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张百荣 《甘肃教育》2014,(14):45-45
正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会存在这样一个群体: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成绩差、上课不认真听讲、缺乏礼貌、情绪不稳定。我们把这个群体的学生统称为"学困生"。"学困生"的数学成绩直接关系到整个班级的数学成绩,因此,如何转化"学困生"是每个数学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就如何转化"学困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一、关爱是转化学困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王慧珍 《甘肃教育》2014,(20):30-30
正"学困生"是客观存在的一个群体,每个学科、每个班级都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几个"学困生"。数学学科也是如此。"学困生"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全班数学成绩的提高,因此,如何转化"学困生"是每个数学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一、数学"学困生"的成因1.智力原因。由于遗传,个别学生天生智力低下,还有个别学生可能患有多动症等障碍性疾病,影响到学习,造成一定的学  相似文献   

3.
学困生是每个班级普遍存在的群体,这一群体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家庭原因、校风班风原因、学习基础原因、学习方法原因、学习习惯原因等,他们的存在制约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最主要的是对学生的个体成长发展不利,所以对这些学困生进行及时转化显得极为迫切。作者以小学数学为例,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学困生的转化策略浅谈几点个人想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4.
"学困生"问题是每个班级,每个学科普遍存在的问题,英语也不例外,在农村中学,到了八年级差不多70%左右的学生放弃了英语学习,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从农村中学英语"学困生"存在的原因出发,谈了如何提解决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困难。只有提高了学困生英语学习兴趣,大面积提高农村英语教学质量才不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5.
数学"学困生"就是指数学学习存在一定困难的学生。转化数学"学困生"是提高一个班级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要善于对"学困生"在课前进行数学新知的"关联性"知识、"核心性"知识和"难点性"知识先补,从而达到转化效果。  相似文献   

6.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学校,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由于农村地区文化底蕴不浓厚,家长文化素质较低,学校的基础教育比较落后,学生个人的智力有差异等原因,每个班都有令老师头疼的“学困生”,他们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意志薄弱,学习成绩差,不守纪律.怎样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问题.我在长期的数学教学中,经常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学困生,在转化数学学困生这方面,我摸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每个班级总有一些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成为数学学习的学困生。如何排除学困生的抵触情绪,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是每一个数学教师深入研究的课题。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学困生的形成原因,采取正确的方法和有效的措施,因材施教,使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提高。一、因材施教,个别辅导学困生的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他们往往对学习存在抵触情绪,提到学习就感受不自信,特别是在  相似文献   

8.
正事物发展总是不平衡的,在任何一个班集体中,既有优秀生、中间生,同时也必定会有学困生。所谓学困生,通常是指那些缺乏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松懈、懒惰,害怕艰苦的脑力劳动,缺乏毅力,意志薄弱的学生。他们经常违纪,缺点很多,甚至有一定的错误。他们人数虽少,但能量较大。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仅有利于搞好班级工作,而且也有利于学校和社会的  相似文献   

9.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同一班级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各个班级都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学困生。造成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大部分数学学困生学习意志薄弱,缺乏学习毅力;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目标,学习没有动力,不求甚解,注意力分散,上课不认真听讲,思维反应迟缓,教师布置的作业不能独立完成,懒得动脑筋,不愿弄明白所学内容;遇到不会做的习题,既不敢向教师请教,又不好意思向同学求助,干脆抄袭了事。  相似文献   

10.
谭兆亮 《考试周刊》2014,(40):167-167
"学困生"是指那些学习上存在一定困难的学生。这些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学习方法和习惯有明显缺陷,把学习当成负担,急于想挣脱,导致成绩不理想,产生诸如孤僻、散漫、冲动、叛逆、意志薄弱等一系列心理问题,严重影响身心发展。"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仅凭教师的一己之力无法完成,教师、学生和家长必须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1.
在每个班级中都会有学困生,而学困生的成长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无论如何,他们也是孩子,是学生,不可能从零开始。因此,如何对学困生进行有效地转化,就成为了每个老师潜心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学教学中对学习困难生进行转化工作 ,历来是数学教师最为关注的课题。所谓的数学学习困难生 ,是指对数学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而产生一定学习困难的学生。素质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既为学困生的学习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 ,又对转化学困生的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数学教师如何运用正确的、恰当的教育手段来切实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关系到教育是否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位学生的每个方面 ,从而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学困生问题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本文仅就数学教学领域谈谈如何做好学困生转化…  相似文献   

13.
做过老师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那就是累.为什么会感到累呢?我认为主要是南于"学困生"存在的缘故.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要求、能力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学习数学态度消极,兴趣淡薄,缺乏信心,导致了"学困生"的产生.所谓"数学学困生"是指在一个班级中由于教师的偏见或由于家庭及学生自身等原因造成的、被其他学生所轻视的学生个体或群体.  相似文献   

14.
正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同一班级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各个班级都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学困生。造成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大部分数学学困生学习意志薄弱,缺乏学习毅力;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目标,学习没有动力,不求甚解,注意力分散,上课不认真听讲,思维反应迟缓,教师布置的作业不能独立完成,懒得动脑筋,不愿弄明白所学内容;遇到不会做的习题,既不敢向教师请教,又不好意思向同学求助,干脆抄袭了事。有的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交流互  相似文献   

15.
马海斌 《甘肃教育》2014,(20):31-31
正"学困生"每个年级每个班都会有,不仅时刻困扰着教师的教学,而且直接影响着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一名教师就要对他们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耐心地引导,认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转化"学困生"呢?一、改进教法,加强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学困生"思维能力差,因此根据教材的不同特征,教法上要不拘一格,灵活多变。讲课时要注意由  相似文献   

16.
张玉 《黑河教育》2013,(9):51-52
学困生在每个班级、每门学科中都会出现,他们对班级、学科成绩的影响一直存在,如何转化学困生也成了众多教师困惑的问题。教师对学困生的辅导必不可少,但许多研究事实也表明,"兵教兵"的这种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对学困生而言,效果是不容忽视的。本文从数学学科出发,研究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对学困生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不同,因此在学习的时候,也会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少学生无法跟上教学的进度,没有充分地掌握教学的知识,长久以往,这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一直落后,慢慢地成为了班级的学困生。为了提升班级整体的教育质量,对学困生进行转换,成为了每个数学教师重要的任务。为此,本文以数学精准教学为基础展开探究,分析如何帮助数学学困生“脱贫”,以此来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沈卫芬 《时代教育》2013,(6):153-154
由于先天和后天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上是存在差异的,因此每个班级中总有几个学困生,而随着年级的不断上升,到小学高段每个班中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感觉学习困难。虽然老师们在数学学困生身上花了很多的时间与精力,但效果并不明显。本文根据教学实践体验,在教学中通过对学困生进行静态观察和动态把握,借助"异"类评价,对学困生进行合理编"异",努力提高学困生的数学课堂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9.
每个学校,每个班级中的学生总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差异.班级中总有一小部分学生学习困难.难以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科学课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困生”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有自身的因素,家庭的因素,也有学校的因素。“学困生”的类型各种各样,“学困生”的心理也不尽相同。因此,“学困生”的转化一定要根据各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耐心的诱导、启发、感化和熏陶。用爱这把钥匙开启孩子们的心灵。使他们在学习上取得进步和得到发展。下面就几种类型的“学困生”的转化谈谈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镇化建设使得城市小学的生源不断增加,班级人数众多.学生的认知水平高低不同,数学学困生也存在于每个班级,要想提高班级的整体教学质量,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关注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以及家校沟通等方式,以实例来阐述自己的一点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