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杭晨 《新闻世界》2023,(2):74-77
在电视节目娱乐化、明星化泛滥的现状下,河南卫视始终坚持守正创新,植根文化沃土,深耕文化节目,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本文梳理了河南卫视文化节目的整体发展脉络,分析了河南卫视为何选择“文化立台”这一频道定位,重点以河南卫视文化节目的开山之作《梨园春》和近年成为爆款的《唐宫夜宴》这两档节目为例,从两档节目的共性因素来一窥河南卫视文化节目的成功之所在,创新之所在。  相似文献   

2.
吴静 《报刊之友》2014,(9):38-42
省级卫视既有全国性又有区域性,是中国电视业的重要力量,在其品牌发展的进程中经历着四个主要阶段,五大强势卫视在此阶段中持续稳定的积累品牌资产,使其从2010年起持续三年成为省级卫视品牌竞争格局相对稳定的位置。2010年,处于第二阵营的河南卫视正式将品牌定位为文化,成为首个明确品牌定位为“文化”的省级卫视从而占据了省级卫视品牌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位置。本文结合相关文献,梳理评述省级卫视品牌发展历程、五大强势卫视品牌发展历程、河南卫视品牌发展历程,为河南卫视品牌发展路径、品牌资产积累提供全面的文献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3.
河南卫视根据自身地域资源优势,将自己定位为文化卫视,以文化为内核,做现代化节目,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趣味性、现代化的表达方式相结合,呈现出更持久生命力的品牌栏目。一、河南地区绝对领先河南卫视作为河南地区收视及影响力绝对第一的省级电视媒体,在河南省的收视比第二名高出14%,是第三名的1.4倍。  相似文献   

4.
司怡 《采.写.编》2022,(4):171-173
河南卫视作为二三线地方卫视,在媒介深度融合的当下,实现了文化类节目两次现象级"出圈",受到广泛的关注与好评.河南卫视的成功实践无疑具有可借鉴性,故本文主要将其作为分析案例.笔者将紧密联系媒介融合的大背景,在概述全国地方卫视开发文化类节目所遇困境的基础上,引入河南卫视的优秀节目成果.考察该卫视开发文化类节目的特征,进而吸...  相似文献   

5.
《声屏世界》2013,(6):75
大河之南,九州之中,中华文明的核心发源地,华夏历史文化的中心,中原经济区的核心,消费力巨大的超级市场。这就是,河南。这些符号属于河南,同样这些独特优势也让河南的核心媒体——河南卫视,得以以文化卫视的姿态屹立中原,得以以强大市场优势赢销中原。  相似文献   

6.
正河南卫视的定位是"文化卫视,承传文明",经过多年来的不断耕耘,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文化节目。一、承传文明:河南卫视的文化定位河南卫视"文化卫视"的定位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的《梨园春》栏目,探索出一条现代电视手段和河南传统戏曲有机结合的道路,赢得了全国各地观众的好评,收视长盛不衰,一度成为河南卫视领衔的特色栏目。第二阶段,在2003年底,通过创新栏目公开招标的形式,选拔出了大型文化益智类栏目《华豫之门》和武术竞技类栏目《武  相似文献   

7.
2010年.河南卫视鼎立大中原,布局大中华。品牌栏目、特色活动.首播大剧全面出击。河南卫视四大品牌栏目《梨园春》、《武林风》,《华豫之门》、《民星在行动》据守周末高地,特色鲜明.资源制胜.构筑起河南卫视参与全国竞争的核心资源。中华第一品牌戏曲栏目《梨园春》,以绝无仅有的16年辉煌,在中国电视界独树一帜。栏目同时段收视稳居全国省级卫视第一,每期3亿观众的共同期待,成就大众品牌的最佳平台。  相似文献   

8.
2016年5月,河南卫视联袂四川卫视举办的"望眼豫川共赢华夏"2016夏季资源推介会相继在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成功召开。河南卫视以更青春、更活力的形象呈现在全国数百家知名企业、广告公司面前。立足中原,河南卫视的中原影响力依然不可撼动,品牌节目《梨园春》《武林风》《华豫之门》拥有着一大批忠实的粉丝。2016年  相似文献   

9.
打造品牌栏目、突出频道特色是全国各大省级卫视竞争的核心.河南卫视提出“文化卫视”的发展战略并精心打造出《梨园春》、《武林风》、《华豫之门》、《知根知底》四档文化类节目,在品牌建构方面独树一帜.新形势下,“文化卫视”必须正确面对外部的竞争压力和内部的发展危机,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内容提要河南卫视地处中原,拥有得天独厚的"中原文化"优势,立足于"传统文化",拓展于"文化创新",使河南卫视品牌概念清晰化,从而提升整体收视率。  相似文献   

11.
《中国红歌会》通过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拓展,凝聚了独特、隽永的文化内涵,给江西卫视的品牌建设提供了思路: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传播与创新。在传播事业日益发达、全球化发展继续深化、国家提倡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时代背景下,江西卫视应以文化传播为己任,以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为核心,打造自己的特色定位与品质,满足受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2.
2021年至今,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晚会以及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节目如“黑马”一般迅速出圈,凭借着《唐宫夜宴》《纸扇书生》《洛神水赋》等节目,收获了网友们的大量点赞。其成功的根本原因,不仅在于河南卫视系列节目深入挖掘中华文化,打造优秀节目内容,更在于作为传统媒体的河南卫视,在新媒体时代勇于突破传统束缚,借助新媒体创新传统文化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13.
《华豫之门》化蛹为碟寻突变《华豫之门》是2004年1月借河南卫视推出的一档大型文化益智类节目,以"古今文化寻根,打开华豫之门"为节目宗旨,试图"在文化解析中发现河南,在谈古论今中塑造河南",其鲜明的地域特色、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人文视角,为人们开启了一扇了解中原文化和中国文化的窗口。  相似文献   

14.
自电视鉴宝节目引进我国以来,其发展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瓶颈和来自多方面的质疑。本文以《华豫之门》为例,结合河南卫视元旦改版,并定位为"文化卫视",而对于主打文化收藏的《华豫之门》来说,无疑是一次大好机遇。本文在案例分析的同时,运用相关传播效果理论,探析增强电视鉴宝节目传播效果的途径,以期指导收藏类电视节目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声屏世界》2015,(1):87-88
在差异化竞争策略下,河南卫视文化节目的影响力日渐增长,文化节目集群日益壮大。金牌节目《梨园春》、《武林风》、《华豫之门》、《汉字英雄》、《成语英雄》构筑文化实力;2015年创新节目《我父母的成绩单》、《食能生财》、《井字对抗》、《金色好声音》,继续助力河南卫视内容差异化制胜。2015年,河南卫视文化栏目带精心编排,每周一至周三晚间21:15,三档新节目轮番呈现,周一《父母的成绩单》带你进入孩子的心理世界,周二《食能生  相似文献   

16.
王霄琦 《新闻世界》2014,(2):142-143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各大省级卫视在重压之下不断改版,寻找差异化的品牌经营战略。河南卫视立足中原文化,以传统文化为载体,融入现代化的思维方式,以文化带动品牌经营,诉诸"互动性"、"国际效应"、"整合",打造了《梨园春》、《武林风》、《华豫之门》等众多知名栏目和强势品牌,取得较大成功。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特别是电视传媒业的变化尤其引人注目。除央视外,湖南卫视、浙江卫视、江苏卫视、东方卫视等各大卫视都对市场虎视眈眈,竞争激烈,形成诸强争霸的局面。面对这一情况,笔者深入分析河南卫视的现状、所面临的困境及其根源,在此基础上探讨河南卫视的突围之路。  相似文献   

18.
河南卫视全国可接收人口近8亿!目前已全面覆盖35个中心城市、64个全国重点旅游城市、309个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有着无可比拟的覆盖优势。同时,河南卫视也在不断强化传播价值。全天时段在以河南为中心的大中原地区收视率为0.494%,市场份额为4.41%,稳居所有省级卫视第一。可以说河南卫视是一个有超高性价比的媒体,它可以帮助客户轻松辐射整个中原经济区,一站式解决品牌传播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11月,河南卫视推出全新打造的大型原创文化节目《成语英雄》。节目以绘画猜成语为主要形式,其中融入成语故事及选手间的情感故事,同时邀请钱文忠、蔡志忠、崔永元作为"成语先生"点评。借助《汉字英雄》的前期影响力,节目首播当晚便把河南卫视同时段收视率提升40%,且从收视曲线来看,后势强劲。之后在  相似文献   

20.
吕姣姣 《出版广角》2021,(19):84-86
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源起的见证,也是根植于华夏儿女心中的精神力量.在纷繁复杂的媒介环境和社会现实中,传统文化不仅需要保持本原不褪色,还需要焕发新的生机,保证自身的延续性.河南卫视自2021年春节晚会"出圈"以来,借助本土传统文化优势乘势而上,在端午、七夕、中秋等传统节日精心策划了口碑和传播效果俱佳的中国传统节日晚会.本文以传统文化的传播价值为起点,通过分析河南卫视系列晚会在传播传统文化过程中的成功实践,探索传统文化的传播策略,以期激发传统文化的活力,提高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凝聚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