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5 毫秒
1.
《太原大学学报》2019,(3):32-39
电子证据在近几年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方面的地位愈加重要,但我国对其证据资格认定规则的研究还未达成共识。电子证据的证据资格仍然需要围绕着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三个条件分析,但是由于电子证据的形成、存储、表现形式等方面的特殊性,对于电子证据"三要件"的分析呈现出不同于传统证据的复杂样态。传统证据规则在电子证据认定的司法实践中遭遇各种窘境,这需要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在现有理论成果基础上立法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宜宾学院学报》2015,(4):96-103
在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中,证据合法性问题往往被真实性问题所遮蔽和替代。这不符合定罪量刑的证据必须同时具备相关性、真实性和合法性的共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目的界定不清晰以及对"合法性"的界定不明确是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要实现我国刑事司法的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应该赋予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单一目的,通过提高侦查人员的侦查能力降低口供的证明作用或者线索作用,将证据的真实性与合法性统一在证据证明的标准内。  相似文献   

3.
论行政终局裁决司法审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行政诉讼法》将行政终局裁决排除在司法审查之外.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加入WTO的新环境下,行政终局裁决的合理性值得怀疑。本文笔者通过分析行政终局裁决的不合理性和行政终局裁决司法审查的意义.进而主张对行政终局裁决进行司法审查。  相似文献   

4.
行政裁决制度在我国虽已建立并有较大发展,但是在裁决主体、程序、行政救济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在考察借鉴英国、美国和日本的行政裁决制度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建议:完善相关立法,规范行政裁决授权,设立独立的行政裁决机构,完善行政裁决司法审查制度,确立完全的司法变更权。  相似文献   

5.
从古到今,司法证明方法变动不居。而证据是司法证明方法历史兴替的标志,证明方法的各种属性是司法证明方法历史兴替的根据。发源析流,知古鉴今,人类社会的司法证明方法已然经历过两次重大的转变,当代基于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和仪器测试而取得的各种各样的心理证据的出现预示着司法证明方法第三次转变的发展方向。而一些国家对证明犯罪人主观心理方法合法性的立法认可显露了司法证明方法第三次转变的冰山一角。  相似文献   

6.
庭审质证,是指在刑事审判过程中,审判长主持公诉方与辩护方对所举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进行质询和答疑,确定该证据的证明作用和该证据是否被法庭采信的一种诉讼活动。整个庭审过程,庭审质证处于重要的地位,是各类证据取得证明案件的证据资格、具有证明力的必经程序。  相似文献   

7.
同监在押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描述之转述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合法性,具有证据资格和证明力,其证明力的大小须具体案件具体分析。同监在押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描述之转述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须遵循一定的规则。  相似文献   

8.
举证责任是法律假定的一种后果,即承担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提出自己的主张、证明自己的主张。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明确了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应当举出证据证明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否则将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而原告并不因为举不出证据证明具体行政行为的违法性而败诉。  相似文献   

9.
在司法实践中,当事人对行政裁决不服应当提起何种诉讼的问题一直没有定论,学术界对此意见不一。目前主要有三种司法救济途径: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三种救济途径各有利弊。本文在对三种救济途径的利弊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当事人对行政裁决不服提起行政诉讼是最佳选择。但行政诉讼本身也有缺陷,为弥补提起行政诉讼的缺陷,及时解决纠纷,应当赋予法院对行政裁决的司法变更权。  相似文献   

10.
行政诉讼中法院对事实问题进行审查,涉及司法审查的强度和证明标准的具体运用。目前严格的司法审查强度和不明确的证明标准严重影响法院裁判的公正性。应根据行政行为的性质、行政程序控制程度以及判决的种类,确立严格、适度和微弱的多层次司法审查强度,运用与之相应的排除合理怀疑、清楚而具有说服力和优势证据的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11.
"司法强拆"作为行政强制执行方式之一,产生对公民财产权的限制作用。其合法性基础在于:应以法律形式规定法院的司法性执行权,而非行政法规,以符合形式法治的要求;其取得,不能只有《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强制法》的一般性规定,而应有财产权限制的专门立法的具体和明确的授权,以符合法律保留原则和实质法治的精神。虽然2011年《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中有关"司法强拆"的规定的合法性尚可将就,但立法机关应主动进行征收立法,否则"司法强拆"的合法性基础仍然欠缺。  相似文献   

12.
王珅 《甘肃高师学报》2012,17(1):103-107
对商标评审委员会商标确权行为的法律性质进行了分析,认为根据所使用公权力类型的不同可分为行政复议和行政裁决,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由于目前我国《商标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对这两类案件的诉讼程序的规定还不够完备,导致在实践中出现很多问题,因此提出对于属于行政裁决的商标评审案件诉讼程序可以借鉴日本"当事人诉讼"制度的相关做法,在立法上作出一个特殊规定,规定这类行政裁决案件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另一方当事人为被告提起诉讼,法院应当在提起诉讼时通知商标评审委员会,而诉讼的类别仍然是行政诉讼。另外,应当赋予法院对这类案件所涉行政行为的司法变更权,以保证公权力的完整、有效,以及避免权力冲突引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老字号知识产权属性、冲突及解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分析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开始,阐述了未商标注册的老字号,其知识产权性质归属于商号权,通过对现实中老字号存在的四种权利冲突的情况的归纳,进而分析了产生老字号知识产权冲突的原因,最后从立法、行政、司法等角度提出解决老字号知识产权冲突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4.
政府加入WTO应更新观念:一、按照WTO规则完善立法,促使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完善,使行政行为有法可依。二、树立法在行政行为中的权威,调整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完善国内市场经济机制。三、行政的公开、透明将被充分重视,创立公正、客观、合理、高效、统一的行政程序。四、加强对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进一步完善行政行为的法律救济和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居间服务已广泛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因此,由居间服务而引发的纠纷时常发生。但是,我国法律、行政法规对于居间主体资格的约束甚少,是否任何人都可成为适格的居间主体,不适格的主体签订的居间合同是否有效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司法实践工作。文章从居间概念出发将居间行为区分为民事居间和商事居间,并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对于两种不同居间合同效力做出认定,以解决司法实践中的困难。  相似文献   

16.
“博士论文发表要求”引起的争议使其成为联结教育理论与评价实践的现实论题。其根本价值在于提升培养质量、促进知识生产创新,但在教育实务中的运行机制表现为:目标置换、学术竞争、行政管理和功能锁定。究其机理,评价路径的过度依赖、评价标准的“学术GDP主义”、评价结果的“利害攸关”强化了内卷现象。实践表明:“一刀切”地废除“博士论文发表要求”并不可取。基于“三角协调模式”提出因应之方在于三方协调推进:学术层面需要科学确定多维度评价标准,健全多层次、差别化评价体系;市场层面需加强学术评议指导,落实第三方主体职责;行政层面落实分流疏导机制,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是知识产权保护的途径之一,它的正确实施具有司法保护不具有的独特优势。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对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也作出了规定,实践中行政执法对知识产权保护也发挥着巨大作用,但在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方面亦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行政诉讼中赋予法院的司法变更权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深入发展,在司法实践中,行政诉讼的有限司法变更权的缺陷逐渐凸显。在通过对司法变更权的法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合理拓宽司法变更权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9.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关于房屋权属的规定,引发了激烈的争论。随着解释的实施,人们的择偶观、婚姻家庭关系发生了变化。应当正确看待《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的效力、实施与作用,司法解释的适用应建立在正确、全面把握《婚姻法》基本精神和具体规定的基础上。最为重要的是,婚姻当事人需要加强自身的道德约束,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认真、严肃地对待婚姻家庭关系。  相似文献   

20.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合同之效力一直是近年来学者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合同的效力直接影响到交易的安全和稳定性。然而在违反强制性规定合同效力的认定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造成司法实践中判断标准的不统一。因此,通过对国外立法进行分析和比较,结合我国合同无效的立法变革及目前司法机关对违反强制性规定合同效力的处理方式,对我国违反强制性规定合同的效力进行思考和研究,有利于维护交易的安全和稳定,促进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