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语言使用和交际是少数民族汉语口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任务型教学正是将语法教学放入实际语言交际环境中来运用的教学方法。在少数民族汉语口语教学中引入任务型教学模式,可激发学生语言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有效性。因此,为了快速提高民族地区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在少数民族汉语口语教学中要积极引入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文章在问卷调查、访谈的基础上,对少数民族预科汉语口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实验状况进行了探讨、分析,并就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许多的少数民族是拥有自己的语言的,而为了保障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避免民族问题不必要的冲突,法律上允许各民族的语言进行使用与发展。少数民族的教学中,学生大部分母语可能是其民族语言,但是我国文化的发展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能够学会汉语,因此双语教学在少数民族教育中是必须施行的。在当前的少数民族教学的过程中,已经基本实现以汉语教学为主,辅以少数民族语言教学的授课形式,切实保障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的关系。进行双语教学,让课堂教学能够更加灵活,使少数民族的学生学到和汉族一样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促进少数民族与汉语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是我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成为了我们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新疆作为其中一个多民族地区,汉语教学在新疆普及必然会有显著的效果,汉语教学体系作为我国教育教学体系的一部分,也需要在新疆地区不断深入,不断规范化、多元化,形成更适合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教育教学体系。本文就针对现阶段新疆少数民族高校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4.
来自民族地区的大学生由于从小受到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的影响,学生的汉语言水平普遍不高。但民族地区的丰富文化资源对写作教学来说是难得的宝贵资源。将民族文化资源与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结合,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就读高校当地民族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文化素养,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5.
云南是一个山区、边疆、民族三位一体的省份。全省有24种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有1100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在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绝大多数都以本民族语言作为主要的交际工具,基本不通汉语。  相似文献   

6.
世居山区的少数民族的经济落后,说到底是教育落后.要振兴世居山区的少数民族的经济必先振教育.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随着少数民族山区的改革和建设的不断发展,与发展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很不适应.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关键,而农村教育则是基础教育的关键.在农村教育中,最薄弱的仍是世居在山区的少数民族的教育.制约山区少数民族教育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语言阻碍了求知的大门.由于世居山区的各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但用民族文字进行交往的几乎没有,用民族文字进行教育更未见过.而山区的中、小学生大多使用全国统编教材,教学用语是汉语普通话.因此,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与本人汉语文能力紧密相关.对目前这种状况,试作估计:一个在山区生长的少数民族学生学到了课本上所有知识,即100%,请他用汉语口述出来,最多能得80分;请他写在试卷上,至多能得60分.民族语和汉语的句子语法结构差异很大.例如:汉语说:“读书”,彝语说;“书烧”(书读);汉语说:“吃饭”,彝语说:“作卓”(饭吃),有的跟汉语语序相反;有的与汉语语序相同.  相似文献   

7.
职业院校加强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是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提升就业能力,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根据汉语教学改革实践,提出汉语分层教学等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高职汉语写作教学中,语体能力不足是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表达层次等级较低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汉语教学中,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树立语体观念,强化学生的语体意识,重视对学生语体能力的培养,提高其汉语表达水平是当前汉语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概述 一、语言概况 玉溪地区辖玉溪市和澄江、江川、通海、华宁、峨山、元江、新平、易门等八县。全区1984年统计共有人口1670021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505290人,占全区总人口的30.2%。有彝、白、哈尼、傣、壮、苗、回、蒙古等30多个民族,主要分布在元江、峨山、新平等三个民族自治县,其余县市也都有少数民族居住。全区通行汉语。少数民族聚居区除回族只使用汉语外,其它民族一般是双语制:在本地讲本民族语;和汉族交往说汉语;两个语言不通  相似文献   

10.
在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少数民族要提高竞争力,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科技素质。通过对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民族教育特别是理科教学的现状进行的抽样调查表明,少数民族理科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我们必须要通过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使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要试行汉语讲授理科,有效提高理科教学质量;要大力开展科普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意识;要走出去,请进来,切实提高教师业务能力;要加大投入,确保理科实验有序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控制少数民族理科教学的下滑趋势,切实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科技素养。  相似文献   

11.
当前,职业院校把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培养质量、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就业、创业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预科汉语教学中,加强少数民族学生专业人才培养是非常必要的,职业院校要把加强少数民族学生专业人才培养作为首要工作,探索出符合高职特色的汉语教学发展之路,才能培养出具备较高的素质的少数民族职业技术人才,为新疆的跨越式发展添砖加瓦,取得更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12.
从某地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英语写作对比分析显示,少数民族学生主要受第二语言汉语的负迁移影响,因此同汉族学生一样,写作中出现了发展性偏误、汉语负迁移偏误。另外,少数民族学生和以汉语为母语学生英语基本都不扎实,作文中本体层次的偏误较多,而且少数民族语熟练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同时受母语和汉语的干扰,但汉语干扰多于母语干扰。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人和人之间交流的媒介,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了汉语以外还有其他一些少数民族。在不同的民族之间,汉语成了通用语。世界上用得最多的语言是汉语,因为汉族人民的数量很多,中国人民的数量很多,所以汉语的使用量也很大。而英语也是一门通用性很高的语言,是国际英语。大部分国家的学生,不仅要学习母语,也要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14.
印尼是个拥有多种民族方言的国家,约有二百多种方言,印尼华人华侨约七百万人,占印尼人口4%,仅是印尼的一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因而汉语也是一种少数民族的语言,在印尼语言格局中占一定的位置。印尼华文文学语言是以汉语为主体的,它是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从具有浓厚的华侨色彩的文学语言,逐步走上本土化、现代化的文学语言,尽管其间受到排华政策的干扰,然而印华文学语言终究还是在不断发展中,日臻完善。 本文着重探索印尼华文文学语言形式的形成发展及特点,指出印尼华文学语言形成及发展的艰巨历程,揭示印尼华文文学语言既有汉语固有的民族传统,又有印尼的地域特征,同时还有现代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是新疆深化少数民族教育改革,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不仅要提高教师的汉语水平和学科知识水平,还要重视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信息技术就是为了提高少数民族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而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笔者根据受训教师的学习特点,结合本人几年的教学实践,阐述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培训中的意义及效果。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医学生信息素养不仅影响其职业发展,对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医疗现代化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微时代的到来,繁杂的信息轰炸来袭,对少数民族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育提出更高要求。以川北医学院为例,通过对少数民族医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分析目前少数民族医学生信息素养存在的问题,探讨微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医学生信息素养培育路径,旨在提高少数民族医学生信息素养,促进民族地区医疗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临夏回族自治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临夏回族自治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探寻民族体育文化的价值内涵,对提高农牧民的身心健康,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由于地域和民族差异,一些民族预科生的成绩不太理想,对于顺利升入本科有很大影响。本文主要结合吉林省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少数民族预科数学教学的现状,重点提出了提高少数民族预科数学课效率的具体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中国正规教育体制以汉语文为信息载体 ,学校教育带有汉文化的符码。对于不通汉语的少数民族群体来说 ,脱离其文化背景 ,直接或突然接受这种强制教育会造成其文化中断。对待民族教育的理性态度是双方应互相协调、让步 :一方面采取双语教育方式解决受教育者在母语和第二语言之间的困难 ;另一方面主流社会用“照顾政策”对受教育者进行补偿  相似文献   

20.
针对南疆少数民族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习得过程中受到教育发展水平、母语和汉语、文化差异等影响问题,提出要通过优化教材,创设语言环境,创新教学方法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以解决,提高少数民族英语专业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