关键之一是要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优势.根据几年来电视新闻的实践经验,想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何苏六 《现代传播》2003,(1):112-113
国内关于纪录片真实性问题的思考 ,通常被三个方面因素阻挡 ,以致很难进入实质性的层面 :一是被语言和风格 ,尤其是纪实性的语言与风格等形式化因素所遮掩 ;二是被纪录片中主观应不应该介入等简单化因素所困扰 ;三是把纪录片的真实性问题提至哲学层面 ,被其抽象化因素所笼罩。人们很少涉及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如何实现其真实性的问题 ,也很少具体地探究纪录片真实性的多个层面、多重含义的问题。本文认为前者正是思考纪录片真实性的根本意义 ,而后者则是导致长期以来对纪录片真实性问题纠缠不清的症结所在。本文是要跳出语言和风格层面来探究…  相似文献   

18.
电视新闻的播音,除具有播音创作的共性外,又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只有掌握这些特点,才能使电视新闻播音,具有更为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电视新闻播音创作的依据,可以说由三方面构成:一是生动真实的电视新闻画面,这是主要的创作依据;二是电视新闻的文字稿件;三是播音员运用有声语言,从画面外对画面内容进行必要的介绍、说明、解释、评论,补充画面的不足。只有使电视新闻播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人们对口播新闻在电视节目中的运用,存在着偏见,认为口播新闻没有电视特色,不是电视的特长,目前我们的电视报道运用口播新闻只是一种权宜之计,不得已而为之。事实并非如此。电视新闻当然要以画面取胜,但口播新闻也不能看作是权宜之计。从前期报道取材看,口播新闻也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久之策。口播新闻是指没有新闻现场形象,由播音员播念文字稿的一种电视新闻报道形式。这种形式可以充分发挥文字语言在报道取材方面的优势,克服电视画面语言在报道取材方面的不足。文字语言受空间限制少,记者通过文字语言脱离新闻现场同样能  相似文献   

20.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可以将声音、图像、文字、色彩同步传送,奠定了电视新闻在所有媒体的信息传播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就新闻现场报道中主持人、摄像、写作这三个方面如何做好、做精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