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的家乡每天都在变化着,城市在变化,农村在变化,人们的生活在变化。楼房越来越多,房屋越来越亮堂,道路越来越宽,路边绿化也越来越美。  相似文献   

2.
张健  张新颜 《天中学刊》2004,19(4):10-13
生存方式变化的根源有两个,直接根源即经济体制变革,深层根源是社会转型;就人存在背景的变化来看,经济体制的变化是浅层面的,其深层是社会转型本身;就人的生存状态来看,生存背景的变化是其直接层面,人的发展的变化则是其本质层面。  相似文献   

3.
张廷芳 《山东教育》2002,(26):48-48
课堂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形成地理课堂教学艺术特色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且容易观察、训练的是教学活动方式的变化,即变化技能。它能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是形成教师教学风格的主要因素。我国教育工作者常用“文似看山不喜平”来形容教学的变化。国外教育工作者也有“变化是兴趣之母”的说法,从中可以看出变化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变化技能大致可分为:教态的变化,信息传输通道及教学媒体的变化,师生相互作用的变化。教态的变化教态的变化是教师讲话的声音,教学中运用的手势、眼神、身体运动等变化。这些变化是教师教…  相似文献   

4.
一、两种变化的概念与特征物理变化是没有产生其他物质的变化。如玻璃破碎,只是大块玻璃变成小块玻璃,但还是玻璃,没有变成土或水,故玻璃破碎是物理变化。可见,物理变化的宏观特征是:物质在变化过程中,仅在大小、外形或形状上发生改变而并无变成别的物质。因此,扩散、凝固、熔化、液化、升华、形变及体积变化等都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如铁生锈,是铁变成了别的物质——氧化铁等,故铁生锈是化学变化。可见,化学变化的宏观特征是:物质在变化过程中,不仅在外形或状态上发生了变化,而且原物…  相似文献   

5.
李志功 《班主任》2000,(6):26-26
社会是变化的,人是变化的,班主任工作方法和教育方法也要随着情况的变化而改变。—个优秀的班主任要善于在变化中寻找规律,在规律中运用变化。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发生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新变化。分析了新变化的表现、新变化的原因,阐述了如何看待这些变化,指出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合规律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辅导员》2010,(11):28-29
事物总是在变化的,这变化总有个过程。我们在观察事物变化的时候,要分出它发生了哪些变化,是怎么一点一点变过来的。  相似文献   

8.
变化曲线图通常要借助直角坐标系承载变化信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赋予不同内涵。由于变化曲线能实现“知”“能”统一,因此备受高考命题关注。考查类型以复合变化曲线居多,通过增加纵轴以寻找变化内容的结合点。借助变化曲线的相关性,利用数学思维解图是应对变化曲线综合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生态环境脆弱带对全球变化研究的特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环境带对全球变化响应具有独特性,能及时、灵敏地反映全球,体现全球变化的早期信号,且将变化过程记录在系统物质环境中,对生态环境带的研究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具有特殊的意义。章以农牧交错带对全球变化响应为例,分析响应的自然基础、响应过程及特点,说明生态环境带研究是展开全球变化研究的一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
李法军 《物理教学探讨》2004,22(1):32-33,18
正确分析物理过程,把握物理量变化的特征。是正确处理物理问题的关键。在解题过程中,特别应注意物理量的非单调变化、联锁反馈变化、不确定变化、突发变化等方面的特征,只有把握各类典型问题中物理量变化的具体特征,才能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的策略,提高解题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1)该定律的适用范围:只适用于化学变化,而不适用于物理变化,如1g冰熔化成1g水,虽然这一变化前后的质量相等,但它是物理变化,不能说这一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相似文献   

12.
当今的时代是充满变化的时代。这些变化正在对基础教育发生着深刻影响,面对变化如果我们熟视无睹,无疑我们的教育工作将会犯“刻舟求剑”式的错误。教育工作者要有更加宽阔的视野,审视周遭的变化,要有与时俱进的自觉,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和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3.
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存在着“心理舒适区”,人人总是不喜欢变化或视变化为痛苦,的确,变化会改变既有的工作方式和久已形成的工作习惯。变化伊始,人们的第一反应是否认,这是自我防卫的一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所谓“并同串反”是指在电学混联电路里,与变化部分的电阻并联的各待测电路上的电流、电压、电功率等的变化,跟变化部分电阻上的变化都相同,与变化部分电阻串联的待测电路上各量的变化跟变化部化电阻上的变化均相反。  相似文献   

15.
五四时期,在不同思想的相互论辩中,伦理文化渐次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于婚姻自由、男女平等、性伦进化等观念的变化,而且体现于民众伦理生活的变化;这种变化虽然有明显的局限性,但是具有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五、多“变化性”的原则活动的变化性对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是十分重要的:不同的活动可以吸引不同的幼儿;变化最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甚至同一活动变化一下地方就可以重新吸引幼儿。因此,我们应不断变化环境布置、活动材料、活动内容、活动方式等,尤其是活动材料的丰富性和变化性对诱发和促进幼儿创造性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活动与材料的变化不仅体现在视觉上,还要体现在听觉上和小肌肉活动上。变化是创造的使然,变化自身就孕育着创造。所以,变化能有效地激发创造性。六、尊重个性、智力与学习类型差异的原则虽然“因材施教”的教学原…  相似文献   

17.
今年《考试说明》的前三项内容均没有变化,而第四项由容即“题型示例”与往年相比,有了重大变化,其变化达13处之多,这是往年所不曾有过的现象,其具体变化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木刻习作中,线与刀的形式是变化发展的,要适应人民群众的审美需要,要不断创新。经常变化不同质的线和不同的刀法,结合黑白变化,创作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9.
专门为青少年朋友精心烹制的“奶酪”新鲜出炉啦!风靡全球的《谁动了我的奶酪》帮助全世界成千上万的人学会了怎样面对生活中所发生的变化。如今,其作者斯宾塞·约翰逊针对许多青少年对身边环境发生的变化应变能力不强的弱点,为青少年朋友量身定制了《谁动了我的奶酪》(青少年版)。故事的主人公换成了孩子,书中探讨的焦点问题也变成了青少年读者最为关心的话题。 书中有4个主人公——哼哼、唧唧、嗅嗅和匆匆。其中“哼哼”的特点是不愿意面对不好的变化,始终保持旧有的态度,无法适应新的环境,因为害怕变化而拒绝变化,往往会使事情变得更糟糕;“唧唧”的特点是在变化出现的刚开始沉浸在过去,不愿意改变,一段时间后,能够看到变化中的好处,决定采取积极行动,应对变化;“嗅嗅”的特点是善于观察,做好准备面对变化,对变化很敏感,有了感觉会很快采取行动;“匆匆”的特点是立即反应型,能够很快顺应变  相似文献   

20.
气温的分布主要决定于太阳辐射和下垫面的性质,太阳辐射是大气热量的主要来源。但大气的能量却直接来自于地面辐射。气温的变化表现为周期变化和非周期变化,周期变化决定于太阳辐射的周期变化,而非周期变化主要取决于大气的水平流动和垂直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