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NA芯片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DNA分析技术,它采用高速打印或光刻合成技术可在硅片、玻璃或尼龙膜上制造DNA微阵列.样品DNA通过PCR扩增、体外转录等技术掺入荧光标记分子,与微阵列杂交后,通过荧光扫描仪扫描及计算机分析即可获得样品中大量基因序列及表达信息.该技术可应用于DNA序列测定、基因表达水平检测、基因及多态性检测、发现新基因等多个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
基因芯片又称DNA微矩阵,是一种分析大量复杂生物样品的有效工具。它可以通过光引导聚合技术、电压打印或人工直接点样制备。光蚀刻技术可以使探针密度达到10^6/cm^2。它们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DNA序列测定、新基因的检测和突变基因的分析。在医学上,基因芯片可以被用于癌症的诊断,传染病疾病如AIDS和肝炎等的早期检测。它在新药开发上也有巨大的市场。  相似文献   

3.
生物芯片是将DNA片段、蛋白质等生物材料通过一定的方式点阵于芯片上,用于检测分析相关的生物材料的。目前有DNA芯片、蛋白质芯片和其他芯片三种。  相似文献   

4.
DNA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原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述几种DNA分子标记技术:RFLP是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不同个体基因组DNA后,含同源序列的醇切片段在长度上的差异,可靠性较高、但操作烦琐,信息含量低;染色体原位杂交是利用特异性核酸片段作探针,直接同染色体DNA片段杂交,在染色体上显示特异DNA,准确、直观,但技术非常复杂;PCR是模仿DNA在生物体内的自然复制过程来扩增DNA片段,安全性好,快速易行;RAPD是以人工合成的碱基顺序随机排列的寡核苷酸单链为引物,对所研究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产生多态性的RAPD片段,可以检测多个基因位点,但不能识别杂合子位点;AFLP指纹技术是在RFLP与RAPD两种指纹技术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有较高的稳定性,但对基因组纯度和反应条件要求较高;DNA芯片技术是一种以杂交测序基本理论为基础的新型生物技术,用于测序、基因表达、疾病诊断等,但造价、探针的密度与纯度还有待完善;小卫星DNA一般与RFLP技术结合以获得小卫星DNA指纹图谱,信息含量高,但它在染色体上分布不均匀;微卫星DNA既可用作探针获得指纹图谱,也可通过PCR方法进行微卫星位点多态性分析,但工作量大;ISSR即内部简单重复序列,也是一种新兴的分子标记技术,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多态性。  相似文献   

5.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芯片(biochip)是高密度固定在固相支持介质上的生物信息分子(如寡核苷酸、基因片段、cDNA片段或多肽、蛋白质)的微阵列。基因芯片是生物芯片的一种。基因芯片操作技术包括基因芯片的制备、靶(被检)样品制备和杂交与检测。基因芯片技术可应用于目的基因分离、DNA测序、已知基因的功能研究、基因突变的检测和基因组中的遗传多态性的检测。基因芯片技术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但该技术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DNA芯片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NA芯片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工具。它是指将成千上万个探针点阵于载体上,再与经标记的DNA或cDNA杂交,通过检测杂交信号来分析基因的突变、多态性以及测序等。本文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进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结合基因芯片技术的概念,工作原理和制备过程并指出该技术可应用于新基因的发现,基因表达的平行分析,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基因库作图,DNA序列分析,疾病诊断,药物筛选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植物对病原茵入侵的反应和DNA微阵列(DNA microarray)的原理.综述了DNA microarray在植物与病原茵互作过程中的应用,包括潜在的防御相关基因、基因聚类及其启动子区顺式元件的鉴定,研究不同信号途径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植物防御反应机制,包括R基因表达、防御信号转导基因、防御反应及信号分子等方面进行了阐释.提出该技术存在的问题、解决策略和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9.
1 DNA探针的概念 DNA探针是一段带有检测标记(如放射性同位素、荧光分子等)且顺序已知的与目的基因互补的核酸序列(DNA或RNA),长度在几百碱基对以上。它包括整个基因或基因的一部分;可以是DNA本身,或由之转录而来的RNA。现已获得的DNA探针数量很多,有细菌、病毒、真菌、动物和人类细胞DNA探针。  相似文献   

10.
三、《细胞生物学》解题示例 1.要探知细胞内某一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可以通过哪些技术实现 A. Southern blot B. Northern blot C. Western blot D.原位分子杂交 解析 Southern blot用于DNA经限制酶酶切后分析DNA的结构,Southern blot根据其发明者Southern EM的姓名命名。Northern blot或RNA印迹分析被用于确定RNA样品中特定基因转录的mRNA的分子大小及量的情况;而将分析蛋白质的印迹技术称为Western blot。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发生了两件重要的事情,一是核裂变技术导致了原子弹产生,这是一种能量放大;另一个是生物学中PCR技术(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通过基因扩增,将生物信息放大。在20世纪的科学技术史上,还有两件事情也很相类似。一是70年代计算机芯片技术的出现,它把电子器件集成了,从而导致计算机技术大发展及信息产业的诞生;另一个就是90年代DNA芯片(DNAchip)技术的出现,它把生命信息集成了,从而也必将导致新的生物技术的产业革命。DNA芯片又称基因芯片、生物集合芯片(Bio-chip)、DNA微探针阵列(DNAarrays)等等。DNA芯片技术…  相似文献   

12.
生物芯片技术及其应用概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物芯片技术是 2 0世纪 80年代末才发展起来的 ,是一项融电子学、生命科学、物理学于一体的崭新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的本质是生物信号的平行分析 ,它利用核酸分子杂交、蛋白亲和原理 ,通过荧光标记技术检测杂交或亲和与否 ,可迅速获得所需信息。它将生命的化学过程转化为一种可控的静态形式 ,用计算机对生物样品进行检测、分析 ,使许多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能在非常小的空间范围 (指甲盖大小或“随身听”大小 )内 ,以非常快的速度 (几小时就可将一个人的不正常基因检测出来 )完成。1 生物芯片的种类生物芯片可分为DNA芯片、蛋白质芯…  相似文献   

13.
进行了HA基因的DNA重组体pV—HA及融合HA—minigene基因的DNA重组体PHA—minigene的表达研究,测定了其凝血活性,并利用荧光示踪,间接免疫荧光等方法对其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表明:构建DNA重组体成功,且在哺乳动物细胞离体实验中检测到重组体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采用紫外、荧光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农药联苯菊酯与人类肿瘤相关基因(p53 DNA和C-myc DNA)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出现紫外减色、荧光猝灭等结果表明联苯菊酯可能主要是以嵌插模式与两种DNA结合作用.通过荧光实验得到联苯菊酯与两种DNA的结合位点数均小于1,紫外变温实验得出DNA熔点温度略有升高等结果则进一步证实联苯菊酯是部分嵌插入DNA的沟区,影响了DNA双螺旋结构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邢台学院学报》2017,(2):180-182
利用DNA条形码技术鉴别市场上出售的牛肉及其制品的原料来源,用以判定制品是否为牛肉制品。分别提取牛肉、牛肉丸及牛肉粒三种样品的基因组DNA,以牛肉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COⅠ基因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将PCR产物进行凝胶电泳分析,对三种样品PCR扩增条带进行分析,发现三种样品碱基数目相仿,可以推断为三种样品来源为同一物种,再结合引物特异性,可以推断三种样品均含有牛肉成分。  相似文献   

16.
DNA芯片     
近年来 ,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研究机构和工业界开始构建一种缩微芯片实验室———DNA芯片。目的是将生命科学研究中的许多不连续的分析过程 ,如样品制备、化学反应和分离检测等 ,通过采用类似集成电路制作过程中的半导体光刻加工的缩微技术 ,将其移植到一块 1cm2 见方的玻璃片上 ,并使其连续化和微型化。这与当年将数间房屋大小的分离元件计算机缩微成现在只有书本大小的笔记本式电脑有异曲同工之效。DNA芯片是一种缩小了的生物化学分析器 ,通过芯片上微加工获得的微米结构和生物化学处理结合 ,便可将成千上万的与生命相关的信息集…  相似文献   

17.
肿瘤基因治疗是用正常或野生型基因矫正或置换致病基因或引入有治疗价植的其它来源基因的一种治疗方法.基因治疗一般是引入修饰基因于病人体内而并非该基因的产物,即是一种疗法而非新产品.但是,通过体内直接途径可将外湖DNA象传统的药物一样注射到机体内,帮、故有人称这些外源的DNA的基因药物.肿瘤基因治疗研究中,通常采用基因转移和基因灭活方法.基因转移是指将外源性目的基因导入病变细胞或其他细胞,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修饰缺陷细胞,使其恢复功能或使原有的功能得到加强,故又称为基因修饰.肿瘤基因修饰治疗研究包括免疫基因治疗、增强抑癌基因表达、靶向化疗或提高机体化疗耐受性等内容.基因灭活是应用反义技术特异性封闭某些基因的表达.反义技术是指利用针对特异性DNA和RNA片段按碱基配对的原则人工合成小分子核苷酸序列(反义寡苷酸),与其目的DNA和RNA序列互补结合,以选择性抑制目的基因翻译或转灵过程的技术和方法.在肿瘤基因灭活治疗中,订要是利用反义寡核苷酸抑制或封闭某些癌基因的表达.基因转移疗法一般分为两类:一是体细胞系基因转移,主要用于防治遗传性及非遗传性疾病;二是胚胎基因转移,用于预防遗传性疾病.临床上,基因治疗是指体细胞基因治疗.基因治疗基本上分为三步:(1)基因导入:是指把基因或合有基因的载体导入机体;(2)基因传递:是指基因从导入部位进入靶细胞核;(3)基因表达:是指细胞中治疗性基因产物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1):169-169
生物分子的高通量检测技术在临床诊断、新基因的发现、药物筛选、给药个性化等方面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该研究方向,东南大学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利用实验室在生物医学电子学方向的研究优势,通过多学科交叉,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高通量生物分子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通量检测技术。在基于阵列型芯片的高通量检测方面,实验室通过软光刻技术和DNA固相合成技术的结合,提出了利用分子印章技术制备高密度DNA探针微阵列的新方法,建立了一套用于高密度基因芯片制备的实验装置,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和工…  相似文献   

19.
在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能否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必须通过检测才能确定。本文从DNA、mRNA、蛋白质三个层次介绍转基因生物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20.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由于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因此又叫做DNA重组技术。DNA重组技术是体外的微显微操作技术,切割DNA的工具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新课标生物选修3教材“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对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了一定简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