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构建和谐社会视阈下论新农村体育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发展新农村体育的必要性、制约因素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十一五农民健身工程”,从政府服务、科学发展、经济发展、组织的建立等方面来探讨发展和谐社会下的新农村体育。明确新农村体育的发展方向,探索一条适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的发展之路,以促进新农村体育的发展。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的农村体育是目前群众体育的重点,发展新农村体育是构建和谐社会、塑造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沂蒙山区农村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方法,对沂蒙山区农村体育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沂蒙山区农村体育锻炼场地依然匮乏、农民体育健身知识少、体育活动的组织缺乏,全民健身工程不能够深入到农村基层等问题,提出了沂蒙山区农村体育的发展对策,为党和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为各级体育行政部门搞好农村体育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调查访问和论证分析法,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我国农村社区体育的概念及其内涵、新农村社区体育的特点、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目标及其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理论探讨,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对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阐述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原则及其具体目标内涵,并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提出了分段建设、循序渐进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体育的方针与步骤,对于新形势下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具有代表性意义。  相似文献   

4.
变迁中的中国农村与农村体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两大当代发展主题的影响下,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观点层出不穷。但已有的研究仍较多采用陈旧的视角观察农村体育,认为,探讨农村体育的发展问题应当着眼于农村社会在当代的变迁所形成的当代新农村的特点,再基于此分析农村体育的发展模式。从农村农民的内涵和农民生活方式的特点入手开始,对农民体育需求,农村体育发展推动力等展开较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新农村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发展新农村体育是构建和谐社会、塑造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必要途径;制约新农村体育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体育资源的配置严重不足、文化建设落后、主体力量削弱、体育指导员匮乏、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人为因素偏重等.并针对其制因,提出城乡统筹科学发展新农村体育、加大对农村的经济投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特色体育、建立建全农村体育法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社会中体育的现实问题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体育事业三大结构的发展失衡、农村体育发展滞后、区域体育发展畸型及体育精神与体育道德缺失等,诸多体育的现实问题亟待从发展战略、结构、体制、文化等层次加以调适或解决。这些体育现实问题的调适或解决,对促进我国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基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必然推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也昭示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根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身的特点,探索了在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背景下,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下构建和谐农村社区体育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等,在分析农村社区及农村社区体育概念的基础上,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下构建和谐农村社区体育的意义入手,剖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下构建和谐农村社区体育的重大意义,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下构建和谐农村社区体育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基本原则、基本模式以及和谐社区体育的保障措施,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目标下和谐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和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全民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的社会大背景下,关爱弱势群体,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其对时代发展的适应与融合,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已得到全社会的普遍共识与高度重视。因此,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生活现状,对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体育健身活动长效机制的社会意义进行阐述,对其相关的发展策略进行探讨。这对于改善留守儿童的生活内容与质量,促进与维护其心理健康和谐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体育在和谐社会发展中的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奋斗目标。全民体育、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等应在实现这一奋斗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充分体现体育在和谐社会发展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试论北京的人文奥运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核心理念是人文奥运,它提出了将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精髓相融合,其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其用意旨在以奥运促发展,为创建和谐社会服务。而人文奥运理念的传播与实施过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步骤,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再者,和谐社会又为推动人文奥运创造了有利的社会条件,人文奥运各项工作只有在一个政通人和、经济繁荣、人们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中才能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空想社会主义者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的空想性并吸收其有益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和谐社会思想。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和谐社会既不是一种既定的社会状态,也不是一种抽象的伦理诉求,而是一种辩证的自然历史进程;只有社会主义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这是一种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体智之间和谐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状态。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公平合理的问题时有发生,社会公平正义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从社会制度上寻求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路径。公平正义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前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残障人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弱势群体。残障人体育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残障人体育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同种类的残障人体育都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这是因为残障人种类有几种,社会对不同种类的残障人认识状况不同所造成的。因此,通过了解不同种类的残障人体育历史演变,考察不同种类的残障人体育启蒙与发展,展望二十一世纪残障人体育,创造残障人与一般人一样能够随意参加体育活动的社会环境,提高其社会及人们对残障人的认识,让社会变得更加美丽、和谐。  相似文献   

15.
近二十年来我国残疾人体育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20年来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残疾人体育的研究也从无到有,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通过对20年来我国残疾人体育研究的分析,认为当前我国残疾人体育研究存在"六多""六少"的问题.并指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观背景下,应充分发挥体育对残疾人的功能和效益,应对残疾人体育进行更深入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6.
非政府组织与农村体育服务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体育是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薄弱环节。提升农村群众体育水平,构建多元化的农村体育服务体系,服务农民大众,为农民提供体育公共产品和体育竞赛活动服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主要目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入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完善的农村体育服务体系,为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责任.统一战线作为全党工作的一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将着力点放在各民主党派成员及无党派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民族宗教工作和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等方面.这些工作做好了,能够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