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我国,农家乐是农业旅游的主要形式,农业观光园的主要模式,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方式,所以农家乐旅游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但是在农家乐的开发过程中还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本文探讨了农家乐的概念、分类、特点、存在的问题和产品开发的对策。为今后的"农家乐"式农业观光园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对国内外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内涵、特征进行阐述,尝试建立循环经济作用下的发展新模式,提出了开发生态农业观光资源的创新理念和规划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项目背景和客源市场的基础上,定位于集采摘、品尝、娱乐、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绿色浆果采摘园,对哈尔滨市阿城区森莓园进行景观总体规划和主要节点设计,并对道路系统和植物配置进行规划设计。该森莓园的总体规划结构为"一带、四区、多景点",以栽植森莓类浆果为主,营造充满自然野趣和俄式风情的景观,可为相关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新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重大推动作用的不断显现,农业综合开发的扶持重点将逐步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转移。本文从经济、技术、政治、法律四个方面论述了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可行性,并从扶持主体、扶持内容、扶持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中国西部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及后果。认为环境的恶化尤其是水土流失与土壤荒漠化是导致西部地区贫瘠与灾害的主要根源,而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其治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失调。依据西部的自然生境特点及资源优势,并结合前人在该地区开发治理的经验和发展草地农业试点的成果,提出草地农业系统应在西部开发治理中起主导作用,大力发展草地农业是西部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的看法。同时阐述了草地农业在西部生态环境治理与农业经济持续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和发展草地农业系统的基本方针。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对池州城市旅游的开发进行了SWOT分析,然后从总体目标、开发方向、功能分区与项目安排三方面对池州城市旅游的开发提出了初步构想,最后探讨了池州城市旅游开发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7.
元明清三代是古代云南高原水利开发的重要时期,在官府的重视和领导下,云南高原的水利技术不断进步,水利工程遍布云南高原的平坝和山区,其中尤以滇池水利工程最为宏大.这时期的水资源利用是以土地为核心的农业开发服务的.一方面通过减少水域面积获得湖周平原土地;另一方面通过增强水利灌溉功效,提高农田的生产量.元明清三代云南高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直接影响较小,但它作为农业开发的助推器,却较为严重地破坏了云南高原原有的生态环境系统,人们不得不通过加强水利建设减少农业过度开发所带来的水土流失、河道淤塞等生态灾难.  相似文献   

8.
引入旅游资源整合的相关理论,在分析昌黎、乐亭海洋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对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从整合开发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对策,旨在为两地旅游的可持续开发提供客观参考.  相似文献   

9.
浅议石油开发企业战略成本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本管理从成本核算和经营控制转变为更为广义的战略成本管理.主要以油田开发企业为对象,从开发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困难等方面入手,提出应该探索推行战略成本管理,并针对开发企业推行战略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存在困难以及战略成本管理工具的应用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丰富的教学经验,雄厚的师资力量 园艺系的前身为热河省立农林专科学校果林科,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兼程,特别是近年来经过跨越式发展,已打造成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设备完善的重点系。现有专兼职教师18名,其中副高职以上职称8人,中职8人;承德市跨世纪学术带头人3名,承德市科技拔尖人才和专家2名;获省市级科研成果11项,主编、参编国家、省、市级教材12种,并为工厂、机关、企业设计园林小区、农业观光园多处。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传统茶园面积广大,但其经济、社会、环境效应等均未得以充分发挥。本研究在明确传统茶园旅游开发应遵循"生态为本、现状为基、文化为核、系统为体、可持续为标"等原则,具体从生态化、景观化、茶树品种改造等方面对传统茶园进行基础性改造,并在文化挖掘基础上明确茶园旅游发展主题定位,全面策划茶园观光旅游、体验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同时引入茶农、村集体、旅游企业等多元主体共同开发经营传统茶园旅游,以期实现传统茶园经济、社会、环境效应的有机统一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体育旅游在旅游由单纯观光型向参与度假型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已经被人们广泛认识,但现有研究缺乏对其产品开发提供科学的理论和实证案例的支撑。本文以浙江安吉江南天池滑雪旅游开发为例,基于资源观点理论,运用文献分析和参与式观察研究方法,在剖析案例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参与型体育旅游和观赏型体育旅游两个方面探讨了体育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3.
陕西体育旅游的现状及发展机遇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以西部开发、北京办奥运为切入点,分析了陕西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旅游资源优势,提出了抓住历史机遇,充分利用陕西的旅游环境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开发集休闲、娱乐、健身、观光旅游相结合的体育旅游,促进地域经济和陕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体育旅游是旅游行业刚刚兴起的一个亮点。江苏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的交通要地,同时也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是我国的一个重点风景名胜区。开发体育旅游,逐步把徐州建成集观光、度假、娱乐、体育运动、运动竞赛、运动康复等为一体的体育旅游基地,对徐州的旅游业繁荣和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屯溪老街的地脉、文脉、商脉优势及其旅游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业步行街是城市旅游购物与休闲观光的重要场所。屯溪老街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千年古商业街,它既具有一般意义上步行街的共性,又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徽文化。它在地脉、文脉与商脉上的独特性和优越性,是其发展旅游的有利条件,本文以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为依据,探讨了老街在地脉、文脉和商脉上的优势及其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专家访谈等方法对观光旅游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互动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四川丹巴县甲居藏寨的实地调查,发现在观光旅游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不仅能解决老百姓的全民健身、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丰富观光旅游的内涵等问题,更是促进民族文化交融、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苏州西部环太湖地区拥有丰富的山水资源、物产资源、人文资源。未来苏州西部的旅游业发展模式应以特色农业、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带动环太湖旅游经济发展,打响“苏州太湖”品牌;并以度假区为龙头,加快形成集国际会展、休闲度假、绿色生态、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环太湖旅游经济产业带。  相似文献   

18.
体育休闲和旅游都能使参与者获得体验.将二者相结合的体育休闲旅游满足了城市居民对自然和健康的需求.城市对体育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是提高居民健康素质并推动旅游业由传统观光型向新型参与型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以杭州市为例,通过对体育休闲旅游资源(R性分析)、市场(M性分析)、产品(P性分析)三个方面关系的分析,对开发城市体育休闲旅游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实现旅游活动中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综合效益为目标,从战略角度探讨生态文化旅游开发的新思路,分析玉溪市生态文化旅游开发的优势,提出建立生态文化旅游区(园)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20.
云南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丽乡村是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规划科学、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人居改善,宜居、宜业和宜游的可持续发展乡村。目前,云南乡村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渐趋恶化,农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升级技术相对落后,农业产业经营管理简单粗放,农民生活水平受到农业生产的严重束缚。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良土壤,兴修水利,推广良种种植,保障农田基本建设,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发展潜力,促进乡村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着力提高乡村广大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水平,是推进云南美丽乡村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