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新闻作品常常要写到新闻人物的外形,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肖像描写。肖像描写包括人物的身材、体型、高矮、容貌、姿态、神情、音调、风度和服饰等。好的肖像描写是传神的,我们看到以后,你不说他是谁,也能把他认出来。这就是说,不仅要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人物的外貌特征,还要把人物内在的气质表现出来,才能给人以立体感。新闻人物的肖像描写既要仔细观察人物的外部特征,特别是抓住人物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来写;又要对人物的声音、神态、性情等加以描绘,新闻人物的形  相似文献   

2.
白描手法与新闻写作刘民安近些年来,把白描技法较多的用在新闻写作中,是新闻业务改革的一个成果。我们经常读到一些好的新闻作品,犹如一幅幅素描画,朴实淡雅,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它有形象描写但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有情节过渡但没有虚笔描绘,有人物特征的简捷勾...  相似文献   

3.
人物报道故事化写法,就是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和背景添加等,细致入微地对人物进行个性描绘,发掘人物的故事因素,具体、形象地报道人物的事迹、经历以及成长过程,凸显人物中能够让人兴奋、感动、富有戏剧效果的故事。它借鉴文学故事的表现形式,是媒体适应受众心理、挖掘人物报道深度的重要方法。在新闻报道中运用故事化写法,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篇以山为题以人物为主要描写对象的散文。 作者通过“他”发抒了感怀,颇有深情地描绘了“他”的形象,把“他”写进了一个四周环境优美的山谷,时间在午后至黄昏。 全文五段文字。第一段描写“他”在风中的形象,从衬衫、外衣、裤子到脸孔和头发,都与风紧紧连在一起。这样的开头给读者留下来印象。但是,并没有急于点明“他”的身份,作者有意把“他”的身份留  相似文献   

5.
对话描写,就是运用人物对话刻画,描绘人物。常言道:“言为心声”,就是说人物的语言是其内心世界,思想和性格的直接体现,而人物语言的表现方式又在于写好对话。广播新闻作品依靠电波传送声音信号,诉诸于人们的听觉感官,更应提倡运用“有声语言”,“化声音为形象”。在广播新闻写作中运用对话描写,必需根据广播自身的特点,做到以下几点。一、简短明快,适合演播。鲁迅先生曾说他从来不让自己笔下的人物说上一  相似文献   

6.
孙红艳 《大观周刊》2011,(17):90-91
在“三言”一百二十篇的作品中,冯梦龙为我们集中呈现了一批姿态各异、真实鲜活的女性形象,其女性形象地塑造可谓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里程碑。在明中叶以后进步思潮的影响下,冯梦龙笔下的优秀女性如秀秀、爱爱、杜十娘等均具有反净睫封建传统的特点,体现了明显的时代进步性,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三言”也以极大的热情描写了相当一部分的传统女性,作者以歌颂她们的“忠夫守节”品德为主,这就与那些进步形象形成对比,体现了女性形象的局限性,同时也折射出冯梦龙女性观的矛盾复合型。  相似文献   

7.
新闻传媒中之所以出现通讯这种体裁,是因为受众需要看到、听到比消息更翔实、更生动、更富有感情的报道。事件的梗概,受众已从消息中明白了,不是要通讯去重复消息报道过的内容,而是要它形象地描写事件,给人们留下难忘的印象,甚至在情感上予以影响。换句话说,通讯写作不应当只是概括的叙述,不应当是事例的堆砌,而应当有具体的描写,展示生活的画面,让人们从这种画面中受到感染和教育。第一、什么是描写描是描绘,写是摹写,就是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景物和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描写的基本特点是形象性。描写的客观对象主要是人  相似文献   

8.
在电视新闻的严重冲击下,广播、报纸新闻努力使所报道的人或事形象化、立体化,以增强新闻的吸引力、感染力,加深受众的记忆,就显得格外重要。新闻描写,也就成为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所谓新闻描写,就是指记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所要报道的人物、事件、环境和场面所作的具体描绘。它能把人物的音容笑貌、举止言行、内心世界刻划得栩栩如生:能把环境、场面的气氛描绘得有声有色,使  相似文献   

9.
我学习写作是从写人物特写开始的,直到现在,我还把它作为我写作的主要形式之一。我们处在这样一个突飞猛进的时代,形势瞬息万变,新人层出不穷,人物特写这种形式,不论把它划为文学范畴,或者是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都是一件反映现实生活最有力的武器。它不像小说那样要有高度的提炼、概括和完整的故事性;它要求我们把握住事物的本质特征,真实地、形象地、轮廓地描绘出来。因此,它反映生活和斗争就更迅速,教育、说服和影响读者也最有力。小说和人物特写,就其描绘我们时代的英雄人物、充分地展现人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来谈,它们是共同的。它们的主要差别,在于为创造形象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是不同的。小说作者可以靠他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生活感受,加以概括、想像和对题材的改造,  相似文献   

10.
杂文形象的另一手段是刻画人物。杂文刻画人物和小说等叙事文学有相同之处,但又有差异。其相同,在于它们都运用外形描写、心理描写和行动描写。但是,构成杂文区别于他种文体的特殊本质的,并不是这些带有普遍性的东西,恰恰相反,倒是它自身所包含着的特殊点或独特性。在小说等叙事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外貌描写要求具体的描绘其长相、身段、衣着;心理描写也要求随着故事情节的推移演进,展示人物在不同场  相似文献   

11.
在通讯写作中,有一个常见的毛病,就是作者从头到尾,都用第三人称叙述,没有人物对话,作品呆板乏味,没有一丝生气。要把通讯写活,把人物写活,就得注意描写人物的对话。因为人物对话,能充分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性格和精神状态。几句话写得出色传神,就可以使人物须眉毕现,给人留下深刻的  相似文献   

12.
细节在人物通讯的地位注意运用细节是人物通讯是否成功的关键。通讯中的人物,总是要说话,有神态动作,有了几个能代替广泛描写的细节,人物的形象就鲜明突出了,人物就可以“站”起来。为什么有的人绞尽脑汁,把人物的事迹描绘一大堆,而文章还是干巴巴的,就是只注意罗列叙述性的情节,而没有反映人物本质的细节,由此可见细节在人物通讯中的地位。细节在人物通讯中的作用细节在人物通讯中到底有哪些作用呢? 1、细节能起到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作用。2、细节能生动地揭示人物的性格、  相似文献   

13.
学是通过语言形象的艺术,它可以使读感同身受,其实,新闻作品也需要形象地描绘现实,新闻写作不仅要用事实“说话”,更主要的是用活生生的形象“说话”,尤其是速写,特写和现场短新闻等体裁更应如此,介是,有不少编辑记只重视抽象枯燥的途述,不重视绘声绘色地描写,有的记在新闻中偶到有一段形象描绘,编辑常以“新闻要简炼”为名而将其删除了,看部分获奖新闻作品,甚至获大奖的新闻作,我是因为题材新颖和分量较重,其字表达则是不敢恭维的,作品虽然语句通畅,事实叙述清楚,但字干巴,可读性较差,新闻作品的社会效益就大打折扣了。  相似文献   

14.
苗地的连环漫画《傻冒外传》,曾连载于《中国漫画》杂志上。“傻冒”是个小公务员,作品描写他所遇到的种种可笑的事,反映了种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傻冒和他周围的人物的形象刻画生动,有着浓厚生活气息,作者曾说过:“从生活中猎取我们所需要的漫画形象十分必要,这样才可以避免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5.
形象再现式通讯就是用形象描绘再现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场景和人物的新闻体裁。它包括报纸上常见的速写、素描、特写、目击记、观察记和人物通讯等。如果把特写类单独划出来,形象再现式通讯就以目击记、观察记和人物通讯为主。为了说明形象再现式通讯的特定含义,需要把这里讲的形象和文学中的艺术形象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6.
通讯两种最基本的表达方法,一是叙述,一是描写.这两者相比,叙述较易,而描写则稍难.因此,有必要把描写专门说一说. 恩格斯曾经讲过:无论自然界还是社会,“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而我们要是不知道这些细节,就看不出总画面.”(《反杜林论》)从某种意义上说,写通讯也是向人们呈现一幅面面.如果没有描写,特别是没有细节的描写,那么这个画面就会模糊不清,通讯中记述的人或事就难以动人和感人,难以叫人信服. 描写,是通过活生生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作比较具体的描绘和刻画,以增强通讯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正有人认为,最有力的新闻作品往往是靠细节取胜。这就是说记者在采访时要善于挖掘那些细微的闪耀点,用细节说话,用细节证明,让细节发挥撬动地球的杠杆作用。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它是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同样,在电视新闻中,没有细  相似文献   

18.
描写,是写作的主要表现方法之一。对人、物、景进行不失分寸的描绘摹状,能使作品形神兼备、文彩斐然,绚丽多姿。新闻标题的制作运用描写的方法也必然会收到相应的效果,我们先来欣赏两条新闻标题:《天安门广场繁花似锦(主  相似文献   

19.
文学是人学,这是高尔基提出的命题。我们也可以说史学是人学,因为人是历史的主体。古代传记文,自然也以人为主体。 本节着重讨论古代传记文怎样写人,并从中寻求对新闻写作的借鉴意义。 细节——个性——典型——时代,这八个字,四层意思,它们之间的关系应当是:通过细节描绘,揭示个性特征,刻画典型形象,体现时代精神。 细节,作品中细腻描写人及与人相关的事物的  相似文献   

20.
(二) 细致形象,如临其境—通讯中描写成分的表达特点和要求。通讯播音中描写成分表达得如何,是创作成功与否的关健一环。通讯中的描写成分,有的是表现人物性格的,有的是交待人物活动环境的,有的是衬托人物的心情、烘托气氛的,也有的是描绘山川风光,寄情于景的。无论哪种情况,在表达的时候,都要力求做到绘声绘色,细致入微,情景交融。通过有声语言的描绘,把形象刻画得有立体感,层次感,真切传神。要达到这种境界,重要的一条就是,播音员必须如临其境,感物动情。这里所说的“境”不仅指客观的环境(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而且指主观的心境,要设身处地地体验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心情。如临其境,才能获得具体而真切的感受,才能情动于衷并形之于声。下面我们用实例,具体说明人物通讯和风貌通讯中的描写成分如何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