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效数学课堂是一种理念,历来是数学教育界人士的不懈追求。有时听不同老师上同一节课,方法、手段大为不同,而效果却一致的好,其原因就是"术殊而道同",因为高效数学课堂总是"自主课堂"。课堂上,学生是学习认识的主体,教师既无法代替学生读书,也无法代替学生思考;教师既不能把知识生搬硬套灌输到学生的头脑里,也不能把思想情感移植到学生的头脑里。因此只有承认和坚持学生在教学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地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上好《诺贝尔》这节课,我做了充分的准备:钻研教材、上网查资料、做课件等,可课堂上的我仍不敢越雷池半步,生怕某个环节岔开去,影响下一个教学环节,从而完不成预设的教学内容。内心渴望将一节行云流水、完美无瑕的课展示给听课老师,以至于课堂上,我和我的学生忙得不亦乐乎。可一节课上完了,发现学生仍在原地踏步。当听完周雨明老师那淡定自若、风度儒雅的《诺贝尔》一课时,才知道自己的课堂少了一份从  相似文献   

3.
袁庆侠 《小学生》2012,(11):77-77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学生质疑的情况如何?我首先在本校一、二、三年级组对45位语文老师进行了调查:"你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质疑吗?"得到的回答要么是"经常",要么是"偶尔"。从我发放的《学生调查问卷》也得知:老师们在教学中都意识到了让学生质疑的重要性,但仅仅是停留在课堂的某个环节,个别学生上。那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谈了。事实上,哪个学生能没有疑问?在课堂上  相似文献   

4.
"让每节课都精彩。"这是化学特级教师徐伟念的名言。"精彩"二字怎样理解?是形式的新颖?是内容的深刻?是理念的先进?是教师教学技艺的高超?还是各种因素兼而有之?徐老师憨憨一笑:"我对精彩的理解就是使学生在最大程度上受益,让每个学生得到健康的成长。"如此定位的"精彩",让徐老师在38年的中学化学教育之路上越走越精彩。构建一个精彩的课堂北京大学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曾说:"上课,就是师生共同探险的过程,每一节课都会发现新大陆;每一节课师生都带着好奇心,怀着期待感走进课堂。师生的智慧便在这探险与发现的过程中,获得共同成长。"徐伟念老师的课堂就是这样的,只不过他换了一种有理科味道的表达:"我把课堂既当作唤醒学生理智求知欲的地方,又当作学生持续探究欲的‘细胞’繁殖地。"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有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那就是:"怎样评价你--我的语文课堂?"有一段时期,我认为老师的自我表现决定课堂的好坏,老师在上面展现自我,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奋笔疾书,一字不拉地记下老师的话,似乎效果不错;有一段时期,我认为学生最有发言权,学生喜欢上就是好课,老师很有激情,学生不断欢呼,气氛热烈异常,似乎效果也很好;还有人给出一个固定的模式,说一节课一定要有听、说、读、写这些环节,才可以算作是好课.我认为这些观点都是有失偏颇的,课堂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不是教师展现自我的舞台,所以,这种只注重教师表现的课堂肯定是不成功的;学生毕竟是学生,认知水平有限是毋庸置疑的,所以说学生最有发言权我认为也是不对的.  相似文献   

6.
正当一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讨论老师,老师讲述老师,我们该如何预设这节课?当教学设计时想像中的老师们被特别邀请到现场聆听关于自己的故事,期待着和孩子们进行真诚的交流,又该如何在预设的基础上把握和生成这节课?精心思考和打磨的公开课总是令人难以忘怀和久久回味,日前,本人在八年级(10)班执教了一节思想品德公开课《我知我师,我爱我师》,在这节课上,我坚持以学生为本,尝试着厘清各种授课线索和矛盾纠葛,努力在课堂上做一个合理的引导者,不让自己"淹没"在现场众多的老师之中,同时又尝试着让自己自然地融入到这场关于老师的公开课  相似文献   

7.
张莉 《生活教育》2014,(24):120-121
今天有幸参加了学校第二阶段的微课研讨活动。反思如下:教学从"俭"中抓住主要问题,普及素质教育。经常听到一些课程环节花样很多,老师在课堂中使劲浑身解数想从一节课中什么都抓住,什么都让学生学习会、学习深刻。可是,我认为事物的发展我们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一节课把握主要矛盾、解决重难点教学。让学生学的轻松愉悦就是最好的课堂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从前我们能达成共识的课堂教学目的是:充分利用课上四十五分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从老师那里学到最多的知识。因而评价课堂的标准就是"课堂容量"。教师在一节课之内讲解明白晓畅,步骤有条不紊,学生配合默契得当,课堂充实。这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一堂好课——老师语言准确详实,"言者谆谆";学生神情专注整肃,"听者藐藐"。下课铃一响,本课教学任务正好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9.
正一、什么是"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课堂我做主"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真正由学生当家作主,由学生备课、由学生在讲台上组织教学活动,老师在下面与其他学生一起听课,当学生出现不能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做补充解释时,老师以听课学生身份给予提示或说明的教学形式.该课堂教学模式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真正在自己探索中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给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和表现自我的机  相似文献   

10.
有效教学就是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通过快乐的过程,达到最大的学习结果.能够做到,教学资源消耗较少,教学过程快乐有趣,教学目标达成高.有效教学的要素(key elements of effective teaching):包括合适的目标,一定要给学生明示我们一节课到底想要解决什么问题;有效的活动,教师要尽量减少3T活动,也就是说尽量减少teacher talking time,教师讲得太多就是课堂上低效的活动和举动;学生参与Studentsengagement,把课堂中的每一个活动尽量分到小组去,让尽量多的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得到语言训练、思考、合作、交流的机会;预期的结果,课堂达成度要高,如果有些自然的生成就会更好,由于学生的开放性活动,很多时候在课堂上,学生的表现让我们意想不到,远远超出了预设,这就是课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1.
平日里,总听到老师们评论:"这节课真精彩"、"这节课一般"、"某个环节太乏味了"等,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有活力、智慧和情趣,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焕发课堂的生命力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领悟到,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课堂行为等,直接反映出教师的观念和意识.……  相似文献   

12.
平日里,总听到老师们评论:"这节课真精彩"、"这节课一般"、"某个环节太乏味了"等,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有活力、智慧和情趣,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焕发课堂的生命力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领悟到,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课堂行为等,直接反映出教师的观念和意识.……  相似文献   

13.
这学期一开始,学校录制了每位老师的一节课,然后再回放给本人和同科的老师看。老师们把这一活动叫做“微格教学”。领导说:“举行这一活动,是为了推行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效率。”在这次活动中,使我最难忘的是我的一堂录像课。   那是周三的下午,我同数学组的全体老师都早早地来到四楼会议室。坐在第一排的我心里还真有点紧张,就像第一次上讲台一样,总害怕在学生面前丢了丑。   播放开始了,学生立起向我致意,我鞠躬让同学们坐下。这是每天上课都要重复的动作,可从录像里一放出来,我却感到这种仪式是那么庄严,那么神圣,一下…  相似文献   

14.
正语文课堂导入是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语文课堂导入能够快速的把学生的注意力从上一节知识点转移到本节内容当中,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好的课堂导入是语文课堂良好的开端,本文是我对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艺术的一些看法与建议。一、语文课堂导入的主要方法(一)美文朗诵法老师在课前要适当布置一些任务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将要学习的内容查找一些相关的诗词、美文等,在下一节课前进行朗  相似文献   

15.
导入,是一节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教师在这个环节使用新颖有趣、生动别致的方法,就会激发学生好奇心,诱发学生求知欲,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学习学科知识,对于一节课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就以小学音乐为例,并结合自身实践,对小学音乐课堂的导入方法谈两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6.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犹如一门艺术节目,而它的"观众"就是学生。要有效地引导"观众"进入课堂氛围,紧跟老师的教学思路,最终完成课堂学习任务,自然少不了精彩、艺术的开场。一节课的开场即课堂导入,虽然只是课堂的一个小环节,但对教学效果的好坏却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一、"微课堂"的概念"微课堂"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开通微课,主要是考虑到满足学生和老师自主学习的兴趣。调查发现,在网络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最佳时间是在10分钟内。因此,为迎合学生的这一学习特点,老师上传的"公开课"不再是长达40分钟的完整一节课,而是只有58分钟的精华内容,在播放过程中可随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落实新课标、落实两个教学常规已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重头戏。前些天,听了一节课,上课的教师充满激情,富有经验,课堂上学习气氛活跃,孩子们学习气氛浓厚,给听课者留下很好的印象。只是老师在课堂上经常出现的一句话“请你告诉我”,让我不由自主地陷入了沉思。“请你告诉我,你对这句话如何理解?”老师问。“请你告诉我,读到这里,你又想像到了什么?”老师又问。不难理解,这句话中的“我”自然就是老师自己。初步看来,这句话也没什么错误,但从这句话的意思想开去,学生的回答自然是告诉老师一人了。那么其他学生似乎可…  相似文献   

19.
<正>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有趣的情境,有趣的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把注意力完全集中,有一个很好的学习开端,让学生主动愿意去学,这样才会有高效课堂。例如在上科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小学科学《磁铁有磁性》这一课时,上课前我给同学们表演了一个魔术,戴着手套,握住一支笔(铁的),左手握着,放开笔掉下来,右手握着,放开笔"黏"在手上。"神奇吗?"孩子们惊奇不已,"老师我知道,因为你的右手手套里有吸铁石!吸铁石可  相似文献   

20.
正33岁,王春易就被评为特级教师,34岁,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教学设计在全国中学生物学年会评比中荣获一等奖……行云流水般的讲授,引人入胜的教学环节,赢得学生100%的满意度评价。"我从没有想过改变自己的教学。我的课讲得精彩,课堂就是我展示的舞台。"王老师完全沉醉在自我讲授的课堂空间里。直到2008年,十一学校提出"课堂成长年"的理念,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课堂是学生学习的舞台"。这让王老师有点蒙,放下驾轻就熟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