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闽粤赣边客家文化与丹霞地貌景观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建西部、广东北部及江西南部的交界地带是我国客家民系的传统分布区,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文化景观;同时,这一地域也是我国独具自然景观,美学价值的丹霞地貌重要分布区,这里旅游资源开发潜务巨大,但要注意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吸引客属侨资,广辟客属客源,并加强环境建设,突出重点,择优开发。  相似文献   

2.
客家族群自明末清初迁入桂东以来,在与当地各族群的密切交往过程中,相互融合,和谐相处,秉承中原文化传统,发扬客家人文精神,创造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桂东客家文化:崇尚华夏正统文化;崇文重教,尚文习武,耕读传家;守望相助,崇尚节俭;浸染“乡土情结”;独特的客家语言。  相似文献   

3.
客家祠堂与客家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客家祠堂与客家文化林晓平在中国大陆的客家地区,祠堂建筑可谓是星罗棋布;在海外,客家祠堂的数量虽不及大陆,但在部分客家人聚居区,祠堂也随处可见。客家祠堂既是历史的产物,又烙上了时代的印记。一个祠堂犹如一个巨大的符号,其间,蕴含着许多的信息和密码,对客...  相似文献   

4.
闽西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分析了闽西客家化旅游资源的“客性”,指出其目前开发经管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闽西山区经济现实,提出一系列开发客家化旅游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采用自我报告、内隐联想实验和配对变语法测量客家大学生对客家文化和客家话的态度,并利用听觉线索—靶子范式考察普通话和客家话的认知加工特点。结果显示:(1)客家大学生对客家文化存在积极的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2)客家与非客家大学生对客家话和普通话具有相似的语言态度;(3)双语环境下客家大学生对客家话未产生注意偏向,说明普通话和客家话认知加工特点相似。  相似文献   

6.
客家文献是具有"客家特色"的地方文献,它能够完整地反映客家人的历史及文化传承。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客家文献,无论对客家研究还是对客家文化的传承都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就客家文献的定义、类型及如何建设客家文献资源体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福建土楼是福建省重点开发的八大旅游品牌之一,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其蕴育着丰厚独特的客家文化资源。文章对客家文化的历史内涵、客家文化资源的特色、福建土楼旅游的现状、土楼旅游的客家文化根植性,即客家文化与福建土楼旅游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提出营造福建土楼客家文化特色、土楼保护等旅游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8.
《客家珍稀文书丛刊》所录清代梅州地区的契约文书中有不少音借字,为梅州客家方言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语音信息。对其中20多条音借字进行考辨,进而讨论了这些音借字反映出的梅州客家方音现象:精知庄章组合流;次浊声母疑、日、云、以母相混;开口三等和合口三等相混;遇摄、止摄、蟹摄相混;梗摄、曾摄、臻摄相混等。这些为客家方音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三明市客家地区的出国移民潮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要通过优化经济环境进一步吸引侨资;通过加快城镇化进程,积聚人口和生产要素,建设经济与社会事业和谐发展的新侨乡,从根本上解决移民潮带来的社会问题;创造适应客家新移民特点的文化建设范式,进一步弘扬客家文化,凝聚客家新移民。  相似文献   

10.
客家文化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汉民系文化,具有较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广东客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拥有开展文化旅游的优势。但客家地区开展文化旅游的基础设施落后,文化旅游开发保护意识差,旅游产品开发有待挖掘文化内涵。深入挖掘客家文化内涵,开发文化旅游,以期促进广东客家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客家文化形成、传播与地理环境关系刍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分析了客家文化形成、发展与传播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指出客家文化景观的特征适应于山区环境,具有存在和发展合理性。认为在现代社会下,客家人应该更加开放思想,积极发展区域经济,参与各区域文化交流,通过文化整合,保持传统文化精华,使客家文化不断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2.
李彦 《惠州学院学报》2007,27(1):125-128
客家是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民系。其特征是有相对集中的聚居区域, 共同的语言、文化。客家音乐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承载了客家人的审美追求。作为音乐艺术它也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一个重要支系。由于客家人对客家文化的崇尚及客家族系较多聚居偏僻和交通不够便利的山区, 故而使较多原生民间音乐得以保留。加强客家音乐研究就是对客家音乐的保护和发展, 也是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客家先民原是中原汉人,客家先民背井离乡,所到之处都能继承和发展中原汉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并同化当地土著居民,形成客家群体,且英才辈出,这与客家人的教育观直接相关,是客家人重视教育的传统风气所产生的必然结果。比如在云南的2万多客家人,分布于全省各州市县的各个系统,对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奉献。  相似文献   

14.
建构客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客家地区发展经济、带动旅游观光的主要策略。客家文化产业的建构必须将客家传统产业转变成文化产业,配合适当的产业发展策略,加上文化观光形式,才能促进客家地区经济振兴;客家文化产业经济必须加入客家历史与人文资源,结合客家文化图像,呈现更多客家特色,成为具有客家精神的文化产品。建构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商品、文化特色产业以及文化符码旅游意象,是客家地区发展文化观光、招睐人潮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客家祠堂是客家宗族祭祖的首要重地,也是客家人的情感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三明作为闽粤赣边客家大本营的重要地区,拥有大量的客家祠堂,其堂号、楹联、建筑格局反映了客家人崇祖观念之深;其族谱、祠碑、楹联反映了客家人移民道路之艰;其祖训、功能反映出客家人耕读思想之重;其选址、布局反映出客家人风水文化之盛。客家祠堂是研究与理解客家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16.
概述客家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探讨利用客家文献发展客家文化旅游的具体措施,分析客家文献蕴藏着丰富的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由此着重阐述了客家文献对发展客家文化旅游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熟语是一种重要的民间语文文本。客家熟语作为客家方言词汇系统中的一类特殊成员,不仅记载了客家民系的许多民俗事象,体现了客家人对特定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有认识和思维方式,而且包含了客家人的教育思想体系,反映了客家人传统的大教育思想,其中最重要的内涵是:崇文尚学;修身立人;勤勉务实;以巧求效。对这一教育思想体系的呈现,不仅有助于我们揭示客家人文化人格的形成过程,还有助于我们解读客家教育的现状与特色,为教育的现代化服务。  相似文献   

18.
怀集客家话分布在6个乡镇,17个村委会,总人口约4 000人。怀集客家话可分为"梅县型"和"长乐型"两类。它保留了梅州客家话的特点,又在怀集粤方言影响下产生了一些变异。  相似文献   

19.
现代客家建构,是对没有历史和记忆、不能形成认同的文化全球化的反抗,目的是建立起客家人的文化认同,在文化全球化中占据属于自身的文化地位。国内客家的认同更多地烙印上了经济目的,是地方政府为发展经济、吸引海外投资而进行的一场全民性客家建构。宁化石壁客家祖地的发现和建构,对于凝聚客家人的文化认同,推动客家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客家方言特征词中有一类是“外区罕见词”,该类词对内有很强的“一致性”,对外有很大的“排他性”,是客家方言的“代表”。本文深入分析了它们所反映的社会内容 ,发现它们集中体现在“山居”与“山田”上 ,据此揭示了客家方言的“山话”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