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学习本民族的民间美术文化,吸收民间艺术的营养,用其有利的因素来丰富基础美术教育的艺术造型、艺术内容;吸收其语境、融化其精神、拓宽油画创作思路,不断务实美术基础教学根基。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民间美术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各民族在长期的文化交流与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作为一种母体艺术,它哺育和滋养了中国各民族的文化艺术,是中国民族文化的愧宝,具有重要的价值和现实意义。但在当今社会的形势下却不容乐观,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在现代艺术思潮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民间美术将会被现代文明淡出和吞噬,导致一些边缘的、非主流的民间美术走向蜕变和消亡。对民间美术的传承和保护迫在眉睫。新形势下,只有采取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使之与现代艺术相融合,取长补短,才能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陇东民间美术保持了鲜明的民族性与地域性的艺术特色,在中国民间美术的摇篮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同时也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面对现代工业文明以及城市生活方式对民间美术的冲击,提高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意识,充分发挥教育机制的作用,把陇东民间美术融入到校本课程的研发与应用中,使民间美术融入课堂,通过美术教育的有效途径,发挥民间美术的教育潜能,是陇东民间美术得以传承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论陇右民间美术的区域文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陇右民间美术受地理环境与民族因素影响,总体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形态与审美功能。作为一种地域文化,陇右民间美术以其多民族色彩,形成了稳定的区域文化圈。在历史的变迁中,各民族共同学习,相互借鉴,使陇右民间美术得以代代相传,绵延不绝,并且顽强地保持了自己的区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绘画历史悠久,兼有东西方文化色彩,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绘画理念,富有俄罗斯民族传统文化内涵,适宜我国大众的油画欣赏习惯及审美情趣。俄罗斯绘画艺术曾对我国的美术发展产生过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通过研究俄罗斯艺术动态,重新认识俄罗斯美术,不光从一个侧面透视出正在转型中的俄罗斯的精神界面,而且从中俄美术交往的相互观照中去体味我们自身的过去、现在与将来。  相似文献   

6.
云南民族题材油画创作在经历20世纪80年代的辉煌并以独具地域特色的审美样式与群体标识确立了中国油画史上不可或缺的地位之后,云南油画在近四十年的发展中坚持从区域文化艺术生态出发,遵循艺术发展之路,开创了“蛮”“野”“怪”的具云南本土特色的艺术之路。然而,在当代全球化、图像化的时代背景下,云南民族题材油画创作面临诸多挑战。基于民族题材油画创作的文化思考,以艺术的视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出立足区域形态,传承经典,注重生活,突出特色和紧跟时代旋律的发展之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传统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美学姿态和浓厚的文化底蕴。本文结合实例,通过对传统民间美术的价值体现、阴阳观念、适形造型法以及象征手法等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以实现传统民间美术的现代化创新与再利用,促进传统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的有效融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现代美术教育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抑或资源方面,与新课改之前相比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新课改中加大了对校本课程的研发以及地方资源的引入,使得现代美术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异彩纷呈。特别是将民间美术注入现代美术教学中,彰显出了非凡的民族魅力。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创造力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根基。将民间美术与现代美术教学理念和实践相结合,不仅有助于把握民间美术的差异性,更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塑造。学生具有自身的能动性,能够主动构建知识,已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深入开展民间美术在现代美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凸显出民间美术所蕴含的历史张力,使其受到保护并得到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艺术呈现向现代性、多元化发展的大变革时代,中国油画的民族化应秉承民族文化之根本,吸纳他民族文化之养分;应明辩新旧之观念,寻求发展之途径;应挥洒时代之痕迹,彰显民族之精神。  相似文献   

10.
陇南地区在陕甘川交界之处,县区之间文化的差异性十分明显,民间美术的文化内蕴与艺术风格更是有着各自鲜明的特色。但是,受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民间艺术保护意识逐渐淡漠,使得许多地方文化与艺术赖以生存的原生地域被湮没,民间美术传统的创作观念和技巧受到极大的冲击。建立民间文化保护的合理机制,加强民间传统文化教育,是发展与保护陇南民间美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