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标实验教材九年级上册的《香菱学诗》虽以刻画香菱苦心学诗为主,但林黛玉对香菱的指教却也非同寻常。在林姑娘的悉心指点下,悟性颇高的香菱很快便写出受到大观园众姐妹好评的诗来。在林黛玉对香菱学诗门径的指点中,颇有一些现代教育理念体现在其中。一、增添信心,让香菱轻松入门作家马南在《从三到万》中有这样一句话:“好的老师应该让学生觉得入门不难”,就是说在学生未进入学习状态时,应该给学生一定的信心,让学生相信自己能够学好,使学生轻松进入学习状态。《香菱学诗》中,黛玉在收香菱为徒后,即说:“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你又是…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中"香菱学诗"片段入选统编版语文教材,作为学习的"例子"不仅让学生感悟香菱学诗的刻苦精神,更能从中领悟诗歌学习的思路和方法;对于教师而言,"香菱学诗"中蕴含的"注重诗歌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联系学生生活体验"以及"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的诗歌教学方式值得我们深思,并将此结合到现实的中学语文课堂上,积极寻找打破目前诗歌教学的僵化现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著名女作家茹志娟少年失学,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她在回忆自己学习语文的过程时说,是《红楼梦》中“香菱学诗”给了她启发。通过揣摩香菱的学习过程,她才渐渐悟出了语文学习之道。那么,“香菱学诗”给我们今天的中学生学习语文有何有益的启示呢?《红楼梦》第四十八回“...  相似文献   

4.
《香菱学诗》出自曹雪芹所著《红楼梦》第48回。黛玉教香菱学习作诗,黛玉用心教,香菱刻苦学,从一个作诗的门外汉,到最后做的诗竞“新巧有意趣”。这其中,黛玉的‘墩学方法”给抛们的教学带来颇多启示。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实验教材九年级上册的《香菱学诗》虽以刻画香菱苦心学诗为主,但林黛玉对香菱的指教却也非同寻常。在林姑娘的悉心指点下,悟性颇高的香菱很快便写出受到大观园众姐妹好评的诗来。在林黛玉对香菱学诗门径的指点中、颇有一些现代教育理念体现在其中。  相似文献   

6.
《香菱学诗》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节选的这一部分,给读者感受最深的,当是黛玉和香菱二人的教与学活动:一个教导有方循循善诱,一个聪明勤奋如痴如醉;一个启发激励不厌其烦,一个坚忍不拔终有所成。事实上,在香菱学诗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同样值得关注,却常被人们忽视的重要人物——薛宝钗。其在香菱学诗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言行,很能看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7~9年级这一学段古代诗词学习有这样的规定: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品位。我教学《香菱学诗》时,在完成了常规内容后,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大胆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鉴赏香菱的三首咏月诗,探讨诗歌创作的一般规律,并尝试作一首咏物诗。  相似文献   

8.
高中语文第六册课文《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节选内容以薛蟠之妾香菱学诗过程为主线,蕴含着丰富的内涵。要正确理解这篇文章的内涵,须得从香菱的不幸遭遇写起。  相似文献   

9.
香菱执著学诗、废寝忘食、茶饭不思的劲头着实吸引了读者,令人为之感叹。不过,我认为在欣赏《香菱学诗》时,不能只关注香菱,要想真正明白曹雪芹的用意,领略曹雪芹高超的艺术技巧,必须绕到香菱的背后。  相似文献   

10.
郭维永 《现代语文》2008,(1):120-120
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之作,《红楼梦》以其无所不包的博大与雄浑,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教育问题也在其列。其中,《香菱学诗》堪称《红楼梦》一书中诠释曹雪芹教育理想的精彩篇章。《香菱学诗》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主要写了香菱在林黛玉指导下学习写诗的全过程,从黛玉对香菱的精心指导来看,林黛玉不愧为有诗性、有灵性、有悟性、有耐性、有创造性、有丰富教学经验、有生机和活力的良师,她的激励措施,跟今天语文新课改的一些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得不让人佩服。  相似文献   

11.
袁聪娣 《现代语文》2008,(5):102-103
《香菱学诗》是曹雪芹的长篇巨著《红楼梦》中的一个极富文学性与幽默性的故事片段,该片段也入选了人教版九年级(上)的语文教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除了理解小说的主旨、了解人物的性格、品味小说的语言之外,我们还可以从中学习到一些写作的方法,因为这一片段与其说是香菱学习写诗的过程,还不如说是曹雪芹自己学习写作经验的总结。而诗、文本是一家,所以香菱学诗的许多方法可以借鉴到我们学生学习写作的过程中来。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还可以从中学习一些作文指导的方法,应用于写作教学。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九年级上册《香菱学诗》一课,设置了这样一道研讨与练习题:小说详细叙述了黛玉指点学诗门径,香菱谈读诗体会及香菱苦心写诗的经过,你觉得其中哪些内容对你的阅读或写作有启发?作为语文教师,笔者认为体会黛玉指点香菱学诗门径,对学生提高写作,学习古诗词确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刘靖 《成才之路》2014,(29):86-86
《香菱学诗》一文对于初中生写作具有重要启发,结合香菱学诗的成功原因,我们可以从写作兴趣、基础积累、作文修改、作文讲评四方面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第48回讲了“慕雅女雅集苦吟诗”的故事,说的是香菱在林黛玉指导下不倦学诗且终有所成的佳话。从作文教学的角度而言,香菱学诗同样构成启示的意义,其可借鉴处,实在颇多。1.作文前的心理准备——作文不难。当香菱煞有介事提出学习作诗之时,黛玉随口就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  相似文献   

15.
磲堂回放《香菱学诗》教学实录(节选)师:同学们,红学大师周汝昌曾经说过:最有智慧的人才能读《红楼梦》,才爱读《红楼梦》,因为这本书里有你一生所需要的知识.今天就让我们从《香菱学诗》这个经典片段走进《红楼梦》,做一次智慧的阅读,一起分享你们初读此文的原汁原味的感受.  相似文献   

16.
"香菱学诗"是《红楼梦》中的一个小插曲,也是香菱一生遭际中的一个小插曲。读《香菱学诗》,须将香菱一生的遭际以及它在《红楼梦》中的作用联系起来,才可以体味出这个颇具匠心的小插曲的悲剧意蕴。香菱原名英莲,是姑苏乡宦甄士隐的女儿,是《红楼梦》开卷的第一个女子,其名甄应莲谐音"真应怜",是曹雪芹将同情之泪洒向红楼女儿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7.
《香菱学诗》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本文主要讲述的是香菱住进大观园向黛玉学诗的事,这段文字编入初中课本,笔者认为非常好,它不仅可以让初中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名人名著,了解中华灿烂的文化,而且,对于认识诗歌,欣赏诗歌,创作诗歌,或者语文学习的种种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启示。那么,它的好处究竟在哪呢?下面谈谈笔者粗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正凡学诗,须有门径。入门一步走差,以后弊病无穷。《红楼梦》中香菱学诗一段:香菱见过众人之后,吃过晚饭,宝钗等都往贾母处去了,自己便往潇湘馆中来。此时黛玉已好了大半,见香菱也进园来住,自是欢喜。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  相似文献   

19.
《香菱学诗》一文中,林黛玉教香菱学诗,在授课时注重理论讲解与写作实践的结合,注重学生知识的积累和感悟,并作适当的引导,还总是及时地肯定和鼓励学生,树立其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如此独特的教学方式和对待学生的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尤其在现在这种填鸭式教学形势之下。  相似文献   

20.
<正>在缤纷多姿、气象万千的《红楼梦》中,香菱学诗无疑是最美的片段之一,它出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被选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第七册之中。要学写诗,当然要先读诗。中国的诗歌浩如烟海,读哪些,怎么读至关重要。香菱拜黛玉为师,在读诗时二人有这样一段对话:香菱道:"我只爱陆放翁的‘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切有趣。"黛玉道:"断不可看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