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拟从社会学的角度,通过对我国当前家庭教育现状的分析,揭示家庭教育中隐存的社会缺陷,通过对“家长”这一特殊社会角色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分析,探讨以家长终身教育为立足点的现代家庭教育的科学理念和有效途径,实现“家长”角色的滚动式定位,不断丰富其内涵,以适应时代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社会学的角色理论,指出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由于社会规范、价值标准及行为方式等的变化,造成人们价值观念上的多元化和不确定倾向,使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出现了角色的失调.包括"母亲"角色的冲突和紧张;"父亲"角色的弱化和缺失及"祖辈"角色的被动强化等.并从家长角色失调的种种表现及产生的内部机制两方面展开分析,以期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在目前家庭教育问题较为突出的社会环境下,对于“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尤为必要。本文拟从家庭社会学和教育社会学的角度,通过对“家长”教育的系统分析来诠释家庭教育中家长教育所具有的特点和独特功效,探讨提高家长教育效果的途径,为家庭教育提供一定的理性指导。  相似文献   

4.
《光明日报》刊载施芸卿文章 如何激活家长参与家庭教育的动力?对家长来说,首先要正确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是"人之为人"的根基,家庭教育是生活教育和生命教育:父母通过爱和言传身教,让孩子内心充盈、学会自主,这正是学校和机构不可取代之处.  相似文献   

5.
家长的施教具有独特的社会功效,因此,从家庭社会学和教育社会学的角度,通过对“家长”教育的系统分析来诠释家庭教育中家长教育所具有的特点。解读制约家长教育质量的社会因素,探讨提高家长教育效果的途径,会为家庭教育提供一定的理性指导。  相似文献   

6.
谭小玉 《动漫界》2022,(16):10-11
何谓"家庭教育指导"?李洪曾教授将家庭教育指导界定为:家庭以外的任何一种社会力量带头组织或领导,以家长为指导对象,在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完善家长的教育技巧的基础之上,推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一种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7.
为给家庭教育处于困惑的父母提供一对一的服务,1月18日,深受家长欢迎的罗琴女士在成都市金牛区家政服务中心成立了"罗琴工作室"。罗老师说:"工作室将以'代理家长'角色, 淡化'职业'外表,跟孩子建立融洽关系,它既区别于一般老师又区别于心理医生。"她认为,孩子出问题,从根本上讲是父母对其从小的人格培  相似文献   

8.
唐晓菁 《教育研究》2021,42(9):58-69
在布迪厄关于"再生产"的一系列研究问世之后,如何推进和更新"打开教育体系的黑箱"问题成为法国教育社会学极为关切的研究议题.20世纪末以来,随着阶层流动的不确定性日趋增强与"家长主义"的兴起,研究者逐渐将视线从学校内部的教育过程转向对家庭教育实践与策略的研究.如何重新理解文化资本对教育流动的效用,其传递形式、过程及社会条件、资本之间的互赖性与转换策略,以及阶级内部的不平等问题等成为研究重点.这些成果呈现了教育社会学继"再生产"理论之后的发展,勾勒了教育场域中多样化家长角色的社会学图景,可以为我国教育流动与家庭教育参与问题的研究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9.
唐晓菁 《教育研究》2021,42(9):58-69
在布迪厄关于"再生产"的一系列研究问世之后,如何推进和更新"打开教育体系的黑箱"问题成为法国教育社会学极为关切的研究议题.20世纪末以来,随着阶层流动的不确定性日趋增强与"家长主义"的兴起,研究者逐渐将视线从学校内部的教育过程转向对家庭教育实践与策略的研究.如何重新理解文化资本对教育流动的效用,其传递形式、过程及社会条件、资本之间的互赖性与转换策略,以及阶级内部的不平等问题等成为研究重点.这些成果呈现了教育社会学继"再生产"理论之后的发展,勾勒了教育场域中多样化家长角色的社会学图景,可以为我国教育流动与家庭教育参与问题的研究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0.
"小手拉大手"活动,就是幼儿教师组织的一个亲子活动,其活动目的就是让幼儿引导家长投入家庭教育的角色之中,让家长对幼儿的关心多一点,从而促进幼儿快乐健康的成长。那么如何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让幼儿引导家长投入到家庭教育的角色中呢?就此浅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作者通过对2136份县城村镇家庭教育现状调查和问题分析,结果显示,由于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学习家教观念较差、不良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等原因,影响了孩子心理健康成长。其主要因素是家庭教育水平低、家庭教育环境差,政府有关部门又缺乏对家长的家庭教育培训工作。为此,本文试图通过研究搞好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大教育网络,做学习型家长的途径,以尽快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促使县城的家庭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2.
吴再柱 《教育》2022,(1):10-12
家庭教育"教"什么?这是家长们既想重视又爱忽视的一个问题.关于这个问题,不同的家长会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其第十六条就家庭教育的内容列出了六点意见.这对于广大家长而言很有借鉴意义.下面,笔者结合具体条文和...  相似文献   

13.
王俊卿 《教书育人》2013,(20):46-47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永远的老师。每一个人都曾经在家里当过"孩子"或"家长",家庭教育要伴随人一生;不管你曾经是孩子的角色还是家长角色,家庭教育是永远存在的。家庭教育虽然不像学校教育正规却比较"自由";虽然没有课表却随时可以"上课";虽然没有教材却总在家庭成员中"阅读"。家庭教育在充满亲情的互动中增加了认同的难度,又在血缘关系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教育好子女是社会赋予每一位家长光荣而神圣的义务,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职责.在当代社会里,教育子女不只是一家一户的私事,它不仅关系到子女的前途、家庭的兴衰,也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和民族的存亡与发展.所以,家庭教育已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那么,如何才能获得最佳的家庭教育效果呢?笔者认为,父母的角色置换十分重要.作为父母,要扮演好"家长、导师、益友"三个角色.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让家长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合肥市五十中学天鹅湖教育集团蜀外校区长期以来一直注重家长教育实践和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开办了家长课堂,对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家长宣传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帮助家长更好适应角色,承担责任,以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家庭是学生家庭教育之摇篮,家长在学生身心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做一名合格的家长,应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本文从家长"角色"入手,集中阐释了素质教育背景下,家长角色扮演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关颖 《教育导刊》2007,(7):58-60
当前家庭教育在大教育体系中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主要原因之一是家长角色定位错误。而家长角色的错位,源于家长对自身角色认识的错误、对人才标准的片面理解和家长补偿心理的作用。在家庭教育指导中帮助家长进行角色定位的要点是强化角色学习,增强角色意识;重视效能训练,提高角色能力;引导社会舆论,改变角色评价。  相似文献   

18.
基于现实中家长们的教育观念更多地强调工具理性,研究从工具理性和表达理性的视角出发,对家庭教育观念及其"窄化"问题进行探讨.经过质性分析,研究发现,民众家庭教育观念由子女发展观、子女特定能力观、家庭观、国家观等组成,并有内在运行机制,即子女观、家庭观、国家观是动态的、交互影响的,影响家庭教育观念产生顺应或偏离主流社会的可能.家庭教育观念表现出混合理性,"窄化"是指过于追逐工具理性,中下阶层家庭具有"窄化"的教育观念;精英阶层有较强的表达理性,且不具有明显的"窄化".不同社会阶层家庭教育观念的表达理性具有文化趋同性,相同社会阶层家庭教育观念的工具理性具有个体差异性.中下阶层父母"窄化"的教育观念限制了教育选择,强化了工具价值.家庭教育观念的改善,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多边联动,合作治理.  相似文献   

19.
家长助教活动是许多幼儿园挖掘家庭教育资源、形成家园共育的主要实践活动之一。在家长助教活动中,教师必须扮演好“发起、组织、参与”的角色,探寻有效的指导策略,以保证家长助教活动的顺利开展。在多次实践中,我总结了一些指导家长助教活动的经验.[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社会变迁带来的家庭教育问题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家长仅凭其经验很难胜任教育子女的职责,需要系统性地建构、考察和提升家长教育素养。本文通过抽样调查,从亲职素养、角色素养、家庭建设素养、协同育人素养四个维度,考察我国家长教育素养现状。研究发现,家长普遍具有较强的儿童权利和儿童全面发展的意识,但在实践中,家长依然看重孩子的学习情况,对科学有效的引导方式掌握不足,家长胜任力普遍不高,家庭自我化解矛盾和问题多依靠非制度化渠道;家庭氛围虽整体尚好,但家庭建设能力尤其是家风营造能力仍显欠缺;学校、社会的家庭教育支持方式较为传统,社区提供的家庭教育服务和儿童友好服务成为家长最期望得到的资源。基于此,本文倡导家长加强学习现代育儿理念,掌握并运用《家庭教育促进法》所示的科学教养方式;不断强化角色意识,提升家庭教育实践和家庭建设能力;进一步优化学校、家庭、社会育人的资源整合机制,发挥社区教育的独特优势,从而全面提升家长教育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