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生活化语文教学范式是将语文与生活对接的一种教学程式。它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引领学生去解读文本中的理想化的生活,反观身边的现实生活,解决教与学之间的矛盾,给学生认识生活以具体的帮助。生活化语文教学范式包括三个子系统:课堂教读生活化、说写历练生活化、积累指导生活化。三者有机融合,将实现"教读"和"学写"、"教文"和"立人"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2.
贴近生活,回归生活,体现生活性,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近代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作为语文教师,应架起生活与语文学习的桥梁,促进语文教学生活化。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把课堂教学活动置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之中,让学生在其中感受语文,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
正语文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于贴近学生生活,这是"根"。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地应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以此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语文教学"生活化"策略语文教学"生活化"是指教师在教学语文知识和训练语  相似文献   

4.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即语文教学与生活相结合,使课堂教学方式变为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参与的生活过程。在阅读教学中,要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让语文回归生活。一、内引:把生活经验引入到阅读中来课文是课本的主体,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范例。教师在课内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并进行听说读写  相似文献   

5.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要求:"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则是语文实践。"陶行知先生也说:"教育是生活化的,一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起作用。"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架起语文学习和生活之间的桥梁,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一、营造生活化教学环境我们的传统语文课堂过于强调学习功能,忽视了营造温馨乐  相似文献   

6.
正美国教育家华特曾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他告诉我们,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隔膜,让语文课堂教学与生活亲密接触,在知识和技能目标的传授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引入"生活的活水",让课堂的死水得到新的生活源泉。一、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一切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学生,所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生活的主体。老师在教学中要抓住课文和生活碰撞的火花,用开阔的视野观察我们生活的大千世界,调动我们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教学如果仅仅停留在字词的记忆或者文章解读上,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言,教育理念明显落后。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容易产生一种课堂的枯燥感,直接导致了学生们对语文学习兴趣的降低。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其实就是最好的语文教学素材,这也就启示我们应该进行语文生活化教学。一、高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学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应当使学生能够将其所掌握的语文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之中,而想要达成这一目的,则语文教师应当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进行授课,从而深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强化对语文知识的实践应用。为此,本文将从语文生活化教学法所应遵循的理念入手,并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生活化教学内容的代入、为学生布置生活化语文作业三个方面对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展开讨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5,(82):35-36
"语文生活化教学"是指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相结合,使课堂教学方式变成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参与的生活过程。为此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上将教学内容生活化、活动方式生活化,让学生留心发现生活中的语文。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与生活关系密切.语文教学生活化:教材处理生活化,教学活动生活化,教学评价的生活化;让生活渗透语文:联系学校生活学习语文,联系社会生活学习语文,联系家庭生活学习语文,联系学生实际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11.
耿静静 《现代语文》2013,(4):136-137
语文教学回归"生活世界",并不是要推进语文教学向日常生活的回归,将语文的外延等同于日常生活。这里的"生活世界"指向生活的"意义"层而非生活的"事实"层,指向学生的内心生活而非学生的外在生活。语文教学生活化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内心生活化,只有深入学生生活与其心灵的碰撞,走向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兴趣和语文能力。"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本文仅从作  相似文献   

12.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即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要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语文学科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因此,小学语文各方面的教学内容都要与生活相联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文教学也不例外,生活是小学学习作文的源泉,作文是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反思,因此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使作文教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  相似文献   

15.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通过"访一访,观察生活"、"演一演、再现生活"、"学一学、体验生活"等,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语言以及文学文化的简称,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中职语文教学应该贴近生活、回归生活。教师的教学方法应当不断更新、与时俱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潜力,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掌握牢固的知识。本文旨在对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意义思考,进而对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语文既是我们每天交流、沟通所用到的必要语言,又是我们文化知识传播的重要媒介,可以说,语文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每个环节。语文教学作为小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基础课程,除了要教会学生一些必要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对语文进行有效的运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就显得尤为必要。基于此,就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展开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数学来源于生活,小学数学教学必须根植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方能结出理想的硕果。因此,我们要努力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下面,就如何对学生进行生活化教学,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一、数学语言生活化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交往中,主要是通过语言交流,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  相似文献   

19.
正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的学习源自于生活,生活与语文两者密不可分。将生活化教学方法运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让语文教学与生活融合在一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有利于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和语文素养的养成,能够提高学生生活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实现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一、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涵义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指教师在进行语文知识教学中  相似文献   

20.
罗雪莲 《甘肃教育》2014,(16):47-47
正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一本鲜活而厚重的书,语文学习是一项充满体验和情趣的活动,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和大脑感受大千世界,打开生活这本书,是语文学习中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和真实地看待这个世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做到以下几点,使语文教学生活化。一、教学内容生活化新课程关注的教学,是要在知识和实践之间建构起沟通的桥梁,把教学过程和学生的生命发展联系起来,实现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要把与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