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考试》2008,(2)
作文只有历经"长期积累",方可"偶然得之";作文还是一个人"人品"的显现;因而作文历来是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两难"之事。考场作文更是难上加难。本人试图让学生在原有作文知识的基础上,追求写作技巧上的"三‘新’二‘异’"——起笔新、结尾新、语言新,构思立意异、布局异,使考场作文更加出彩,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
周末,按照惯例我给学生布置了一篇周记。要求提得不多,但我非常强调"真实"两个字:写真实之事,抒真实之情。因为"真实"是写好作文的条件,也是写作文的目的。只有写真实之事,抒真实之情,才能把写作当作一种需要,写出来的作文才能有血有肉,打动人,影响人。  相似文献   

3.
在作文教学中,要提倡写"有我"作文。从"抒发真情,表现自我""交流互评,共享生活""倾吐心声,疏解情绪"三个方面描述了"有我"作文的三个乐趣。  相似文献   

4.
王伯美 《学语文》2007,(4):38-38
"老师,我知道这样写不是很理想,但我不知道怎么写,没什么可写的。"生活二字,渐渐地从部分学生的作文中淡去。这是作文教学中我们不容忽视的现状。"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唯有生活,才是写作的永恒源头。怎样才能让学生的作文因为有了生活的滋润而"活"起来?片段作文训练不失为一种可行性强、收效显著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有些学生在刚接触作文时,就对作文产生不同程度的"愁"、"难"心理,进入高年级,厌烦作文的情绪更让人担忧。小学生在作文上的心理障碍,对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有一定困难。但这种"顽症"是可以治愈的。以下几种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6.
笔者曾于假期做过中学生作文辅导班的工作,每天要批大约30篇中学生作文.在批阅作文过程中,常遇到"着""了"连用的难解的句子,彼时没有细做考虑,只是凭着语感划掉了"着""了"中的一个字.现在想来"着""了"用法是一个语法问题,既然有这样的问题存在,就有解释和研究的必要.下面举几个中学生作文中的例子:  相似文献   

7.
何天华 《考试周刊》2014,(83):60-61
<正>一、实践反思多年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经历,给我留下的一个深刻的体会就是:作文太难教了。学生一是"怕"写作文;二是作文内容"假大空";三是作文无话可说;四是"抄袭"现象严重。我以为有三种因素是造成以上四种现象的主要因素:首先是学生年龄小,缺少社会阅历,"两点一线"(家庭—学校)的生活历程很难造就学生"丰富的作文内容";其次是绝大多数家庭教育重视说教,轻视实践,凡事包办代替,使孩子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近日批阅作文,在学生的作文里看到了这样的句子:"上个星期我给我GG发了一个伊妹儿,我说我太001000,希望GG给我买小四的书,我是四迷.  相似文献   

9.
当前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内容空洞、信息量小、语言平淡,往往"有骨无肉"或"有肉无血",我将其形象地称为学生作文"贫血症"。"贫血症"虽是顽症,但并非不治之症,找到问题的症结,便可分析病理,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小学生缺乏对生活的细致观察,阅读量小,所以,他们写作文时经常会遇到"无米下锅"的现象。只有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引导他们观察、记录、感悟生活,品味文章的细节和语言以及文章中抒发的真情实感,他们才能摆脱"无米下锅"的困顿局面,自由自在地遨游于作文的天空,享受着作文的快乐。  相似文献   

11.
孔晔 《文教资料》2013,(7):33-34
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一直具有不容小觑的地位。如今,作文教学已受到社会广泛的重视和关注,但是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的现象依旧屡见不鲜,在作文教学中"收"还是"放"的问题一直困扰许多教师。本文从这一问题切入,从内涵、意义、做法等方面讲讲作文教学中的"收"与"放"。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说     
因为人生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巧合,生活才更加丰富多彩;因为作家的笔下有了这样那样的巧合,文学就更显摇曳多姿。生活中的巧合其实有真有伪,以巧合为题的作文自然也可以虚虚实实。同学们可以写看到或听来的巧合的故事,就当讲述一件有趣的事情;也可以精心编织巧合的情节,一展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还可以从表象开始,揭开巧合背后隐藏的秘密;更可以写成议论文,就巧合的某个方面或方方面面进行论证或批评。出任本期同题作文比赛的裁判是本刊常务副主编、诗人剑男先生。下期赛题为《跟自己过不去的人》。主持人说@左晓光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作文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经过长期的语言积累,生活经验的积累。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文中的语言素材,注重"读""写"相结合,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4.
师:作文是我们每个人表达喜怒哀乐的文字,作文更是映照社会生活的镜子,喜怒之微,国事之大,都可以着之纸墨。可是,很多中学生的作文。总喜欢借别人之事,说别人之理,不着边际,隔靴搔痒,没把自己的情感真真切切写出来。文章不是无情物,写作者只有饱蘸深情,读者才有可能高度认同。今天这堂课,我要强调一点,在作文的构思及行文中,不要总是第三人称“他”如何,而要让自己介入其中,尽量让第一人称“我”第二人称“你”直接出现在文章里。  相似文献   

15.
设计背景正如最好的阅读教学是"还原"动态的阅读过程一样,我认为最好的作文指导是"还原"动态的写作过程。所以,我们应该长期跟踪观察、监测学生写作时的构思、行文、修改的流程。观测时,不放过每一个环节与细节,做好记录,并依据写作规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和调整作文指导计划。  相似文献   

16.
案例:未曾预料的精彩"三八"妇女节前后,为了帮学生准备一个像样儿的礼物送给天下最伟大的母亲,我一改往年让学生记录下给妈妈做好事的过程的老套路,进行了一次题为《我出生了》的主题作文活动新尝试——  相似文献   

17.
越说越开心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个词叫"无巧不成书"吗?也许大家平时没有特别注意,但只要有心,就会发现生活中充满了巧合!来自安徽南陵市一小红杏作文活动室的同学们就是这样的有心人  相似文献   

18.
一、感受生活,写出真情研读欧美等国家的作文评价标准,你会发现,对作文是否"中心明确"、"思想健康"等方面,几乎没有明确的要求。他们更重视的是"学生在文中表达了多少信息",更多强调的是"写作是一种交流"。而我们强调的是"诗言志""文以载道"。所以,我们的传统作文教学方法中,常把思想性作为作文重要的评价标准之一,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真情实感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要努力做到“真”、“实”、“活”、“新”,而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接触的是一个广阔的农村天地,这一广阔天地为我们农村学生作文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因此,我们只要能好好地把握住农村作文教学的特有优势,在指导思路上能始终贯穿一个“农”字,农村作文教学同样能闯出一番新天地。  相似文献   

20.
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怕教、学生怕学"的现象多年未消,学生从小就习惯于"不会作文、只会作假",致使"作文育人"的目标远未实现.有识之士提出作文必须"淡化文体、注重内容",让学生少些束缚,多些自主.实践表明,走"回归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之路,能让学生充分展示个性、起飞心灵、抒发快乐.可以说,"向生活回归、从生活学作文"已成为当前作文教改的必由之路.笔者现拟结合教学实际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