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学目标:1、能以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表现歌曲勇敢自豪的情绪;2、能积极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初步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教学重点:学会以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唱古诗歌曲《锄禾》;欣赏《读唐诗》。 年级:四年级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听音乐、诵读古诗,让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培养学生在音乐中吟唱古诗的能力,感受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3.
年级:小学一年级 教学理念:1、建立平等互助的新型师生关系。 2、建立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 3、鼓励学生的音乐创造,重视音乐实践, 教学内容:聆听歌曲《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表演歌曲《粉刷匠》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人音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13册第三单元———《伏尔加船夫曲》教学目标:1.能够感受、体验《伏尔加船夫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分辨男高音、男低音的音色。2.能够参与演唱活动中的即兴表演,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创造力与表现力。教学重点:1.把握歌曲的主要艺术特点和歌曲的主题思想。2.表现歌曲的力度变化。教学准备:课件、磁带、图片、录音机、打击乐器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体验两种不同的情绪1.欣赏伏尔加河流域的风光图片,感受人们的美好生活。提问:欧洲最长的一条河流是…  相似文献   

5.
设计思路: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引导、启发、点拨等教学方法,设计相关音乐活动。以鉴赏《懂你》这一经典流行歌曲为重点,通过不同歌曲的体验,把歌声中的“爱”作为教学活动的主线。让学生亲身体验、实践中感受流行歌曲的特点和曲目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欣赏《阿细跳月》学唱歌曲《同坐小竹排》 教学目的:1、通过听《阿细跳月》唱《同坐小竹排》,感受各民族音乐的旋律。2、能主动参与听、唱、舞的音乐实践活动表达自己愉快、欢乐的情感。3、能准确地判断歌曲的节拍和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相似文献   

7.
薛晖 《儿童音乐》2012,(2):42-43
课例5:《中国创作歌曲》《中国创作歌曲》一课由沅陵县一中任定江老师设计,教学内容为教师自组。任老师想通过该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创作歌曲的几个时期,感受中国创作歌曲不同时期的音乐特点。教学过程:1.聆听《北京欢迎你》《祝酒歌》《毕业歌》。问题探讨:三首歌曲从时间上看有什么特  相似文献   

8.
郑婕 《儿童音乐》2011,(4):79-81
一、教学设计:《快乐的课间》是四年级音乐第四课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进行歌曲《哦,十分钟》和音乐知识:拍号及指挥图示、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等内容的教学。通过复习二拍子、三拍子指挥图式及强弱规律,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从歌曲情绪的了解,到旋律的熟悉,再到休止符、切分音的掌握,到歌唱、用打击乐伴奏等,让学生轻松地掌握本课知识。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上课  相似文献   

9.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歌词是唱歌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学习歌唱这种音乐活动中,让孩子们记住歌词,是演唱歌曲的前提条件。智障学生由于记忆能力地下,记住歌词非常困难,如何从低年级学生的兴趣人手,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加强歌词的记忆教学呢?  相似文献   

10.
<正>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音乐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些音乐技能,学会演唱几首歌曲,还要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即通过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那么,如何在音乐课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笔者在教唱苏少版《音乐》二上歌曲《大马告诉我》  相似文献   

11.
引流行歌曲,重音乐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新霞 《师道》2008,(1):30-31
这天,我给高一(6)班上音乐鉴赏课《阳关三叠》:先朗诵《阳关三叠》诗词导入新课,问学生诗的出处,接着让学生聆听作品;然后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范唱,带学生演唱作品;最后结合所学的歌曲《阳关三叠》让学生初步理解中国古代歌曲的基础知识。一下课,我听到学生说:“这节课好闷啊!”  相似文献   

12.
《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唱好歌曲,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合唱在小学音乐课中表现为多声部歌曲教学。多声部歌曲泛指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的歌曲。现实中,很多小学音乐教师对于多声部歌曲教学有畏难心理,而对小学生而言,和谐动听的多声部音乐不仅可以引导他们进入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还能培养他们良好的音乐感,陶冶情操。因此,提高多声部歌曲教学的有效性是小学音乐课堂亟须解决的问题。那么,音乐教师该如何把握和推进多声部歌曲教学呢?  相似文献   

13.
挖掘英语教学中的音乐元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越 《辽宁教育》2002,(5):56-56
音乐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不分国界,以优美的旋律征服每一个人的心。同样的,将音乐融入英语教学,也是一种学习英语的好方法。一、唱英语歌曲可以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唱歌的方式把学生领进学习英语的门槛,这种方法尤其适合小学英语教学。十之八九的人学习英语的启蒙教育都是从学唱英语歌曲开始的。从《ABCsong》、《HappyBirthdaytoYou》到《HappyNewYear》,这些歌曲几乎每个儿童都能朗朗上口,音乐的魅力由此可见。音乐还是营造气氛的灵丹妙药。课前唱几首英文歌曲,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情绪,…  相似文献   

14.
相同教学内容:江苏民歌《茉莉花》。不同课程标准:屹原音乐课程标准(江苏省初中音乐教材第二册);亿新艺术课程标准(教育科学出版社艺术教材第七册)。原音乐课程标准下的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歌曲《茉莉花》的教学,让学生熟悉这首著名民歌,学习用连贯、优美的歌声表达人们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参教学建议:教学中可通过录音、录像或教师范唱,让学生感受、了解这首作品后再学唱。学谱时①注意区分“前十六”、“后十六”及一拍四个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唱准切分音(可作有关节奏的模仿、分辨、创编练习)。②注意感受并唱清楚密集、级进…  相似文献   

15.
刘芳 《考试周刊》2012,(84):179
教材简介:《小雨沙沙》是小学音乐教材中的一首儿童歌曲,由四个乐句构成,2/4拍,中速,轻快、活泼,唱着这首歌常有置身春雨中的联想。教学目标:1.在层层推进的教学中教唱《小雨沙沙》,让学生明白种子离不开雨露,就像儿童离不开祖国。2.通过丰富多彩音乐活动,让学生在音乐表现中发挥创造力。  相似文献   

16.
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是同学再熟悉不过的歌曲,当跟同学们说这节课我们学习国歌的时候学生都会一片叹息声,认为这么熟悉每个人都会唱的歌曲还要学。因此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我并没有直接奔主题,而是以特别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国歌,以下是《义勇军进行曲》的教案,主要包括导入新课、新课教学、延伸拓展等几部分。通过学习国歌让学生初步了解进行曲的音乐特点,所用教材为沿海版花城出版社音乐课本七年级下册。  相似文献   

17.
设计思路:以学习演唱歌曲《海》为主,从感受旋律人手,围绕着歌曲进行律动、聆听、表演、创造性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把音乐教学中的“感受与鉴赏”、“演唱与演奏”、“创作活动”、“音乐与相关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与表现。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下,怎样的音乐课才是孩子们喜爱的好音乐课呢?以人为本,以音乐为本,让学生在感受——聆听——体验中学习音乐、享受音乐。最近笔者听了一节二年级的音乐课《木瓜恰恰恰》,这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歌曲,音乐教师富有激情的引领,让孩子们在热情的音乐氛围中体验了卖瓜人喜悦的心情,深深地被歌曲的欢快、活泼的旋律吸引,情不白禁地投入到歌曲中来……  相似文献   

19.
一、教材分析。《小雨沙沙沙》是一首天真、活泼的儿童歌曲,bE大调,全曲是由四个乐句构成的单乐段结构。其中第一、三乐句完全相同。演唱时采用中速。教科书中有沙锤及三幅大雨、小雨、雨过天晴时的图片,启发学生用沙锤以及不同的力度表现三种自然景象,以体验音乐中力度的强弱对比。学生通过学习歌曲,表达自己热爱春天的感情,并能用沙锤为歌曲伴奏。  相似文献   

20.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的确,人的情绪和兴趣对音乐的认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情绪高涨,精神愉快,认知效果就好。所以,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培养学生音乐素质、健全审美心理有着重要作用。由于人的兴趣是通过实践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对音乐兴趣的培养就得从实践中获得。一、游戏促学习如我在教歌曲《金钩钩》时,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两个难点,一是词不认识,二是三拍子的歌曲从没接触过。我就先让学生回忆天天在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