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影响深远.探索如何将互联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协同效应,不仅是新的机遇,同时也是一项新的挑战.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呈现新的特征,我们应分析面临的困境,提出解决对策,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成效测评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明确成效测评的意义有利于增强实施成效测评的自觉性,而明确成效测评的原则是科学实施成效测评的保证。成效测评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导向作用,使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据可依,为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供动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观方面起着调节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控性也大大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测评应坚持方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调贴近生活、回归生活,这是对党的政策的高度响应,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趋势。为使思想政治教育摆脱低效困境,不再脱离实际,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贴近生活、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学生组织是高职学生自治的重要载体与抓手,也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和途径.高职院校对学生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视且付诸了实践,但是学生组织思想政治教育依然面临着现实困境.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和质量角度出发,立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从高职院校学生组织思想政治主体意识、教育理念、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普及化,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高校学生管理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其作用和地位也有了显著提高。班会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阵地,新颖有效的班会形式直接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1994年,互联网进入中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因此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形式。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形成了一定的研究领域。近年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点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研究的内容涵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优势、困境和不足。相对而言,国内学者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比较成熟。但仍然存在研究视角相对单一、研究方法相对固化以及研究内容相对狭隘、理论指导滞后现实发展等问题,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7.
红色文学作品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能有效提升教育成效。但目前,红色文学作品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对此,各高校应大力激发大学生对红色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提升教师的红色文学素养,并要求教师创新高校思政教学模式,引导大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给大学生以精神滋润和智慧指引。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进入了社会和谐与生态文明的时代。近几年,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生态坏境呈现出了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人们的生态意识形态和生态道德价值观念的冲突也随之明显加剧,这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与外界环境交换不平衡、教育生态的动态变化弱化了人们的思想政治道德等生态问题。这必然也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生态要求,用生态理念反观我国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不难发现其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生态困境,如何使思想政治教育走出生态困境,成为我们必须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生干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重要纽带,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学生干部培养关乎学生工作开展成效及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分析了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特点和当前高校学生干部培养面临的困境,对创新学生干部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提出统筹规划、分层次培养、综合能力提升三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构筑出了网络空间。作为最具当代现实意义的社会公共空间,网络空间在成为现实空间的延伸性场所的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唱出“最强音”提供了重要场域。阐释网络空间生态下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生活的理论依据,梳理网络空间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和挑战,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生活的实践进路,意在提升网络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