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液化放热的物理现象是初中物理教学中难以解决的演示实验之一,单凭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很难认识这个现象。曾有教师这样演示: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入等量等温的水,取一定量的水装入试管中加热到沸腾后将产生的水蒸气通入一个烧杯的水中,等试管中的水全部变成水蒸气通入烧杯中后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t1,另取等量的沸水倒入另一个烧坏的水中搅拌后测量水的温度t2,通过比较t1t2就可以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2.
例右图是证实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取一个大烧杯,装入大半杯水,烧杯内放一些金鱼藻,并通入一种气体A,静置一段时间后,用漏斗罩住金鱼藻,然后将盛满水的试管倒置于漏斗上,放在太阳光  相似文献   

3.
例1如图1示,它是证实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取一个大烧杯装入大半杯水,烧杯内放一些金鱼藻,通入气体A,然后将盛满水的试管倒置在漏斗上,过一会儿有许多气泡产生,管内液面下降,根据这一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实验室制取气体A的化学方程式。(2)通入气体A的目的是。(3)  相似文献   

4.
华东地区初中物理新教材第一册第五章第三节中有一个说明水蒸气液化时放出热量的演示实验 (如图1所示).笔者认为上述实验不能有力地说明水蒸气液化时是放热的.因为即使水蒸气液化时不放出热量,由于通入试管中的原来就是高温的水 蒸气,通过热传递,容器 B中的冷水也会从试管A中吸收热量而温度升高,这就掩盖了液化放热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浓硫酸溶于水放热现象的实验改进山东临沂枣沟头中学(276038)孙风波取一长玻管,一端用胶管同注射用针头相连,另一端插入带有单孔塞的试管中,在试管内加入10~20ml酒精。另取一烧杯,注入300ml水,把盛酒精的试管插入烧杯内的水中(并用温度计测水的...  相似文献   

6.
一、“比热”演示实验1.实验装置如图1,A是自制的两个空气温度计(要求形状完全相同,内装等量的红色水);B是有孔的橡皮塞,把A管插入有孔的橡皮塞中;C是两根规格完全相同的试管;D是玻璃缸;E是硬纸板,中间钻两个圆孔,两圆孔之间的距离约5厘米,孔径要与试管外径相适应;F是两只同样的烧杯.2.演示方法(1)在一个烧杯里装100克水,另一个烧杯里装100克煤油,把1000克热水倒入玻璃缸里,用硬纸板盖住玻璃缸的缸口.(2)把两个试管同时插入硬纸板的圆孔里,使一个试管插入煤油里,另一个试管插入水里,要求两者…  相似文献   

7.
1.物质溶于水时热量变化演示实验的改进 用温度计来测量硝酸铵、氯化钠和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温度变化,这种方法缺乏直观性,不便于学生观察,在教学中,可以作如下改进,现象十分明显. 用玻璃纸制作3张边长为15cm的正方形,分别在2张上洒满水,将2只装有50mL水的烧杯放在上边,分别往烧杯中加入硝酸铵和氯化钠,一会儿教师拿起烧杯,学生可以看到加入硝酸铵的烧杯与玻璃纸因水结成冰而粘合在一起了,说明硝酸铵溶于水时要吸收热量,从而使溶液的温度降低;而加氯化钠的烧杯却无变化,说明氯化钠溶于水时温度变化不大;另取1张玻璃纸并铺满熔化的石蜡,立即将装有50mL水的烧杯放在上面,教师拿烧杯,学生可以看到玻璃纸和烧杯是粘在一起的,加入氢氧化钠同体后再拿起烧杯,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石蜡受热熔化玻璃纸脱落,说明氢氧化钠同体溶于水时放出热量,使溶液的温度升高.  相似文献   

8.
何永健 《物理教学》2010,(3):36-36,21
笔者在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三年级《物理答疑解惑》一书中45页看到介绍的一个物理实验:在一个大气压下,如图1所示,把一只装了水的试管插入烧杯的水中,用酒精灯或其他热源对烧杯加热发现,当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里的水并不沸腾,试管内外的现象截然不同,是温度不够吗高吗?  相似文献   

9.
根据高中化学读本第一册P102教师演示及P310图11学生分组实验,按照课本上要求,用铝箔包好金属钠,用镊子夹住放入水中,用排水法收集氢气,这样做比较麻烦。笔者作了如下改进。实验步骤1.取直径20mm。长200mm具支试管一支,配橡皮塞,接上乳胶管及玻璃弯管,把水加入具支试管中,使液面低于支管口约2cm,并滴入2滴酚酞试液。2.把另一支盛满水的试管倒扣在盛有水的烧杯中。3.把一块绿豆大的金属钢用滤纸吸于煤油后,投入具支试管中,迅速塞住橡皮塞,把导管口移入盛满水的试管口下方收集氢气。改进后的优点在同一个发生装置上,可以演…  相似文献   

10.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教学中,我补充了如下演示实验,以研究液体沸腾的条件。 实验装置,在课本第44页图4—14的实验装置中增加一只大号试管和一支温度计(附图)。 在大号试管中装入适量的水(为了节约时间,可装入前面实验中烧杯中的  相似文献   

11.
一、对物理现象发生的条件掌握不全面例 1 如图所示 ,烧杯中装有水 ,将一个装有水的试管插入烧杯中 ,用酒精灯加热 ,在 1标准大气压下 ,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 ,试管中的水将 (   ) .(A)温度低于 10 0℃ ,不沸腾(B)温度等于 10 0℃ ,不沸腾(C)温度等于 10 0℃ ,沸腾(D)温度低于 10 0℃ ,沸腾 错解  (C) .分析 液体沸腾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温度达到沸点 ,继续吸热 .试管中的水温度虽然达到沸点 ,但是试管内、外的水没有温度差 ,导致试管中的水无法继续吸热 ,所以不会沸腾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 .二、对物理量、公式、定理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提出问题如图1所示,大烧杯和试管中装有适量的水,用酒精灯给它们加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足够长的时间后,试管里面的水会沸腾吗?其温度与烧杯中的水温有什么关系?根据有关热传递的知识,人们普遍认为:试管中的水温与烧杯中的水温一样,达到了水的沸点,但是当两者的温度相同时,试管中的水就不能从烧杯中的水里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其实这种观点是人们想当然的理解,是一种完全理想化的观点,与实验情况不吻合.通过多次实验,我们发现试管中水的温度至少比烧杯中水的温度低3℃左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哪些因素影响试管内外的水温差呢?下面…  相似文献   

13.
在现行的初二《物理》(华东地区试用修订版 )教师教学用书中 ,第 2 96面介绍了一种潜水艇模型的制作方法 ,如图 1所示 ,取一只试管 ,用插有两根短玻璃管的橡皮管塞塞紧管口 .取两根乳胶管 ,一根与注射器相连 ,另一根放在水中并保持管口能始终没在水面之下 .为了使试管平衡 ,在试管底部绕几圈铁丝作为配重 .演示时将试管放入水槽中 ,使它水平浮于水面 ,用注射器从试管中抽气 ,试管中的水就增多 ;往试管中压气 ,试管里的水就减少 .控制进入试管内的水量 ,试管就会在水中下沉、上浮或悬浮 .书中介绍的这个实验有几点不尽人意之处 :(1)从试管中…  相似文献   

14.
在人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中 ,关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部分有一个简单易做、现象明显、很能说明问题的演示实验 ,就是向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里通CO2 ,由于CO2 溶于水生成了H2 CO3,石蕊试液变红了 ;H2 CO3不稳定 ,加热变红的液体 ,红色褪去而显紫色。怎样说明H2 CO3分解的产物有CO2 ?在教学实践中 ,本人对此实验作了如下改进 :取A、B两试管 ,装入少量紫色石蕊试液 ,先向A管中通入CO2 ,观察液体颜色的变化 ,待石蕊试液颜色变红后 ,用带有玻璃弯管的胶塞塞紧A管管口 ,双手各持一试管夹夹住A、B两管 ,并将玻璃弯管插入…  相似文献   

15.
现行初中物理第二册p.73观察萘熔解的演示实验,按照课本上给定的装置,操作上不够方便,演示时萘粉要加热近8分钟才开始熔解,易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脱节,加之本节涉及到熔解与凝固、晶体与非晶体、熔点与凝固点、熔解热等概念,又第一次接触用图象法表示物理量的变化规律,故而在45分钟内很难授完新课,为此我对该实验做了改进。 1 实验装置和演示方法如图所示,取两支口径分别为3cm和2cm的试管,在小试管中装入适量萘粉,同时较均匀地装入几枚订书钉,在大试管中装入50℃~70℃的水至约三分之一管长,然后把小试管套入大试管中,使小试管露出2cm左右,盛萘粉部分刚好浸没水中,在大小试管之间  相似文献   

16.
有的学生以为水的温度升高到 10 0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就会沸腾。产生这种看法的原因是对液体沸腾的条件不清楚。为了纠正这种认识 ,可在讲授“液体的沸腾”这部分教材时 ,补充下面的演示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在大号试管内装入约 1/ 3的水 ,小号试管内装入适量的水 ,应图 1使小试管的水面没过温度计的玻璃泡 ,小试管放入大试管中 ,大试管的水高于小试管的水面。实验时 ,先将小试管拿出 ,用酒精灯对大试管加热。当大试管里水沸腾时 ,用温度计测出水沸腾的温度 ,这个温度就是实际气压下水的沸点。比如 ,实际情况是 1个标准大气压 ,…  相似文献   

17.
有的学生以为水的温度升高到100℃(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就会沸腾。产生这种看法的原因是对液体沸腾的条件不清楚。为了纠正这种认识,可在讲授“液体的沸腾”这部分教材时,补充下面的演示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大号试管内装入约1/3的水。小号试管内装入适量的水,应使小试管的水面没过温度计的玻璃泡,小试管放入大试管中,大试管的水  相似文献   

18.
1 提出问题有这样一道习题 :“取一支大试管 ,加入 1 5ml的水与苯 ( ρ =0 87g·cm-3 ) ,静置。取黄豆大小的金属钠 ( ρ =0 97g·cm-3 ) ,轻轻放入这支装有水和苯的试管中 ,试推测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2 提出假设一部分同学认为反应现象和金属钠与水反应的现象相同的。一部分同学认为反应现象和金属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存在差别。3 验证假设3 1 实验用品金属钠、苯、蒸馏水、小刀、滤纸、玻璃片、镊子、 50ml小烧杯。3 2 实验步骤3 2 1 取两只 50ml的小烧杯 ,向一只烧杯中加入 2 0ml蒸馏水 ,向另一只烧杯中加入 1 0ml蒸馏水和 1 …  相似文献   

19.
1.铁生锈条件的实验1.1预先截取2块Zcmxscm的普通簿铁片,敲平,去掉其表面覆盖物及铁锈,使其表面保持洁净光亮,备用.1.2取100mL烧杯,将一块铁片斜置于烧杯里,向烧杯里加入开水.使铁片浸没在水下约0.scm.将烧杯置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伪缩短演示时间,可先加热石棉网)1.3将另一块铁片横置于烧杯口上.效果约4-5分钟后,可观察到置于烧杯口上的铁片向下的一面湿润,且明显有棕色铁锈生成,向上的一面干燥,无明显锈迹.浸没在水中的铁片表面光亮如初.说明在加热条件下,烧杯里的水蒸气剧烈蒸发,使横置在杯口上的铁片向下…  相似文献   

20.
初中二年级物理课本采用了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第二版新教材,在P38的[实验与思考]中有一则实验装置(图1)。 在试管A未放入容器B中时,用温度计测出B中的水温,再将试管A放入B中,让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水蒸气在试管中遇冷将会怎样?过一段时间,再测量容器B中的水温,比较温度的升高与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