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2005年5月起,我曾在本专栏连续多期发表了“世界各国首种邮票排行表“,分别介绍150年以前最早47个国家和地区发行的第一种邮票。在那以后,我没有继续这个题目,但陆续不断有纪念本国首种邮票150周年的邮票发行,看到那些设计印刷得很漂亮的票中票和小型张,不由得让我心动。大约两年前,我发现阿根廷发行的邮票(图1)和小型张(图2),便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小型张上有几枚票中票像是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世界第一枚邮票"黑便士"诞生170周年,借此机会"晒晒"部分国家、地区发行的票中票,以示庆祝。 世界第一套"黑便士"票中票由墨西哥于1940年5月6日为纪念"黑便士"诞生100周年而发行,全套10枚,同图,面值、刷色不同  相似文献   

3.
票中票,又称"邮票上的邮票",是为了某种特殊的纪念或宣传,将曾经发行过的邮票印制在新发行的邮票中,其中被复制的邮票称为原票。票中票是世界上20个最受欢迎的集邮专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在我所收集的生肖邮票中,有几套是带过桥票的。可别小看了这些只有图案、没有面值的图片,仔细欣赏一番以后,也许会使你爱不释手。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我国应该是世界上最早在生肖邮票上出现过桥票的国家(假如还有比这更早的,请知情者提供线索)。1981年,我国在发行辛酉鸡年生肖邮票的同时,发行了世界第一本生肖邮票小本票(图1)。在这本小本票里,含有十枚生肖鸡邮票,过桥票把它们分成了两边,左边的4枚,右边6枚。过桥票由六个大小不同的同心圆组成。最中心的圆里是一只公鸡的  相似文献   

5.
自粘式卷筒普票进入20世纪90年代,自粘邮票由于使用方便而在美国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和用户的广泛认同。美国的第一枚自粘式卷筒普票是1989年发行的25c“鹰盾”普通邮票,如图6所示。邮票实际上是以自粘式整版18枚的小版形式发行的,但另有部分整卷18枚的自粘式卷筒票在发行首日首发邮局的自动售卖机中出售以供制作首  相似文献   

6.
样票,顾名思义便是做为样子的票品,不是正式发行的邮票。税票,纸币等也有样票,或称为“样张”。中国最早的邮票是大龙邮票,发行于1878年7月下旬。在此以前为其印制的样票都有哪些?具体情况如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票中票”是以过去发行的邮票为主图的邮票。由于“票中票”表现的对象是邮票实物,理论上可以制作极限片,笔者现就2种“票中票”极限片的销戳地谈一些个人认识(图示片材是否合格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大龙邮票发行一百一十周年》小型张主图是大龙邮票。大龙邮票在天津海关首发,笔者选津海关旧址紫竹林所在地邮局(天津八支,邮编300040)日戳销制  相似文献   

8.
朱培基 《中国集邮》2001,20(7):40-41
“慕田峪”80分票属普29《万里长城(明)》第四组,目前见到的有两种印刷方式,均为北京邮票厂影写版印刷。其邮局全张均为(10&;#215;5)50枚。1.一种是采用通常油墨印制的邮票(本文简称无荧光票),1999年3月1日发行。此种邮票是由引进的第一台法国商邦(CHAMBON)公司生产的6色机及瑞士乔利7色机印制的。首发当日,笔者在北京只购到6色机印制的邮票,1个月后才购到7色机印制的邮票。据说外地有些邮局在首发日同时出售了两种机器印制的邮票。  相似文献   

9.
黄山 《上海集邮》2007,(1):23-24
有一段时间,我热衷于收集票中票,特别喜欢珍罕邮票的票中票,它们的原票价值连城,不要说买,就是连看也难得一见。如今有了这些票中票,这些“珍罕”邮票现在都静静地躺在了我的邮册内,随时可拿出来欣赏。当然,票中票的选题不只是珍邮,还包括各国的首套(种)邮票,以及其它具有  相似文献   

10.
筱娴 《中国集邮》2001,20(10):36-37
《永乐宫壁画》邮票是2001年5月5日发行的1套壁画题材邮票,从邮票的构图看,与以前发行的《敦煌壁画》类似,如果不仔细区分的话,两之间的差别并不大,而且全套邮票尚有1枚2,8元面值票,从近期的走势分析,该票能够保住面值已属不错。但是该票尚未发行,其全张票的市场期货价已高达80元,比20元的面值足足高出3倍,出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1.
林猷熙 《集邮博览》2012,(10):19-19
《集邮博览》第8期刊出《建议调整生肖票发行时间》一文,读后觉得有点道理,但并不充分。以愚之见,生肖邮票发行时间没有必要调整。每年元月5日为的是让集邮者及时买到下一年的生肖邮票,更从容寄发生肖邮品。  相似文献   

12.
近日,从《集邮博览》杂志上看到《"纪票特发"说曲直》一文后,笔者对于"纪票特发"也想谈谈自己的看法。笔者认为,主题和发行是两个概念,纪念邮票、特种邮票、普通邮票等都是邮票的发行表现形式。新中国邮政成立以来,以邓连普先生为代表的老一代邮票工作者开创了新中国邮票以志号来划分的规则,非常利于邮票的分类和收藏,被人们所认可和接受。甚至在国外也受到集邮界人士的好评,成为新中国邮票发行的特点之一。据笔者所知,世界上  相似文献   

13.
黄山 《上海集邮》2023,(2):39-41
<正>邮票是国家名片,各国在印发时都非常谨慎,然而发行需经过很多工序,错误也是难免的。通常流入社会的错票数量很少,物以稀为贵,便成为珍稀邮票。倒印是错票的一种,发生在多色套印的品种中。1961年9月,联合国第二任秘书长达格·哈马舍尔德在前往刚果进行停火谈判的途中,因飞机坠落而遇难。一年后的1962年10月23日,美国发行邮票,以资纪念。票图是以联合国大楼为背景的哈马舍尔德半身像,由黑、棕、黄3色套印(图1)。  相似文献   

14.
卢伯雄 《集邮博览》2018,(12):102-103
在我的藏品中,有5枚与邮票相似的“航空信最快”和“夜间长途电话半价收费”宣传标签票,由天津市邮电管理局于1957年发行。之所以称为“票”,是因为无论是票形、票幅、边齿还是志号等,基本都与邮票相似,只是发行铭记为天津市邮电管理局,老集邮者一看便知这是当年天津市邮电管理局为推广业务发行的一种宣传标签票,其用途是供免费粘贴在邮电用品的信封、包裹单、汇兑票、电报电话及邮电业务的给据单据上。  相似文献   

15.
突破传统的香港生肖票1967年1月17日香港发行“岁次丁未(羊年)”2枚生肖邮票,这是香港首次发行生肖邮票(图1、图2)。纵观香港生肖票,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是它打破了香港自发行邮票以来以英国事物为题材的一统天下的局面,突破沉闷、单调的传统格  相似文献   

16.
正邮票设计错误,早即有之。有的还因此成为世界级珍贵邮票,令人向往不已。而一些票中票的主图,也会发生错误,本来是想将本国的首枚邮票或早期邮票、别国的"世界珍邮"再次展示在票中票里,可有时恰恰相反,票中票的主图不仅成不了票中珍邮,反而因缺乏邮票基本知识或一时疏忽而成为了笑柄。我们知道,1840年印制黑便士邮票整版枚数是240枚,横12枚,竖20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个票中票邮迷,以在本专题邮苑中寻寻觅觅为乐。偶见加拿大2000年首次发行的个性化邮票图样(编者注:请注意邮票上“镜  相似文献   

18.
谭世光 《收藏》2009,(11):131-131
在数以千计的《掷铁饼者》邮票中,其样票和错体票发现较少,故很难收集。笔者有幸集得几枚,现介绍如下。 《掷铁饼者》邮票样票种类较多,有“票样”(即样票specimen,是新邮票分发给有关部门备案、备查验或供宣传部门用的样品),有“色样”(与邮票成品颜色不同的原版印样),还有“母样”(雕刻版邮票原版第一次打印出的邮票图样)等。  相似文献   

19.
近代邮票的图案丰富多采,几乎无所不包。有趣的是,某些早期邮票成了近期邮票的图案,构成所谓的“票中票”;有些实寄封也作为邮票图案,构成“票中封”。 有些国家在宣传和推行邮政编码、纪念万国邮联成立或纪念国际书信周时,发行了以信封为主图的邮票(图1、2,见封三)。但是其中的信封有时只是示意的轮廓,或者封上的邮票只是示意的色块,或者没有确切的收信人名址。这些不能算是正宗的“票中封”。正宗的“票中封”,应该是历史上确有其封。 英国泽西岛1974年为纪念万  相似文献   

20.
位于太平洋中南部的皮特开恩群岛1998年10月发行的全套4种《热带花卉》邮票,不但是等边三角形的异形票,而且采取正、倒各2种的交错排列形式,全套票按面值从低到高放置在一起又构成平行四边形(如图)。三角形是异形票中较常见的票形,但像这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