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吉士 《视听界》2002,(5):24-25
近两年来中国内地荧屏上谈话节目如潮如涌,几乎每一个电视台都办起了谈话节目,内容有新闻评述类、情感生活类、法制教育类、科技知识类等等,几乎是人间万象无所不能拿来入“戏”。现在电视媒体为什么热衷于办谈话节目呢?一则是为了赶潮流;丰富自己的节目品种,二则认为做谈话节目比起新闻节目或综艺节目来要显得省事、省钱,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  相似文献   

2.
路军 《新闻记者》2003,(2):27-29
近十年来,上海广播界有这样一些节目,每天吸引着上百万人的倾听。这里有权威论述,有官民对话,更有百姓评点,共话生活;它从多侧面分析事实,全方位透视新闻,让参与者在交流中完善自我,倾听时分享信息。这些吸引了越来越多听众注意的节目就是广播新闻谈话节目。以上海广播界为例,新闻谈话节目有上海人民  相似文献   

3.
自1993年1月我国第一档电视谈话类节目《东方直播室》开播以来,我国电视谈话类节目走过了将近18个年头。到目前为止,我国电视荧屏上应该是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国家,从中央到地方各电视台都有谈话类的节目,但是存在节目质量不高的现状,原因有很多,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对谈话最本质的东西——"谈话场"认识不够。本文从"谈话场"的定义出发,分析了"谈话场"中话语主体间的相互作用、"谈话场"的开放程度和"谈话场"的氛围这三个构成要素,认为"谈话场"是决定谈话节目质量的关键所在,影响到谈话节目的成败,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电视谈话类节目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谈话场"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如今,谈话节目方兴未艾,打开电视机,从中央到地方,从内地到境外。几乎所有的电视台都在各个时间段安排了各式各样、各种类型的谈话节目,可以说谈话节目,已经迎来了一个比较成熟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5.
在央视推出多当谈话节目之后,地方台纷纷效仿设立谈话节目,这社观众有了更多的选择。可是经过一段时间后,观众觉得每个节目都大同小异,不外乎是主持人对嘉宾的夸奖与钦佩,总是讲一些嘉宾愿意说而同时也是嘉宾觉得最了不起的事情,节目沿着嘉宾的思路走,而不是主持人来引导嘉宾去满足观众欲知的需求和交流的愿望,结果,观众看完以后会有一种“做秀”的感觉。  相似文献   

6.
宋思霖 《声屏世界》2006,(10):36-36
时至今天,电视谈话节目数量繁多,节目类型也各不相同。本文着重对人际沟通类谈话节目主持人的定位做一些分析。在这类节目中,主持人是作为一个倾听者、一个组织者的身份出现,调动现场气氛,控制话题的行进方向。主持人首先应该是一个能倾听并善于倾听的人。在现场,更多的时候是怎么能鼓动起谈话对象、嘉宾和观众,让他们畅所欲言,当营造出这个环境以后,主持人的倾听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所有的谈话者都希望得到尊重。但是在一些谈话类节目中经常会感觉到一些主持人似乎缺点什么,其原因就是他们没有在听,他在问第一个问题时,想的是第二个问题该…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天津电视台的品牌谈话节目《男人世界》为例,通过分析其两位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及人物性格,并结合国外优秀谈话节目主持人的成功经验,具体论述谈话现场对主持人提出的要求和主持人的综合素质对节目成败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今后我国谈话节目主持人需要有哪些突破和创新,从而突出主持人在谈话节目中的灵魂作用。  相似文献   

8.
电视的一个基本功能是"大众娱乐",即使是单一谈话节目也应充分完成这一电视功能。谈话的内容深浅与否,严肃与否,都应该以一种"娱乐"的方式进行表述、传达。当然这种娱乐不是浅层次上的搞笑或是调侃,而是在形式上融汇娱乐的元素,即节目样式要有娱乐、谈话方式要有娱乐、话题选择要有娱乐、节目制作也要有娱乐。我们呼吁在谈话节目中加入娱乐的元素,不仅仅是为了使人们得到快乐和放松,更重要的是寓教于乐。  相似文献   

9.
与其他电视节目有所不同的是,谈话节目的特点,是坐在演播室里“谈”,而不能利用其他科技手段来增加可视性,这就要求谈话的内容必须能吸引住人,否则观众立即就会调换频道。根据两年来办谈话节目的体会,我认为:策划是谈话节目的灵魂。 一说策划,很多人以为策划就是计划,是可以在小组会上开出来,是集体完成的,或是某个领导一句话可以解决的,实际上,这是理解上的一个误区。现代策划,更讲究个性的发挥,它有时更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灵感、才华、有时一些策划,外人几乎无法参与,因为它可能太具个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0.
决定一档谈话类节目的因素很多,但主持人:的核心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纵观那些有影响的谈话类节目,都有着一个出色的主持人,给节目锦上添花并使之充满活力。可以说谈话节目成就了主持人,同时主持人也形成了节目的风格。探究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成功因素,觉得有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11.
电视谈话节目在我国是以上海东方电视台的“东方直播室”为发轫 ,中央电视台继“东方时空·东方之子”之后 ,在1996年开播的“实话实说”不仅成为全国影响最大的电视谈话节目 ,还在全国掀起一阵“谈话旋风”。一方面 ,各地方电视台纷纷开播谈话节目 ,如黑龙江电视台的“北方直播室”、广东电视台的“岭南直播室”、广州电视台的“夜谈”、山东电视台的“午夜相伴” ;另一方面 ,新闻、娱乐、体育、纪录片等各种类型的节目也纷纷将谈话形式引人其中。经过几年的发展 ,全国已有各种电视谈话类节目70多个。然而 ,当“你方唱罢我登场”地热…  相似文献   

12.
王俊 《新闻记者》2006,(10):65-67
近几年,电视谈话节目日益火爆。但另一方面,我国电视谈话节目起步较晚,目前总体水平不高,各地的水平又参差不齐。除了客观大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外.整个电视界对电视谈话节目在定位和形态的把握上.认识模糊、操作上有严重的误区,也是制约电视谈话节目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怎样让谈话节目更好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兴起也只有10多年的时间。从1993年东方电视台的《东方直播室》开始,到湖南卫视去年开播的《天下女人》,全国已涌现200多个谈话栏目。谈话节目日渐繁多,说明它有市场,有需求,但有些谈话节目,由于定位不清晰,题材重复,故事大同小异,让观众越来越觉得谈话类节目不如以前好看了。怎样增强电视谈话节目的可视性、吸引力、影响力,已成为电视人一个摆不开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沈伟利  崔柳 《新闻传播》2006,(10):57-57
目前,我国电视谈话节目有新闻类、社会类、生活类,其中虽然不乏精品,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节目确实留不住观众的眼球,拴不住观众的心。像“两把椅子两张嘴”这样普遍存在的低成本经营的谈话节目屡见不鲜,而盲目跟风、缺乏个性也是现在谈话节目的通病。主持模式、谈话方式包括话题的雷同带来的不仅是千人一面的乏味,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多数谈话节目没有对目标受众进行准确定位,模式固定化,节目个性不突出等。  相似文献   

15.
古宇薇  陈坤 《今传媒》2008,(2):68-68
一、主持从策划开始 一般来说,一档谈话节目的成功和前期的策划是分不开的.主持人作为谈话类节目的中心人物,是策划方案的执行者也是把关者,这就要求主持人从前期参与节目的策划和构思,如果仅仅在录制阶段出现,无法真正成为谈话现场的组织者、驾驭者.杨澜曾说过:"如果没有充分的案头准备,提问往往是肤浅的.来宾会认为在同一个小学生讲话,甚至对牛弹琴,谈话的兴趣肯定不高;没有准备的提问也往往是发散型的,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没有重点.半个小时的采访时间一晃就过,而留给观众的却是一片模糊."①  相似文献   

16.
一种电视节目形态的出现与发展轨迹总是一个传媒与社会互动的过程。在美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出现也许要向上追溯几十年时间,但其真正成为一种为众人所关注、并且能对社会产生一定影响的电视节目形态则是80年代以后的事情。在我国,从1996年中央电视台推出《实话实说》至今,谈话节目已渗透于时政、体育、文艺等各类节目中,各级电视台也相继推出了一批谈话栏目,如河南电视台的《周末沙龙》,湖南电视台的《有话好说》,重庆电视台的《龙门阵》等等。谈话节目令人瞩目的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这在很大程度上缘于谈话节目所凸现的人文关…  相似文献   

17.
汪洪梅 《青年记者》2007,(16):91-91
近几年,地市电视台兴起了一股谈话类节目热,笔者试就地市电视台谈话类栏目热面临的困境以及如何获得长期发展作一点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电视谈话节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引起了理论界的高度关注。就电视谈话类节目如何摆脱困境的问题,理论界发表了不少论文,纵观种种见解和意见,笔者认为,虽然影响电视谈话节目发展的原因很多,走出困境的办法不少,但最根本的是必须充分认识电视谈话节目中人际传播的特殊性,充分发挥人际传播在电视谈话节目中的积极作用。就此,笔者以自己的浅识拙见就教于新闻学术界和业界。  相似文献   

19.
在主持人节目中,除了有固定的主持人主持节目外,往往还邀请一些某方面的专家,或有代表性的人物作为嘉宾来一起主持。在节目的进行当中,通过主持人与嘉宾的交谈,把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和有益的知识介绍给听众或观众。这类有嘉宾参与的主持人节目,主持人作用发挥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嘉宾的情绪,以至于影响到整个节目的质量。那么,主持人在有嘉宾参与的广播节目中如何发挥作用呢?  相似文献   

20.
电视是大众传媒,基于市场导向的需求,规定了其表达形式必须通俗。这种基本属性让承载精英文化、载道人文关怀的电视人文谈话类节目的市场生存遭遇尴尬,其收视率也的确不如一些娱乐节目。但是,在电视节目日益庸俗化、通俗化和市场化的时代,这一类节目依然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本文拟从电视人文谈话类节目的产生语境、市场价值和生存困境考察这类节目的市场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